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四合院:开局被截胡,反手拿暴击》

  书店门口,穆婉秋正拿着一本书。阳光洒在她的发丝上,正是让他心颤的模样。

  见天色还早,李适借口要买舞谱学习,打发小金莲自己去买菜。

  “带我一起去嘛。”小姑娘拉着他的衣角央求,“买了书我们还能一起练舞。”

  小金莲死死拽着李适的衣角不肯松手。

  李适看着她这个样子,心里清楚——这丫头是铁了心要跟着自己。

  果然如此。

  (哼,我倒要看看李适哥哥去哪儿!别是偷偷去找别的姑娘……得盯紧点!)

  另一边,穆婉秋身边还跟着个小金莲,这情形怎么看都不对劲。

  李适越想越不痛快,干脆板起脸假装生气。

  见他真的生气了,小金莲立刻怂了,支吾了一声,一瘸一拐地跑去了菜市场。

  雨后的街道行人稀少。

  李适远远看见穆婉秋走进了街角的书店。

  他穿过马路跟了进去。

  扑面而来的书香瞬间隔绝了外面的喧嚣。

  店里只有几个穿工装的姑娘,大多是午休时来看书的。

  她们年纪都不大,眉眼间还带着学生气。

  大概是被生活所迫,早早辍学打工,挣的钱大多用来供弟弟妹妹上学。

  李适没急着过去,先观察了一下书店的布局。

  老板挺有意思,把演义话本之类的小说放在角落,正经书反而摆在门口。

  稍一琢磨就明白了——工友们看书时间长,学生买完就走,这样安排既不碍事,又方便售卖。

  前世李适是个爱看书的人,什么类型的书都看过,看书时总喜欢翻来翻去。

  店铺不大,几排书架之间只能侧身通过。

  这狭窄的过道反而给李适创造了机会。

  他故意走进一条死胡同,抽出一本白话诗集,装模作样地翻看起来。

  余光看到穆婉秋走来,李适立刻合上书,转身往外走——

  “砰!”

  两人狠狠撞了个正着。

  李适弯腰帮穆婉秋捡起掉在地上的书,起身时和她对视,两人同时惊呼对方的名字。

  穆婉秋眼里闪着惊喜的光,李适拍了拍胸口说:“原来是你,吓我一跳。”

  “嘘——”

  店主提醒了一声,两人相视一笑,压低了声音。

  “来买书?”李适问。

  “只是看看。”穆婉秋回答,语气有些羞涩。

  (再撑几天,攒够钱就能买那本书了。)这句话被李适听到了。他猜她要么是家教严,要么是手头紧。

  “最近在看什么好书?能推荐给我吗?”李适试探着问。

  “《诗歌选集》。”穆婉秋声音很小,脸微微发红。

  李适拿过书翻了翻,刚读两句就愣住了——这也算诗?

  “……你尿一条线……我尿一个坑……”

  他赶紧合上书页,怕伤到眼睛。这时店主热情介绍:“这是甄大师公子的畅销诗集,华清大学人手一册!”

  李适看向穆婉秋,见她连连点头,知道店主说的是真的。

  这也叫诗?太丢人了。

  穿越后,李适渐渐明白,这个四合院的平行世界和前世电视剧里的“禽满四合院”完全不同。

  现在的世界没有蓝星龙国那样辉煌的文化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根本不存在。

  但也不至于差到这种地步吧?

  李适对眼前的世界和龙国感到失望。

  “你喜欢这本书?”他想确认她是否喜欢。

  “随便看看。”

  (这本书多有意思,风格和古体完全不一样,李适怎么好像看不懂?我省吃俭用才攒够钱,真想买一本。)

  李适暗自苦笑:不是看不懂,是看得太清楚。

  这个世界的人饥渴到什么程度了?连垃圾都能当成珍宝。

  看来得由我来拯救这片土地,不能再让文化垃圾泛滥。

  以后要是有孩子,绝不能让他读这种东西。

  见李适犹豫,店主热情地凑过来。

  “两位是华清大学的吧?这样,买两本我给你们抹零,机会难得!”

  看到穆婉秋眼里的渴望,店主祭出 ** 锏:打折!

  果然,穆婉秋眼里瞬间亮了起来。

  瞥见店主隐藏的得意,李适心里火起。

  算计我的女人?把我当傻子?你找错人了。

  他假装犹豫。

  店主急忙追问:“是没带钱?还是钱不够?”

  听到李适否认,店主才松了口气。

  李适委婉表示还想挑几本书,若最终买两套能否再优惠。

  店主没想到这俊朗青年竟是潜在金主,立刻拍板:“买两本统统抹零!”

  李适说要选几本书,让穆婉秋也挑些喜欢的,不必顾虑价钱,自己带了钱。

  店主瞧这架势,立刻会意——眼前这小子八成是哪家的少爷,摆明了要讨好身旁的姑娘。

  他马上凑到穆婉秋跟前,殷勤地介绍各类书籍,寸步不离。

  殊不知他那点盘算,即便李适不开心声共鸣,也能猜个 ** 不离十。

  这倒正合李适心意。

  总算能放开手脚“取书”了——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偷呢?

  他专挑视线死角与角落,不管什么书,只管往怀里塞。

  最后,他随手抓起两本《诗歌选集》,晃回柜台前。

  见穆婉秋没多拿,店主只觉方才的口舌都白费了。

  再一看李适手里寒酸的两本书,店主气得直瞪眼:敢情这两人是来消遣自己的!

  更可气的是这小子似乎没带钱——怎么,当他是傻子不成?

  “奇怪,钱明明塞裤腰里的......店家别急,让我再找找,实在不行我回家取。”

  李适装模作样地翻找,最后竟脱得只剩背心裤衩,才从松紧带里抠出钱来:“原来掉这儿了,店家多包涵。”

  接过带着体温的钞票,店主脸色稍霁——好歹生意没黄。

  李适慢条斯理地穿回衣裤,店主已不耐烦地送客:“您慢走。”

  (心声共鸣:穷酸样还想追姑娘,祝你鸡飞蛋打!)

  李适嘴角微扬——这份“祝福”他心领了。

  礼尚往来才叫规矩!

  待店主转身进店,他指尖轻弹,将门把上锁着的自行车收入系统背包。

  等穆婉秋包好书皮出来时,李适还热络地向店主挥手道别。

  店主黑着脸,草草应付了两下。

  数小时后,梅廉新书店内突然爆发出一阵凄厉的惨叫......

  据目击者称,店主刚踏出门槛就昏倒在地,至今无人知晓缘由。

  更离奇的是,昏迷中的店主仍死死攥着门把手,任凭旁人如何拉扯都不松手。

  ......

  护送穆婉秋回家的路上。

  “你也不宽裕,为什么还要替我垫书钱?”穆婉秋轻声问道。

  (他在可怜我吗……)

  李适随意地回答:“你是我的小师妹,师兄不护着你还护谁?”

  “谢谢师兄,舅舅早上还提起你呢。”

  穆婉秋原本带着泪痕的小脸终于露出笑容。

  “要不……现在跟我去见见舅舅?”

  “那太好了!”

  李适立刻顺着话头答应下来。

  “我帮你叫辆黄包车吧?”

  两人走了一段路后,李适突然提议。

  “不用了,我平时都是走路去上学,去书斋也习惯了。”

  穆婉秋的笑容中透着倔强。

  跟着她绕了几个弯才到住处,李适这才惊讶地发现,这位文坛大师的住所竟比自己的还要简陋。

  一进门就是满地书卷,几乎无处落脚。

  里屋传来严佩清与人说笑的声音,隔着帘子只能听到声音。

  “工作要紧,不用常来看我。有事我会过去。”

  “你们年轻人时间宝贵,应该以培养国家栋梁为重……”

  “等他们学成报效祖国,咳咳……”

  “严老,您的咳嗽又犯了,还是住院调养几天吧。文坛不能没有您!”

  “唉……严老,我们明白您的心意,但也不能把家底都掏空……”

  “都是那个娄景祥,一个小小的商人竟然学人沽名钓誉,连累严公耗尽家财,落到这个地步。”

  外面的李适万万没想到,自己一个不经意的举动竟牵动了当代大儒的命运。

  “过去的别提了。今天收了个关门 ** 。”

  “严老从不收关门 ** ,怎么突然破例?”

  “不知道是哪位公子这么有福气?”

  “咳咳……这个人挺有意思。听说他自称是个市井闲人,整天游手好闲。”

  “对了,娄景祥的女儿嫁的就是这个人。”

  “怎么会?娄景祥是什么人物,怎会把女儿嫁给一个浪荡子?”

  “所以说这人不简单。故意自污的人必定有所隐藏,可能是避世,也可能是避祸,也许他已经看透了时局的变化。”

  “严老觉得这个人能继承衣钵吗?”

  “或许比我还强。中午休息时,偶然听到他吟诗,真是惊为天人。我读过很多典籍,从未听过如此绝妙的诗句!”

  “想听听具体内容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满堂文士反复吟诵,声音渐渐低沉。

  最终整个房间陷入寂静。

  帘外的李适看不见,但满堂名家全都惊得目瞪口呆,双眼圆睁……

  一句话出口,满座皆惊。

  在场虽不及严佩清德高望重,但也都是一代文坛名家。

  李适躲在外室,暗自得意。

  这是《离骚》中的千古名句。

  穆婉秋站在门外,听着屋里众人对李适的称赞,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拜入舅舅门下,想低调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