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赵烈文-《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这个赵烈文一下子占了两个!

  要么是赵烈文真懂这两样,要么就是自己的仆人被收买了,故意提醒。

  后者的可能性不大。

  毕竟,他才刚刚出任巡抚。

  仆人也是百越跟过来的老人,与自己的四个丫鬟一起来的。

  不可能短时间出卖自己。

  那么只剩下第一个可能了,李世安压住激动,说道:“你带他过来吧!”

  仆人领命出去。

  不一会儿,

  赵烈文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书房。

  他身着一袭青衫,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一股睿智与坚定。

  此时,才女傅善祥正端着茶盏从内室走出,与赵烈文打了个照面。

  赵烈文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大人,晚生赵烈文,久仰大人威名,今日特来毛遂自荐,愿为大人效力。”

  李世安上下打量了一番赵烈文,微微一笑,说道:“你为何会想投靠于我?”

  赵烈文恭敬地拱手一礼,说道:“大人,晚生略懂《易经》八卦之术。”

  “近日,夜观星象…”

  “再以易数推演,发觉大人实乃变数天成之人,他日必能成就非凡功业。”

  “方今乱世,生灵涂炭,正是大人施展雄才、匡扶社稷之良机。”

  “晚生不揣冒昧,愿追随大人鞍前马后,共襄此千秋大业。”

  李世安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示意赵烈文喝茶,让对方继续。

  赵烈文感激的点点头,起身从傅善清端来的茶盘上接过茶杯。

  轻抿一口后,继续说道:“再者,晚生久闻大人对西学及火器极为关切,此等见识与晚生可谓不谋而合。”

  “晚生平素于西洋军事器械、练兵之法多有钻研,以为当今之世,若欲抵御外侮、平定内乱,非借鉴西洋所长不可。”

  “观大人行止,分明是以新法治军、救民于水火之宏图大略。晚生愿凭所学,为大人排忧解难,万死不辞。”

  赵烈文一开口就是王炸,“大人实乃变数天成之人?”算出自己是穿越者?

  还是说他也是穿越者?

  李世安正要对一下穿越者暗语时,傅善清轻移莲步走到李世安身旁,

  微微欠身,而后在他耳边小声说道:“老爷,妾身此前在一些文人雅集的闲谈中听闻过这个赵烈文。”

  “他是官宦世家,观庄赵氏族人。”

  “不仅对易经八卦颇有研究,还时常与人探讨西洋的奇巧之术。”

  “擅长军事谋略,会易学、佛学、医学与金石学,父亲曾是荆楚按察使…”

  “不过,已去世多年…”

  “此人在地方上小有名气…“

  “但不知为何,少年考中秀才,却屡次不中举人,因此绝意仕途。”

  “他特意为您出山,毛遂自荐,看来您一定是有什么吸引了他。”李世安微微点头,对赵烈文的兴趣更浓了。

  李世安饶有兴致地看着赵烈文,说道:“你对军事和西洋器械有兴趣?我正打算去巡视团练,你可愿一同前往?”

  赵烈文的消息,能传到傅善清的耳中,看来这人确实有些本事。

  他也不怕对方是太平军的探子。

  至于傅善清说这人懂那么多,就是考不中举人,这个李世安很好理解。有些人就是擅长学习,但是不擅长考试。

  更何况一听他的诸多本事,确实与八股取仕的标准有些离经叛道。

  但是这些,或许正是自己需要的。

  面对李世安的主动邀请,

  赵烈文眼睛一亮,连忙说道:“能得大人允许一同前往,实乃晚生之幸。”

  “晚生正想见识一下大人亲手训练的团练,学习其中的精妙之处,也正好能与大人探讨一些西洋练兵之法。”

  李世安也没有迟疑,说走就走,带着赵烈文来到了夏雪宜的营地。

  这个营地也不远,就在苏州城外一处开阔地带,可以及时支援苏州城。

  营地里,

  练勇们正在进行着紧张的训练,喊杀声和“砰砰”的枪声此起彼伏。

  战斗随时会打响,

  所以,李世安也不吝啬,直接给予士兵每日五发子弹实弹射击。

  看似不多,

  但是在此时的大庆帝国,这可是极为奢侈的存在,白银哗啦啦的流。

  毕竟,每一发子弹十文钱,每一名士兵每日打掉五发,那就是五十文。

  一个月就是1500文,即1.5两。

  这是什么概念?

  李世安现在的手下正规军,也就是绿营兵,一个月的军饷,战兵月薪1.5两,马兵2两,守兵1两,还有3斗米。

  这三斗米现在价值1.5两。

  因为物价上涨,粮食更值钱。

  可即使如此,不算枪支损耗,每一个练勇都打掉了绿营兵一个月的银饷。

  书中说明:关于一斗米到底等于多少斤米,这个有多种记载。

  第一种,每升三斤,一斗为十升,也就是一斗30斤,三斗为90。

  第二种,每升1.25斤,一斗12.5斤,三斗则为37.5斤。

  第三种,一石=10斗,按照现在的150斤左右计算,那么三斗45斤左右。

  因为数据偏差极大,这个三斗米的价值也跟着偏差极大,考虑到现在战时,就按照一个偏大的价格计算了。

  这个是小说,大佬就别计较了。

  言归正传,

  李世安一开始查看绿营兵的军饷,加上价值1.5两的三斗米还觉得不错了。

  毕竟加起来价值三两了。

  与他一开始发的最低工资一样。

  可蒋彪掌管抚标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一回事,绿营兵不包吃住!

  也就是说,那三斗米基本上是要吃掉的,军饷不被拖欠的情况下,也是需要扣除一种叫做“朋扣银”的扣款。

  不少士兵实际到手军饷只有三钱。

  正常情况下,战兵一个月能实发一两白银,那都是高工资了。

  因为军营生活,要扣除柴米油盐,衣服、军械,以及养马的开销。

  这与李世安包吃包住,再发三两白银的待遇相比,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所以,一开始,

  李世安给绿营兵实弹射击训练的时候,这些士兵立马跪下哭诉。

  这特么,一天五发打下来,

  他们就得借高利贷来当兵了。

  还是李世安当众宣布这个是自己自掏腰包,是自己找地方乡绅筹集的钱粮弹药,按照战斗模式,不需要任何士兵平摊。

  这些士兵才小心翼翼的训练。

  不过,也因为这些人知道子弹金贵,倒也训练的认真,生怕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