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内外城防御之争-《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说还不解气,转过身,对着身后的亲卫大声喝道:“来人呐!把这个祸国殃民的惠征给我拿下,关进死囚大牢!”

  “待本将军如实奏明圣上,定要将他押赴法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让那些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之辈,看看背叛朝廷的下场!”

  惠征听闻祥厚此言,只觉五雷轰顶,顿时吓得面如土色,双腿一软,“扑通”一声瘫倒在地,魂魄都仿佛飞出了体外。

  他手脚并用,连滚带爬地挪到祥厚跟前,脑袋如捣蒜一般,不住地往地上磕,那额头瞬间就红肿起来,鲜血直流。

  “祥将军呐,您大人有大量,饶了下官这一回吧!”惠征声泪俱下,

  嗓音颤抖道,“下官确实有罪,可下官真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啊!”

  “那发逆个个凶神恶煞,如狼似虎,下官带着弟兄们拼死抵抗,怎奈他们人多势众,下官实在是力战不敌啊!”

  “被迫撤退也是为了保存实力,日后好继续为朝廷效力啊!”

  眼见祥厚依旧满脸怒容,不为所动,惠征心中一狠,咬了咬牙,颤抖着低声说道:“将军,您有所不知。”

  “下官家中有一女,乃是当今圣上身边的兰贵妃啊!她深得圣上宠爱。”

  “下官这次有罪,犯下大错,可看在兰贵妃对圣上一片痴心,

  “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份上,还望将军网开一面,饶下官一条性命。”

  “倘若将军饶了下官,兰贵妃必定会在圣上面前为将军美言几句,将军日后的前程那可是一片光明呐!”

  其他人离得远可能没听清楚,但是李世安与两人都很近,又因为系统的原因,他最后的内容也是一字不差的入耳。

  再次听惠征提到兰贵人三个字,以及当今皇帝宠爱,虽然历史知识不太好,却也有所猜测,于是站出来说道:

  “祥将军、陆制台,下官官职低微,本来是不够资格插话的。”

  “但是现在长毛肆虐…”

  “咱们正是用人之际,惠大人虽然犯了错,但也是少数与长毛大战过的人。”

  “与其关入大牢,还不如物尽其用,给惠大人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也给咱们守军一个机会…”

  “惠大人的经验正是我等需要的!”

  梁山大营什么情况陆建瀛心知肚明,也知道惠征是替他背锅。

  再加上他也听到了兰贵人,这个也算是皇亲国戚,于是借坡下驴道:

  “李大人说的不无道理,也罢,给你一个机会,你留在城内帮办军务。”

  惠征闻言大喜,再次磕头。

  但陆建瀛话题一转,又说道:“不过,你丢城失地之责,本制台也会如实上报,该怎么处罚,由圣上裁决!”

  陆建瀛说完又看向祥厚,等着祥厚表达意见,祥厚眉头微皱,他虽然也是皇室之人,但毕竟不是王爷之类的,

  一般妃子他不会在乎,但是皇帝宠妃,这是可以影响皇帝决策之人。

  他还是需要谨慎对待的,

  眼见陆建瀛开了口,也借坡下驴,说:“就按陆制台说的办吧!”

  说完也警告的看向惠征,“记住,你现在是戴罪立功,你的罪名还在!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你怎么表现了!”

  惠征闻言大喜,赶忙再次磕头,“谢谢祥将军、谢谢制台大人!”

  最后感激的看向李世安。

  李世安与惠征的事情告一段落后,这些人才开始正式商讨布防问题。

  祥厚一开口,李世安对他的感观就再度扭转,刚刚还以为他重视人才,是一名不错的将军观念,瞬间分崩离析。

  只见祥厚理所当然的说道:“八旗精锐必须全部驻守内城(满城)。”

  “内城数万旗人的安全才是本将军的重点,这是皇上交给本将军的任务!”

  这个大庆朝廷实行旗民分治政策,满城是八旗驻防的核心区域,专门供八旗官兵及其家属居住,汉人不得入内。

  这是朝廷在江南的重要军事据点。

  这种制度安排导致八旗兵更倾向于固守内城,而非分散兵力到外城。

  江宁将军祥厚作为八旗最高指挥官,首要职责是保卫满城的安全。

  所以,他这话说的理所当然。

  但是不管站在大局观,还是陆建瀛角度来看,这个做法都是合不合理的。

  陆建瀛皱眉说道:“祥将军,还请以大局为重,请以当前实际情况为准。”

  “长毛即将兵临城下,向荣、琦善两位钦差,此时尚在安庆会合…”

  “长江中下游已经被长毛封锁,他们主要是陆师,赶来需要时间…”

  “这偌大的金陵城,此时正规军一共也不过5200多人,其中八旗4000。”

  “你把八旗精锐全部调进内城(满城),外城主力可就只剩下1200来人了,剩下的可就全部都是练勇…”

  陆建瀛理所当然的忽略了李世安的军队,毕竟李世安的桂军也是团练。

  这样的团练现在有一万六千多。

  可是团练再多也毕竟是团练。

  “那是你的事!”祥厚毫不犹豫的打断了陆建瀛的话,说:“这是你自己布防不合理,你从九江开始,一路溃逃…”

  祥厚说不过就揭人老底。

  “祥将军,够了!”

  陆建瀛哪里受得了这个?顿时一拍桌子,喝道:“咱们现在是一条船上!你不帮忙驻守外城,内城能好的了?”

  “谁说我不帮忙?”祥厚再次站起身,居高临下的说道:“本将军首要任务是保证旗人安全,其次才是给你帮忙!”

  “在内城,八旗兵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因为身后是他们的家人!”

  “一旦我把他们派到外城防御,你能保证外城没有长毛乱民?”

  “一旦这些乱民骚动,我内城数万旗人生死,谁来保证?你能保证吗?”

  祥厚也算摊牌了,摆明了这个时候他不信任汉民,他依旧防着汉人。

  不仅防着太平军,也同样防着城内的汉人,他们内城才数万旗人。

  但是外城可是有数十万人。

  根据陈作霖《金陵通纪》记载,太平军到来之前南京城内人口近90万,且这一数据包含城外商业区迁入城内居住者。

  所以,从祥厚的角度来说,

  从大庆朝廷入关两百多年以来的防汉政策来说,他这个做法没错。

  相比较50万太平军。

  祥厚同样也害怕近在咫尺,分不清敌我的这数十万汉人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