第62章-《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

  \"嗯?\"

  \"工匠们想回乡探亲。\"他忽然抬头,火光在铁胄上跳成一片金红,\"自灭楚之战起,军械司已七年未放过旬假。\"

  嬴政大笑拍案:\"准了!\"见对方又要行礼,佯怒道:\"再拜便是抗旨!\"

  \"王恩是王恩。\"公输落笑纹里夹着铁屑,\"臣礼是臣礼。\"

  【\"尉缭曾说,爱卿已然与所铸兵器合为一体,不问俗事了。\"

  \"微臣还要谢王上宽恕臣当年不敬之罪。在军械司,臣只是一位为秦国打造兵器的工匠。工匠的本分,就是要锻造出最好的兵器,让秦军将士在战场上多一分胜算!\"

  \"如今离开军械司,微臣便只是王上的一名普通臣子。\"

  \"寡人倒宁愿爱卿永远做个工匠。有爱卿执掌军械司,实乃大秦之福。\"

  \"想必爱卿已见过扶稣了?觉得如何?\"

  秦王忽然话锋一转。

  \"王上想听哪方面的评价?朝堂政事非军械司所涉,行军打仗也非微臣所长。\"公输落笑着回答。

  秦王摇头道:\"爱卿何时学了王翦那套说辞?这番话着实让寡人意外。\"

  \"臣所言句句属实。上阵杀敌非我所长,但论锻造兵器,微臣自有把握。\"

  \"朝中这股风气实在要不得!人人都装糊涂,难道要寡人也跟着装糊涂?爱卿提醒得好啊!\"秦王叹道。

  \"王上明鉴,微臣方才可什么都没说。\"公输落露出无辜神色。

  \"诶,话不能这么说。爱卿还是说说你擅长的事吧,别再卖关子了。\"

  \"王上明察,我公输家世代以机关锻造之术闻名。\"

  \"正是因此才任命爱卿为军械司总司。此等重要职位,自当由专精之人担任。\"

  \"在机关术方面,历来是我公输家与墨家并称。但今日见长公子展示之物,着实令臣震撼。\"

  \"什么?\"秦王面露不解,\"爱卿莫要说笑。寡人这儿子自从战场归来,确实有些小聪明,但不至于让你如此推崇吧?\"

  \"那马鞍、马镫、马蹄铁虽是好物,但假以时日,有经验的铁匠也能打造出来。似乎不值得爱卿这般夸赞。\"秦王笑道。

  公输落看着秦王强忍笑意的表情,心中暗叹。王上这得意的样子都快藏不住了,却还要说这种话,实在让人难办。

  \"咳...王上,不止这些。臣方才给长公子送器械时,还请教了几个问题。其中就有王上最关心的—铁制兵器。\"

  \"铁器?连你们这些行家都未能完全掌握的炼铁技术,他一个整日读书的公子能懂什么?怕是连铜铁都分不清吧!\"秦王连连摇头,全不相信。

  公输落躬身进言:\"王上容禀,公子之才岂止于此?昔日齐国之战,公子已显统帅之能。这骑军三宝与冶铁良策,皆出自公子之手。然最要紧的,是公子又献上了新式兵器!\"

  他手指微颤:\"我军 虽强,但若征伐百越,现有兵器实难施展。\"

  秦王放下酒樽:\"先生此言何意?\"

  \"百越林深树密,我军团难以展开。为臣日思夜想,今得公子所献诸葛连弩图样!\"公输落展开绢布,\"此弩可 八矢,山林作战如虎添翼。\"

  \"当真是我儿所献?\"秦王眸色转深。

  \"确是公子亲手交付。\"

  秦王负手踱步:\"倒是寡人眼拙了。公输落!\"

  \"臣在。\"

  \"军械司可有把握?\"

  \"制造尚可,然量产艰难。\"

  \"先造出来!\"秦王断然道,\"南方军团出征前,须配齐半数。\"

  公输落正要领命,秦王又抬手:\"且慢。水师尚在操练,时日尚足。分些匠人打造马鞍三件,公子要建铁骑抗匈奴。\"

  \"臣必竭尽全力。\"

  \"好!\"秦王颔首,\"退下吧。\"

  \"若届时双方争执不下,望公输先生能出面阐述见解!\"

  \"这...\"公输落面露难色。

  \"不知王上要微臣支持哪方?\"

  \"寡人相信公输先生自有判断。退下吧!\"

  公输落躬身告退。

  待其离去,秦王展露欣慰笑容。自齐国征战归来后,这位长子在军政诸事皆有建树——骑兵改制、水师操演、劲弩改良、儒学新解、律法修正、田制变革,常有独到见解。虽有微瑕,但其锐意革新之举已悄然改变大秦格局。明日朝会,且看他如何应对!

  此刻丞相府中群贤毕至。

  \"近日百官云集咸阳,诸位操持朝会事宜辛苦了!今日共饮此樽,一贺天下一统,二颂王上圣明!\"

  \"为大秦贺!\"众官齐举酒爵。

  \"前日王上已与众卿议定朝会要务,唯余细则需尽快完善。奉常大人与礼官当加紧筹备。此番大朝会将宣告天下:废分封、立郡县、定帝号、固国本、整军备。待王上君临四海,万民景仰!\"

  \"登基大典在即,祭祀仪程请奉常督办,殿前礼仪烦劳礼官速拟章程呈阅。本相与隗状大人审阅后即呈王上御览。\"

  \"谨遵丞相钧命!\"奉常与礼官肃然领命。

  \"廷尉大人。\"

  \"下官在。\"

  \"新皇登基当示恩泽于天下,需拟特赦名册。此乃廷尉衙门要务。\"

  \"大赦?王上未曾示下此意...\"李斯沉吟道。

  \"为臣者当思君父之忧。秦律苛严,小过即惩恐失民心。明日朝会本相将奏请王上:登基之日赦免轻罪犯人,使其归家务农,沐浴天恩。\"

  \"丞相明鉴,若如此恐需释放在押囚徒三成之众...\"

  秦律承法家精髓,尤重韩非\"法势术\"之说,虽较三代律令更为详密严苛,然终为治世良方。其规范细至民生琐事,偶有过失即触刑律,甚者累及亲族。盖因秦律特色正在于小罪重惩!

  大秦立国之初,以严刑峻法震慑四方。然天下初定,为保社稷安稳,此举亦有其可取之处。

  \"百姓小过,适逢新朝鼎立,陛下仁德,赦免微罪正可彰显大秦休养生息之政,昭示太平盛世将至!\"

  \"丞相此言,大王能应允否?\"

  \"法家诸君未免太过谨慎。莫非尔等以为赦令乃儒家所为?莫非担心老夫明日又要为儒家发声?\"

  \"先前老夫主张分封,只因顺应天下贵族所愿,就事论事耳。如今既定郡县,老夫又非儒家门徒,岂会违逆王意?\"

  ......

  \"廷尉,且先筹备妥当。\"

  \"国尉大人!\"

  \"丞相但说无妨。\"

  \"老夫本不该过问军务,只是越界一问:咸阳城外驻军,可已安置停当?\"

  \"丞相多虑了。王命在身,岂敢怠慢?军功核算、士卒封赏皆已上呈,只待王上御批。依陛下之意,当于登基大典后行赏,与万民同庆。此事连同方才所议大赦,想来王上都会恩准。\"

  \"善。今日便议到此,诸位回去准备。明日大朝,方见分晓。\"

  众人相继离席。

  步出丞相府时,尉缭行至李斯身侧:

  \"方才丞相可是将了廷尉一军啊。上回分封之议,你当廷驳斥,令丞相颜面尽失。如今他可是记着这笔账呢。\"

  李斯冷哼:\"当日分明是你先谏言,丞相为何独独揪着我不放?\"

  \"谁叫我没你那三寸不烂之舌?你那口才,可是噎得满朝文武哑口无言。\"

  \"早知如此,就该让你独自进谏,被那帮人围剿才好!\"李斯摇头苦笑。

  尉缭压低声音:\"今日午后,谏议大夫茅焦府中聚集数十儒生,怕是要在明日朝会上做最后一搏。廷尉莫非怯了?\"

  \"自取 之徒,何足为惧?明 们若敢旧调重弹,王上自会处置,何须我多言?\"李斯不以为意。

  \"若为首者是扶稣公子呢?\"

  \"公子又与那些腐儒厮混?可笑!\"

  \"郡县制已成定局,莫说是公子,便是王上圣意在此,我又有何惧?\"

  \"廷尉果然气魄。只是...\"尉缭意味深长道,\"若来日长公子与廷尉政见相左,又当如何?\"

  李斯直视尉缭,拂袖而去。

  长公子属儒家一派,李斯则是法家名士,两家学说南辕北辙,日后恐难相容。

  此时,长公子府中聚集了一众武将。

  \"公子深夜召见,不知有何要事?\"

  \"贺秦,你在咸阳已久,可有什么消息?\"白怵询问。

  \"我哪知道!公子心思岂是我能揣测的。\"

  \"少装蒜!谁不知道你是王贲将军身边的红人!\"

  \"胡扯!不过是奉公子之命行事罢了。公子命我将军中所需之物速送军械司,但军械司岂是随意进出之地?即便王贲将军亦需大王手谕及国尉令牌方能入内!所幸公子交代之事已办妥。\"

  \"究竟是何物?\"白怵追问。

  此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公子,这几匹战马皆是上品,绝对符合要求!\"

  \"秦军战马哪匹不是精挑细选?你别吹嘘了!\"

  \"公子明鉴!这三匹战马体魄强健,耐力非凡!良马易得,伯乐难求,公子独具慧眼啊!\"

  扶稣轻抚马鬃,笑道:\"燕胖子,几日不见,竟文绉绉起来了!连伯牙子期的典故也信手拈来。\"

  \"公子见笑了!人总该有所长进。近来读到一句,甚合我意:欲得未曾有之物,须行未曾行之事。\"

  \"哟,突然这般深奥?你如何提升?\"

  \"回公子,近来研读《吕氏春秋》。\"燕锦书恭敬答道。

  \"《吕氏春秋》?你一个武将读这部书?倒是稀奇。\"

  \"书归书,人归人。前相国此书包罗百家,儒、法、道、墨等各家之说兼备,确实不凡。\"

  \"看来你真是大有长进。若真能领悟透彻,或许就不止做个裨将了。\"

  \"哈哈,承公子吉言!\"

  \"参见公子!\"白怵与贺秦齐声行礼。

  \"贺秦,那些马具可都卸下了?\"

  \"已悉数入库。\"

  \"好,取几套来,为这些战马装配新具。明日全仗它们为我等争光了!\"

  扶稣亲自为战马钉上蹄铁,装上鞍镫。不多时,整套马具已装配完毕。望着这些矫健的战马,扶稣不禁心生感叹。

  马蹄声震动云霄,大秦铁骑乃当世陆地之主。迅疾如风,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唯攻城之战稍显不足。

  \"待我大秦铁骑尽数装配此等马具,必将势若雷霆,谁人能挡?明日朝会之际,我欲借此良机向父王 ,执掌铁骑兵权!\"扶稣豪情万丈。

  白怵与贺秦相视一笑,未及开口,燕锦书洪亮之声已然响起:\"末将愿誓死追随公子,扫平六合,开疆拓土!\"

  二人瞠目结舌,只得悻悻附和:\"末将亦然!\"

  \"有诸位相助,必能成就千秋功业!\"扶稣朗声笑道。此时侍从来报:\"茅焦大人与陈驰大人已至正堂,夫人正在接待。\"

  扶稣当即嘱托:\"白怵、贺秦,你二人负责为剩余战马钉掌。\"说罢转身离去,身后传来争执声。

  \"燕将军既是蒙恬麾下,怎又向公子效忠?\"白怵质问。燕锦书不慌不忙:\"军中职务与效忠公子何干?倒是你二人...啊!\"话音未落,战马扬蹄将其踹翻。

  \"哈哈哈!\"哄笑声中,扶稣莞尔。步入正堂,见清秋端坐主位,两位谋臣分列客席。

  \"听闻先生当年随公子赴齐劝降,三寸之舌可抵百万雄师?\"清秋问道。陈驰谦逊作答:\"全赖公子运筹帷幄,臣不过略尽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