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

  诸葛川拱手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曹公自黄巾起兵以来平定中原,统御北疆,川儿素来景仰。”

  “今日得见尊颜——”

  “方知乱世雄主当如是。”

  豪杰相惜!

  诸葛川深谙此理:轻蔑对手,实乃自辱其身。

  故。

  虽为敌对阵营,他仍以礼相待。

  更何况。

  作为穿越之人,他本就对这位汉末豪杰心怀敬意。

  彼此之争,不过天下大势使然。

  争霸的本质,无非胜者为王。

  若曹操当真取胜,

  诸葛川会在战败前留下穿越者的身份警示,提醒曹操防备司马家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

  若自己得胜,

  也绝不会容许旁人折辱这位乱世枭雄,必当挺身维护。

  即便要取曹操性命——

  也会给予对手应有的尊严。

  毕竟,

  王者当以王者的方式谢幕。

  不知敬重时代枭雄结局的民族,终将自食恶果。

  就像,

  亚比利在菲扎卡死后沦为废墟,民众境况反不如前。

  他们轻率处置了自己的领袖,非但未获允诺的自由,反使国家陷入深渊。

  曹操无从知晓诸葛川所思。

  但,

  当他听到对方吟诵自己旧作诗赋,并以\"乱世枭雄\"相称时,

  眼中赞赏之色愈浓。

  转身对贾诩道:

  \"文和,方才如何与你说的?\"

  \"此子不似其父善谋,倒像统兵之才周瑜——如今看来,某错了!\"

  \"应当说,\"

  \"他更胜当年的周公谨!\"

  \"换作周瑜在此,\"

  \"昨日厮杀之敌,今日断不会与某谈笑。\"

  \"他只会挥剑取我性命。\"

  贾诩听闻主公改评,含笑颔首。

  目光仍静静审视着诸葛川。

  而此刻,

  诸葛川心中正掀起惊涛。

  他原本还在揣测那黑衣文士的身份。

  出乎他意料的是,曹操竟主动透露了这件事。

  文和先生!

  忆及昨日算计曹操的布局,诸葛川脊背一阵发凉。

  若是对上这位毒士却未能瞒天过海......

  恐怕昨夜兵败身死的就不是曹操大军,而要换成马超与他死无全尸了。

  虽不确定贾诩是否看破计谋,但观其纤尘不染的衣袍便知:这位谋士在乱战中根本游刃有余。

  毕竟论起明哲保身的本事,这位堪称登峰造极。

  曹操将诸葛川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

  \"伯治也知文和?\"

  话一出口便觉唐突,却仍顺势以表字相称,语气自然得恰到好处。

  贾诩也投来探究的目光——

  方才那转瞬即逝的忌惮,或许能瞒过常人,却逃不过他敏锐的感知。

  \"老朽亦感好奇。\"贾诩捻须道。

  面对二人审视,诸葛川朗声笑道:\"贾文和毒士之名,天下谁人不晓?\"

  \"若早知曹公携文和先生同来...\"

  \"昨夜怕是不敢设伏了。\"

  这番赞誉发自肺腑。能令他警惕的谋士寥寥,贾诩当居其首。

  听闻\"毒士\"之称,曹操与贾诩反应各异。

  曹操笑道:\"伯治此言不差,文和用计向来凌厉,毒士之称倒也贴切。\"

  他目光飘向贾诩,若有所思。

  昨日仓皇逃至弘农城下时,贾诩衣冠齐整与郡守杜畿一同相迎的场景,此刻在曹操心中挥之不去。多疑如他,难免怀疑贾诩早已识破诸葛川的计谋却未言明。

  诸葛川闻言挑眉,随即恍然——自己竟以穿越者的身份,将后世才有的\"毒士\"名号安在了贾诩头上。

  贾诩暗自观察二人神色,心中苦笑。一个心生猜忌,一个又硬给他戴上\"毒士\"的高帽。往后怕是再难低调行事了。面对诸葛川的称赞,他选择沉默以对——多说只会加重曹操的猜疑。

  他暗自将诸葛川的危险等级又上调几分:能不动声色离间他与曹操之人,岂可小觑?

  见贾诩这般反应,诸葛川顿觉索然。这位毒士显然已看穿了自己的离间之计。

  诸葛川望着曹操,问道:“曹将军召在下前来有何指教?”

  “若仅为相见,此时也算见过了,时辰不早。”

  “若有他事,不妨直言。”

  “毕竟在下正忙于谋划攻城之策,好夺下曹将军所占的弘农,挥师中原。”

  曹操听罢,怒极反笑。

  “破弘农?进中原?”

  “就凭马超那点西凉骑兵?”

  “伯治是否过于自负?若说刘备有望夺取中原,我倒信三分,毕竟他始终是我心头大患。”

  “至于马超……”

  “他也配?!!!”

  曹操不愿多费口舌,目光落在诸葛川腰间的佩剑上。

  “此乃青釭剑吧!”

  “昔日被赵云所夺,竟辗转落入你手。”

  “既有青釭,岂能无倚天相伴!”

  “锵——”

  曹操猛然拔出佩剑,斜插于诸葛川面前。

  “伯治,这倚天剑归你了!”

  说罢,曹操转身径直走向城门。

  贾诩见状,快步紧随。

  诸葛川一时愕然。

  “曹将军此举何意?”

  曹操头也不回地答道:“倚天剑权当相赠!”

  “待来日某雪前耻,生擒你于帐下时……”

  “望你手持青釭,背负倚天,为本将军效力,平定天下。”

  话音未落,城门已闭,曹操身影消失。

  原地。

  诸葛川怔怔望着空荡的城门,良久无言。

  半晌。

  他低声咒骂了一句。

  “这要命的魏武吸引力啊!!!”

  “遗憾!!!”

  “川儿先碰上了汉昭烈!!!”

  关于对曹操的刻画,作者始终坚持客观立场,既不过分贬低,也不盲目推崇。这一点,相信细心的读者从书中频繁提及“魏武”之称便能体会。毕竟在作者眼中,曹操本就是极具个人魅力的历史人物。

  若将曹**塑造成单纯的反派,反而会削弱刘备与主角的格局。

  正如书中所言,主角的立场始终明确——

  角逐天下,胜者为王!!!若成,便是三度复兴汉室!若败,宁死不屈!(当然,主角光环护体,大概率不会挂啦~)

  ————

  “这要命的魏武吸引力啊!!!”

  “遗憾!!!”

  “川儿先碰上了汉昭烈!!!”

  话音未落。

  诸葛川自己先怔住了。

  莫名觉得自己像是个穿梭在汉末的浪子,徘徊于“刘备”“曹操”两位绝世佳人之间。

  但——

  当目光触及曹操留下的倚天剑时,

  诸葛川瞬间释然:当个“浪子”似乎也不错?

  不是有句话说——

  情人节时,女人能收鲜花无数,

  而男人的第一束花,多半要等到坟前。

  他诸葛川虽未得鲜花,却得了这把名垂青史的绝世宝剑,岂不比花强万倍?

  “掌中霹雳挥倚天,劈波斩浪裂海开。”

  “锵!”

  利剑出鞘,寒光映面,无需细观便知是柄举世难寻的神兵。

  “多谢曹将军赠剑!”

  收剑跃马,

  诸葛川勒转缰绳,朝着来路疾驰而归。

  联军大营。

  诸葛川刚至营门,马超、黄忠诸将便齐拥而上。

  “伯治,曹操跟你谈了什么?”

  马超抑制不住好奇,开口问道。

  “难不成真想招你做女婿?”

  诸葛川淡然一笑:“无非是他赞我少年英雄,我回敬一句‘果然枭雄’。”

  “之后嘛……”

  他手腕一翻,亮出掌中长剑:“喏,就这个。”

  “好剑!”黄忠目光灼灼,虽惯使长刀,却难掩对名剑的欣赏,“曹操送的?”

  “正是。”诸葛川轻弹剑身,“此剑名为倚天,不过——”他忽然摇头,“说‘送’不尽然,倒像是暂存于我处。”

  转而对马超解释道:“昨日计策令曹操惨败,他欲雪此耻,盼着日后生擒我时再取回此剑。”

  马超听罢,朝着弘农城方向讥讽大笑:“曹贼恁地吝啬!赠剑还要耍这般心机。就他那年岁,怕是等不到活捉你那日了。”他冷哼一声,“必等不到——因某会先斩其首!”

  字字杀机,足见恨意之深。

  “巧了,”诸葛川嘴角微扬,“我也觉得他没这机会。”

  一旁张苞、侯选、程银等将领闻言面面相觑:一个视曹操如无物,一个令死敌亦折节相赠。

  人比人,当真气煞旁人!

  将比将——不如弃甲!

  他们若能活到马超或诸葛川这般境界,也算不枉此生。

  \"进帐议事!\"

  与诸葛川商议完战况的马超,挥手招呼众人入内。

  帐内,马超端坐主位,诸葛川位于右侧首位。

  连斩曹洪、夏侯渊的黄忠,则坐在左侧首位。

  这般排座,候选、程银、庞德等人皆无异议——军中向来以实力为尊。诸葛川与黄忠已用战绩证明了自己的地位。

  \"伯治,如今该如何攻取弘农城?\"马超直切主题。

  众将目光齐聚诸葛川,期盼这位年轻军师能再现潼关奇谋、曹阳大捷的风采。

  然而诸葛川只是摇头:\"孟起将军,弘农乃东进中原最后一道关卡,强攻方是正途。若绕城而行......\"他目光锐利如刀,\"除非将军愿日后成为曹操阶下囚。\"

  马超面色骤沉。虽早知弘农难攻,但被直接点破时仍难掩失望——毕竟惯于奇袭制胜的他,实在不愿陷入攻城苦战。

  \"兵行险着终非长久之计。\"诸葛川仿佛看透他的心思,沉声道:\"过于依赖奇谋,终会自尝恶果。\"

  两军交锋,最终的胜负取决于实质力量的比拼,取巧之策难以奏效。

  \"川儿若身为统帅......\"

  \"定会在孟起将军召见韩遂之前,命士卒赶制充足的攻城器械,待主力部队到达......\"

  \"即刻对弘农发动攻势。\"

  \"不然......\"

  诸葛川望向东边的弘农城,苦涩道:\"待曹操调集中原大军驰援,莫说二十万,即便仅有五万之众......\"

  \"凭借弘农坚城,也足以让联军损兵折将。\"

  \"当然。\"

  \"若曹操真调来二十万大军,川儿就不会建议孟起将军攻城,而该退守潼关为上。\"

  分析完战局,诸葛川便不再多言。

  将抉择之权完全交予马超。

  闻言。

  马超不甘道:\"伯治,我军主力抵达至少还需三日。\"

  \"若令将士一日内赶制两万人的攻城器械,立即进攻弘农,可有胜算?\"

  \"一日?\"诸葛川淡淡看了马超一眼。

  \"孟起将军,我军昨日与三倍敌军激战整夜,又长途奔袭至弘农城下!\"

  \"未经休整,你认为......\"

  \"当前将士能有多少胜算?\"

  \"你......\"

  \"过于急躁了!\"

  \"强驱疲兵,非良将所为。\"

  \"况且......\"

  诸葛川无奈道:\"昨夜之胜,不过是趁曹操不备。如今他已有防备,岂会再轻易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