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

  诸葛川略显吃惊地问道。

  当他提到“子龙叔叔”时,特意加重了语气。

  童渊打量着这位迅速识破自己身份又刻意套近乎的年轻人,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

  “果然是个聪慧的后辈!”

  “怪不得子龙特意从荆州派人送信到常山,请老夫专程入蜀保护你。”

  “看来...”

  “你小子确实不凡。”

  童渊直截了当地表明身份,并说明了此行的缘由。

  原来他是应赵云之邀而来。

  “是赵叔父?”

  诸葛川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没想到童渊此行的原因竟是如此。

  但很快,

  诸葛川的脸上就浮现出喜色。

  有童渊相助...

  明日行动的成功率将大大提高。

  甚至,

  在擒获刘璋部下后,劝降张任也并非不可能。

  张任啊!

  要说诸葛川不想让他归顺刘备,那绝对是假话。

  像张任这样与魏延同样具备统帅才能的将领,谁不渴望收入麾下?

  可惜历史上的张任如流星般转瞬即逝,实在令人痛惜。

  想到此处,诸葛川目光热切地望向童渊。

  “前辈能否答应晚辈一个请求?”

  “什么请求?”

  “明日...”

  营帐里回荡着师徒二人的对话声。

  此时,

  夜色已深。

  不时传来童渊的惊叹与感慨。

  ......

  六月初四,

  正午时分。

  夕阳尚未西沉,涪城城门已悄然开启。

  须臾之间。

  刘璋与刘备并肩而出。

  二人举止亲昵,宛若同胞手足。

  尾随其后的。

  乃是张松、刘璝、高沛、冷苞、张任五位将领,今日特随刘璋前往南郡大营犒赏三军。

  队伍末端。

  数十名西川士卒推着装满酒肉的板车,缓缓前行。

  大将杨怀未曾随行。

  他统兵镇守涪城,提防着在刘璋眼中最不足为虑的意外变故。

  \"玄德,稍后犒军时,定要为我引荐帐下虎将!\"

  \"哈哈!\"

  \"久闻将军麾下猛将如云,璋今日定要一睹风采。\"

  虽经彻夜宴饮,刘璋此刻却神采飞扬,俨然一副喜上眉梢的模样。

  \"兄长既有此雅兴,备自当效劳。\"

  \"兄长,请!\"

  刘备含笑侧身,左手轻引前行之路。

  刘璋对这般殷勤毫无戒心。

  全然不觉此行有何凶险。

  自昨日入城至今,刘备始终未曾离开他的视线。

  纵有些许异动,刘璋自忖亦能察觉。

  就这般谈笑风生。

  二人率领张松、高沛、刘璝、张任、冷苞诸将,向南郡大营迤逦行去。

  不多时。

  一行众人已至营寨门前。

  早有准备的诸葛川等人已敞开寨门。

  但见诸葛川携黄忠、张飞、关平、张苞等将领列队相迎。

  刘璋走出军营大门,看到诸葛川与众将领正在等候。他目光掠过众人,停留在士兵身上,不禁感叹:\"玄德麾下将士确是一支劲旅啊。\"

  \"若是我麾下兵将都如此勇猛,那汉中的逆贼又何足为惧?\"

  他一边感叹,一边走到诸葛川等人面前。

  最后,刘璋在张飞面前停下脚步。

  \"伯治贤侄,昨日已见过面了。\"

  \"这位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将军吧?好一员虎将!玄德能有......\"

  话音未落,刘璋突然注意到张飞嘴角浮现出一丝异样的笑容。

  还未等他发问——

  \"铮!\"

  诸葛川的龙渊剑已然出鞘。

  寒光映照下,映出刘璋惊愕的面容。

  \"动手!\"

  随着诸葛川一声令下,方才被刘璋称赞的精兵瞬间露出了狰狞面目。

  张飞闻声而动,顾不得先前商议的部署,右手如鹰爪般猛然扣住刘璋后颈。

  \"锵!\"

  左手同时拔出佩剑,架在了刘璋颈间。

  刘备与黄忠反应同样迅捷。

  在张任、高沛、刘璝、冷苞四将尚未回神之际,刘备已迅速退至诸葛川身侧。

  黄忠一个箭步上前,挡在刘备与四将之间,承担起本应由张飞负责的护卫之责。

  张苞与关平迅如疾风,率领两百精锐甲士绕开诸葛川、张飞、刘璋、刘备四人,直扑张任、高沛、刘璝、冷苞,将四人团团围住。

  士兵迅速将黄忠惯用的龙雀长刀递上,助他全力一战。这一切快得令人猝不及防,刘璋等人尚未反应过来,已被南郡大军困于阵中。

  “诸葛川!你意欲何为?”张任持剑厉喝。

  “刘备!果然包藏祸心,昨夜就该让主公杀了你!”高沛怒指刘备。冷苞与刘璝亦愤然道:“休要多言!杀出去,夺回主公,再调西川兵马剿灭他们!”

  话音未落——

  “咻!”

  一支利箭破空而至,洞穿高沛咽喉!魏延策马现身,手中长弓缓缓放下。

  “伯治、汉升、翼德,此地交给你们!务必护主周全!”魏延拔刀高呼,“西川军由我来挡——杀!”

  ## 暗夜袭营

  南郡军营地四面的围墙轰然倒塌,早有埋伏的士兵从断壁残垣上践踏而过,如潮水般涌向涪城北门。

  同一时刻,另一支军队在诸葛亮的指挥下,由关兴、糜芳、郭淮率领,直扑刘璋带来的劳军队伍。这支奇兵宛若一把尖刀,精准地切断了张任、刘璝、冷苞三位将领的退路。

  \"杀!\"

  \"杀!\"

  \"杀!\"

  震天的喊杀声此起彼伏。战场形势呈摧枯拉朽之势。那些跟随刘璋出城的西川士兵猝不及防,两千余人顷刻间溃不成军。

  张任、刘璝、冷苞三人怒发冲冠。他们试图冲向刘备和诸葛川拼命,却被黄忠、张飞、张苞分别截住。即便是三人中实力最弱的张苞,凭借二流武将的身手,也足以与刘璝、冷苞周旋。

  至于西川之主刘璋,目睹高沛被魏延一箭穿喉的惨状后,早已昏厥过去。此刻他正被关平五花大绑。这位益州牧的逃亡之路,就此断绝。

  混战之中,刘备和诸葛川在亲兵护卫下退到安全地带。刘备望着厮杀的战场,脸上浮现出一抹苦涩:\"伯治,今日之后,刘某的仁义之名,怕是再难维系了。\"

  刘备虽口出此言,面上却毫无悔意。

  事已至此,岂容反悔?

  他刘玄德向来杀伐决断。

  诸葛川闻言轻唤:\"刘伯父!\"

  \"当今天下格局渐明。\"

  \"昔日势微,需以仁义招贤纳士;如今坐拥益州,正该暂弃仁义,以实力震慑四方。\"

  \"呵!\"

  \"若真能三兴汉室,岂是区区仁义之名可尽述?\"

  \"后世史笔,断不敢妄加非议。\"

  \"纵有狂徒诋毁......\"

  \"小侄第一个不答应,阿斗少主与皇孙更不会应允。\"

  诸葛字字句句,令刘备心神震动。

  \"暂弃仁义,以实力震慑?\"

  刘备低声重复这八字真言。

  \"哈哈哈!伯治贤侄此言甚妙,倒是备迂腐了!\"

  二人叙话间,诸葛亮翩然而至。

  \"主公!\"

  刘备未待其开口,抬手制止:\"孔明且住,诸事待战后再议。\"

  说罢凝目远眺——涪城城头已乱作一团。

  此刻涪城城楼。

  南郡军营异动乍起,城头督战的杨怀便悚然惊觉。

  见南郡军竟敢犯上,杨怀又惊又怒。

  为将者忠义当先。

  他即刻喝令开城,欲率军救主。

  殊不知——

  魏延铁骑早已严阵以待。

  西川军刚涌出城门,便与南郡精骑迎头相撞!

  杨怀率领的三万南郡军队与负责阻击的敌军正面相遇。

  冲在最前方的杨怀一眼就认出了敌军阵前的大将魏延。

  尽管素未谋面,但魏延的那身将军铠甲已昭示其身份。

  \"荆州贼将,纳命来!\"

  杨怀暴喝一声,决意斩将破阵,速战速决冲入敌营解救刘璋。

  但他严重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这个勉强跻身二流的武将,

  偏偏挑上了骁勇善战的一流名将魏延。

  听见挑衅的魏延先是一愣,

  随即露出\"惊恐\"之色,

  \"犹豫\"片刻才\"不情愿\"地迎战。

  杨怀见状信心倍增,

  仿佛已预见自己斩杀敌将、力挽狂澜的英姿。

  然而两马相交的瞬间,

  兵器相击传来的可怕力道让他骇然变色。

  这时他才发现魏延嘴角的讥笑。

  \"中计了!\"

  未及反应,

  脑后刀风呼啸而至。

  杨怀突然发现视野急速升高,

  天地开始旋转。

  最后映入眼帘的,

  是一具无头躯体又被战马拖出十余丈,

  轰然坠地。

  永恒的黑暗吞噬了他。

  \"全军冲锋!\"

  \"攻破城门!\"

  **血染涪城**

  **“负隅顽抗者,斩!”**

  刀光闪过,杨怀毙命。魏延手腕一翻,染血长刀挑起那颗头颅,纵马直闯城门。

  ……

  残阳西沉时,涪城已无喊杀声。两万西川军弃械跪伏,南郡铁骑黑压压涌入街巷。

  **城主府**

  刘备端坐主位,两侧文武分明。诸葛亮与诸葛川素袍清雅,其余诸将——黄忠甲胄凝紫,张飞蛇矛滴红,魏延刀鞘未拭,皆带血气立于阶前。

  厅 ** ,刘璋双臂缚绳,面如死灰。其身后三将被麻绳紧捆:张任怒目欲裂,冷苞唇齿咬血,刘璝挣得腕间皮开肉绽,却只换来刘备一声长叹。

  **“季玉兄……”**

  这声唤极轻,似怕惊碎琉璃。

  **“可愿共扶汉室?”**

  ———

  **第两同样的话问了两遍。

  没有胜者傲态,倒像在劝老友饮一盏苦茶。

  刘璋不能死。

  此乃刘备、诸葛父子与张松心照不宣之局——西川可碎其旗,不可断其根。

  蜀主悲鸣,众将岂敢归附刘玄德。

  此后征程,必是荆棘满途。

  唯有刘季玉尚存一息……

  方能兵不刃血取西蜀,尽收益州九郡。

  厅堂之上。

  面对玄德公垂询……

  失魂落魄的益州牧缓缓抬头。

  茫然的眼眸定定望着面前的皇叔。

  那张脸上凝固着似哭非哭的神态。

  \"恨未纳王子舆谏言。\"

  \"玄德公!\"

  \"何以负我?!\"

  字字泣血,句句锥心。

  皇叔默然不答。

  只俯身解开缚绳。

  锵然一声。

  青锋出鞘。

  剑柄转递于刘季玉掌中。

  \"贤兄!\"

  \"知君恨意难平。\"

  \"然。\"

  \"吾所为者……\"

  \"惟愿重振汉室!\"

  \"欲合荆益之兵北伐,迎奉天子,再造太平。\"

  \"非似当今,圣主蒙尘,群雄割据。\"

  \"此心可昭日月。\"

  \"兄长!\"

  执手引锋,剑刃已抵咽喉。

  这般惊世之举。

  翼德、汉升、文长、孔明等人尽皆色变。

  卧龙先生。

  亦不禁指尖微颤。

  暗自忧心:\"皇叔此着,莫要弄巧成拙。\"

  \"倘若你失手,我与父亲便真要 ** 辅佐幼主,走上权臣之路了。\"

  张飞行事更为直率。

  他慌忙劝阻:\"大哥!万万不可!\"

  \"翼德,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