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退出合众,另起炉灶-《再制裁,毒枭全变机枭了》

  对于大漂亮的行事作风,江晟再清楚不过。

  既然决定硬抗,那他肯定会提前做好准备。

  不管是研发中心的各个备胎项目,还是收购爱立信,以及砸钱让台积电优先排产,全都是备战计划中的一环。

  不过,由于将太多精力,花在应对大漂亮已经实施,和未来可能实施的制裁上,对其他项目免不了会有所忽视。

  这天,他刚与菊厂谈完,爱立信和对方的合作,就接到合众新能源的电话,说创始人方总和cEo发生了矛盾。

  前年,金橘资本出资12亿,获得合众新能源约31.58%的股权,成为这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去年11月,合众新能源的第二大股东,即那位房地产大佬,因为主业面临流动性危机,主动将手中21.08%的股份,全都卖给金橘。

  至此,金橘资本一举掌控了合众新能源52.64%的股份,顺利完成控股。

  这让方总颇为不满。

  作为创始人,他能接受自己成为小股东,但却难以接受,自己创立的公司被他人控股。

  只要没人控股,那他就还能借助创始人的身份,玩合纵连横,对公司进行有限度的控制。

  可合众一被金橘控股,他就彻底失去了控制权。

  甚至,只要江晟愿意,随时可以先稀释股份,然后将他踢出去。

  为此,他找过那位地产大佬,还找过其他投资机构。

  结果,对合众感兴趣的,只有各地国资。

  而这些国资,真正看中的,不是合众新能源的发展前景,而是想借投资,将合众拉去当地建厂。

  关键,不是建个厂就行,而是在Gdp、产能和就业等方面,都有明确要求,甚至要签对赌协议。

  没办法,这些年骗投资、骗补贴、骗地皮的公司太多了。

  很多地方的国资,被骗着骗着就变聪明了。

  在另一个世界,合众新能源之所以出问题,原因之一就是拿了地方国资,而且不是一个地方的国资的钱。

  然后,每融资一次,就要去一个新地方建厂。

  以至于融到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被投入到新厂建设,能用于研发的寥寥无几。

  再加上Gdp、产能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合众不得不采取走量的方式,推低价车。

  可低价车不赚钱,甚至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到最后,技术全面落后,资金缺口越来越大,逼得他们又开始转向中高端。

  但在商业领域,从上往下打轻而易举,从下往上打千难万难。

  除非像金橘,率先推出水滴全面屏手机一样,在技术和产品上有别家没有的硬核支撑。

  总而言之,对合众来说,引入地方国资并不是明智之举。

  同时,江晟本身就有彻底掌控合众的想法,如今有机会控股,自然不会放弃。

  于是,还没等方总与新投资方谈好条件,那位地产大佬,便迫不及待地把股份卖给了金橘。

  当时,正值大漂亮对金橘发布禁售令,江晟没精力管合众,在完成控股后,便从金橘派了一位高管过去当cEo。

  原先那位cEo,是去年1月加入合众,名字和海底捞老板,及阿里那位花名叫逍遥子的cEo同名。

  这人之前在奇瑞和北汽担任过高管,曾带领北汽新能源实现年销十万辆的历史性突破,成为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冠军。

  原本,江晟是想让他担任联席cEo,负责渠道建设、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和品牌推广等业务,和在北汽时一样。

  结果,他转头就选择离职,还把搬出当年乔布斯被水果赶出董事会的旧事,硬是把自己塑造成新能源车领域的乔布斯。

  据说,水果正计划进军新能源车领域,有意将其招揽,负责水果汽车的东大业务。

  书归正传。

  这人的离职,让方总对新cEo及其背后的金橘越发不满,但矛盾闹到江晟面前,还是第一次。

  “怎么回事?”

  江晟把两人叫到一起,试图弥合双方矛盾。

  “是这样的……”

  cEo是金橘出身,自然表现得最积极。

  事情的缘由很简单,就是合众没钱了,cEo提出让金橘资本继续增资,遭到方总强烈反对,要求引入其他投资方。

  而他拉来的投资方,依然是那些地方国资。

  江晟有些头大。

  因为再怎么着,这位方总也是合众的创始人,若是真的将其逼走,对金橘的声誉,将是一个重大打击。

  江晟一直都很注意,维护金橘的声誉。

  因为未来的金橘,注定是一个庞然大物,大到比现存任何企业都要大。

  其地位,很可能像三桑在棒子国一样,甚至更高。

  有一个好的声誉,不仅能让某些人动歪心思时,多一些顾忌,还能让金橘自身,尽量少做恶。

  所谓,科技就是权力。

  当金橘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毫无顾忌,那不管对外界,还是对自身,都是一场灾难。

  因此,虽然江晟万分想要控制合众,但却并不想将方总逼走。

  至少,不能让对方,带着怨恨出走。

  他想了想,对方总道:“你真的接受不了,金橘对合众控股,甚至绝对控股?”

  “是!”

  事到如今,方总也不客气,直接选择摊牌。

  “好吧。”

  江晟也不想在合众身上,继续浪费时间:

  “你去找其他投资商吧,我会将金橘的股份全部清空,甚至可以把一部分,免费转让给你,帮你增加对合众的控制力。”

  “条件就是,我会重新成立一家公司,你要将合众所有专利,都对这家公司免费授权。同时,我还会带走一批愿意走的员工,你不能阻止。”

  方总想了想:“研发和技术人员不能超过20%。”

  “可以。”

  见江晟在控股的情况下,依然愿意退让,方总有些感动,有些怀疑,还隐隐有些后悔,觉得自己可能做错了选择。

  但最终,他还是找来了新的投资者。

  两家地方国资,还有一个是东南亚的外资,以20亿资金,接手金橘手中52.64%的股份。

  金橘资本不赚不赔,相当于拿出20亿,给合众用了一年多,以换取专利授权,和一支初始团队。

  然后,这20亿还没有到账,金橘转头就以10亿现金,收购西北通家100%的股份。

  这是一家全牌照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可生产车辆类型,包括乘用车、货车和客车等。

  因为资金链出问题,这家公司从1月起就开始欠薪,一听说金橘想入主,从员工到当地,都恨不得进行倒贴。

  金橘一完成收购,厂里的1200名员工,据说放了好几天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