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炼丹-《责天纪》

  三人随玄风真人穿过幽潭石阶,足下青灰色的石阶逐级没入黑暗,最终踏上一方嵌于山腹的洞天。

  洞口的结界如水幕垂落,踏入的刹那,周身寒意骤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温润如春的灵气。

  穹顶高悬,三百六十枚青铜星晷无声轮转,每一枚都投射出细密的光痕,在虚空中交织成巨大的星阵。

  阵心矗立着一尊三足两耳的玄色古鼎,鼎身浮雕并非寻常祥瑞,而是传说中的\"九劫噬灵图\",图中凶兽的瞳孔竟由活着的星砂填充,随呼吸明灭。

  最骇人的是鼎内景象——

  青紫色的丹火并非凡火,而是被抽离了情绪的\"魂炎\",火中沉浮着九枚半成品丹丸,每颗表面都嵌着一张痛苦人脸。

  当玄风真人袖风拂过,那些人脸突然齐声哀嚎,声波震得星晷阵列剧烈摇晃。

  地面并非石土,而是整块的\"寒髓玉\",玉面刻满古老的密纹,纹路间流淌着液态的星辉,如溪流般汇向中央的玄色古鼎。

  最玄妙的是空气——

  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灵气中掺杂着丹药的苦涩与星砂的清冷,仿佛连时光在此地都变得粘稠缓慢。

  玄风真人负手立于玄色古鼎之前,一袭青灰道袍在暮色中猎猎作响。

  他双目微阖,周身三寸之地竟无端生出一圈气旋,将满地落叶尽数排开。

  只见他缓缓抬起右手,食指与中指并拢如剑,在虚空中轻轻一划——

  第一道银芒乍现,如新月破云;

  第二道金线紧随,似游龙摆尾;

  第三道紫气后发,宛若惊鸿掠影。

  三道痕迹在半空中交错盘旋,竟凝而不散,隐隐结成先天八卦之形。

  玄风真人屈指轻弹,指尖在古鼎表面三寸处悬停片刻,忽如蜻蜓点水般落下。

  指节与青铜鼎身相触的刹那,竟发出金玉相击般的清越声响。

  霎时间,鼎身上那些斑驳的古老纹路次第亮起,先是边缘处几道云雷纹泛起青光,继而中央那幅\"九劫噬灵图\"的凶兽纹样如同活物般蠕动起来——

  饕餮双目迸射血芒,穷奇羽翼舒展生风,混沌口中喷吐黑炎。

  整尊古鼎顿时被笼罩在一层妖异的紫红光晕之中,鼎内未名的液体开始咕嘟作响。

  图中九头凶兽的星砂瞳孔同时迸发出刺目血光,每一粒星砂都如同燃烧的陨星,在青铜鼎身上拖曳出猩红的光痕。

  鼎盖发出沉闷的轰鸣,竟自行悬空三寸,露出内里翻腾的青紫色魂炎——

  那火焰如有生命般扭曲蠕动,时而化作怨魂哀嚎之状,时而凝成凶兽噬咬之形,在鼎口处翻涌不息,将方圆三丈内的空气都灼烧得扭曲变形。

  真人左手虚抓,魂炎中九枚半成品丹丸尽数飞出,悬浮于鼎口上方三寸处。

  玄风真人右手倏然抬起,剑指凝霜,指尖迸发出一道凝若实质的青色剑气。

  那剑气破空而上,在虚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直指天穹中央的星晷。

  剑气所过之处,空气竟如水纹般层层荡漾,隐约可见细碎的星光在涟漪中明灭。

  当剑气触及星晷的刹那,晷面上那些古老的星象符文次第亮起,先是北斗七星绽放银辉,继而二十八宿接连点亮,最后整个星晷化作一轮璀璨的光轮,将山洞映照得如同白昼。

  一枚青铜星晷骤然震颤,其上的星轨符文尽数崩解。

  那枚青铜星晷拖着七道璀璨的星芒,如同陨落的星辰般坠向古鼎。

  在触及青紫色魂炎的刹那,星晷表面的古老星图突然活了过来——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虚影自晷面腾跃而出,在魂炎中盘旋嘶鸣。

  青铜星晷在烈焰中缓缓融化,化作一泓流动的星辉,与沸腾的魂炎交织成奇异的紫金色漩涡,鼎中顿时传出阵阵似龙吟又似凤鸣的奇异声响。

  霎时间,炎色由青紫转为炽白,火中浮现三百六十道细密光丝——

  每道皆是从各地抽取的天地灵脉精华。

  真人袖袍一卷,潭底暗流的血光被强行抽离,凝成三滴\"玄冥真血\",逐一滴入火中。

  玄风真人广袖翻飞,六道灵光自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万年雪髓悬于左掌之上,晶莹剔透的冰晶泪滴中,隐约可见极北寒潮翻涌;

  右掌托着的建木心芽青翠欲滴,叶脉间流淌的金色木灵竟在虚空中生长出细小的枝桠。

  陆云许腰间定海珠突然迸发蓝光,半钱星砂骨挣脱束缚,在真人面前化作星河漩涡;

  鼎中哀嚎的黑雾被剑气一绞,凝成墨玉色的渊魂露,表面倒映着万千扭曲面孔。

  剑玄的古剑突然龙吟大作,剑穗玉坠裂开时溅落的龙血竭赤晶,将周遭空气灼烧出涟漪。

  最后真人左眼光芒暴涨,硬生生从虚空裂隙中扯出的天苍须,如暗金游蛇般在六味奇药间穿梭缠绕。

  玄风真人目光如电,直指陆云许:

  \"血来。\"

  二字如金铁交鸣,不容抗拒。

  陆云许只觉右手食指突然刺痛,一滴殷红血珠竟自行破肤而出,悬于半空。

  那血珠中隐有金纹流转,在六味奇药形成的星阵中央缓缓旋转,将万年雪髓的寒雾、建木心芽的青芒、星砂骨的星辉尽数牵引,渐渐凝成一颗琉璃般的血色丹丸。

  鼎中魂炎突然暴涨,将丹丸吞入紫焰深处。

  玄风真人双掌猛然合十,指节间迸发出刺目金芒。

  七味奇药入鼎的瞬间,鼎内翻腾的青紫魂炎骤然静止,继而如受无形之力牵引,竟分作泾渭分明的三层——

  最下层炽白灵火如烈阳熔金,将七味奇药尽数化开,药液在火中翻滚如银汞流动;

  中层青紫魂炎忽聚忽散,每一次吞吐都将药液中的浊气噬尽,隐约可见万千怨魂在火中撕扯杂质;

  最上层凭空浮现的\"星淬火\"湛蓝如洗,火光中竟有点点星辉沉浮,将提纯后的药力层层包裹。

  三火交叠之处,一颗琉璃丹丸渐渐成形,表面浮现出与星晷同源的古老星纹,每一次旋转都引得鼎外虚空微微震颤。

  玄风真人指诀九转,每变一式,古鼎便发出龙吟般的震颤。

  第一转时,鼎侧噬灵貔貅猛然睁眼,獠牙间吞吐黑霞,将药液中翻涌的戾气尽数吞噬;

  第三转星纹玄龟自青铜鼎足苏醒,背甲上二十八宿依次亮起,倒映出丹丸内药力流转的玄奥轨迹;

  第六转变劫火穷奇振翅而起,羽翼扇动间带起青红双色火浪,七味药液在烈焰中化作琉璃色的浆液;

  至第九转归墟螭吻破鼎而出,龙须飞扬间喷出极北寒雾,沸腾的丹液瞬间凝结成九窍玲珑的赤玉丹丸,表面还残留着螭吻鳞片的冰霜纹路。

  当第九道指诀完成的刹那,古鼎轰然剧震。

  鼎身上九尊凶兽浮雕同时发出震天长啸,声浪在虚空中激起肉眼可见的波纹。

  鼎内青紫魂炎骤然收束,化作一道通天火柱,火中隐现龙鳞凤羽之形。

  那龙吟声苍劲悠远,似从远古传来,每一声都震得鼎周空气泛起涟漪;

  凤鸣声清越穿云,尾音在火柱顶端凝成七朵金焰莲花。

  整尊古鼎在这龙吟凤鸣中竟缓缓离地三尺,鼎足处浮现出九宫八卦的虚影,与穹顶星晷残存的星光遥相呼应。

  鼎中七枚丹丸在龙吟凤鸣中急速飞旋,各自拖曳着不同色泽的灵光——

  赤如朝阳、青若碧涛、紫似烟霞……

  随着玄风真人一声清喝,七丹骤然相撞,迸发出刺目虹芒。

  碰撞处虚空扭曲,七色药力如丝如缕般交织缠绕,在魂炎淬炼下渐渐融为一体。

  那颗成型的\"玄天续脉丹\"通体如琉璃剔透,丹内却似封存着整片星河,无数细小的光点在其中流转不息。

  丹成之际,九尊凶兽浮雕同时张口,喷出本命元气注入丹丸,使其表面浮现出九道活灵活现的兽形丹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