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北伐军偏差情况-《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怡亲王快走两步,亲手扶起李世安:“李抚台不必多礼。陛下得知你昼夜兼程赶来,龙颜大悦。特命本王带来内帑银两万两、火药五千斤,以壮军威。”

  李世安接过圣旨匣子,额头触地:“微臣何德何能,敢劳圣心垂顾!愿以麾下两千儿郎,为陛下扫平逆寇!”他起身时,眼角还挂着未干的“泪痕”。

  李世安为了表现忠心,也是煞费苦心了,不自觉的用上了眼药水。

  怡亲王与钦差胜保,两人都被李世安的夸张表演给感动的不行。

  两个人好一顿安抚。

  怡亲王还亲自双手搀扶起李世安。

  李世安跟随两人的队伍行进,方向却不是直沽县城,而是附近的梁王庄。

  李世安正疑惑间,怡亲王却已经表情严肃的给李世安介绍起情况来。此时的历史因为李世安再度出现重大偏差。

  原本被困于静海和独流镇的太平军,本该因为情报滞后,固守待援的。

  但是这里发生了转折。

  因为这支北伐军,四个主要将领全部与李世安交过手,学会了李世安的成名绝技:三段式与线性战术。

  尽管信息依旧滞后,

  但偏差不大,虽然直沽知县谢子澄组织了“芦勇”和临时武装,也有一千多援军,但依旧在三段式射击面前不堪一击。

  虽然现在太平军,依旧处于被包围的状态,但太平军挖开了运河大堤,放水护城,形成了天然屏障。

  他们还在关键位置构筑了长壕和炮台,有效限制了朝廷的行动。

  把原本历史上对付太平军的那一套,用在了这个朝廷军队的身上。

  除此之外,

  已经被封侯爵的四个北伐将领,第一时间整编裹挟的五万多义军。

  从出发的两万老桂系,战损数千,加上扩编的,再次壮大至七万人。

  虽然新加入的实力不怎么强,但整编及时,指挥得当,胜保毫无办法。

  只能在梁王庄设立大营围困,这里驻扎了数千精锐与数万各地练勇。

  同时僧王爷也带领五万大军,在独流镇以北的王庆坨设立大营,既能声援胜保,又能防堵太平军进袭京师。

  另外直沽与周边各县也征召了数万地方团练,全军达到了16万。

  僧王爷虽然上次被呵斥责罚,但毕竟与清文宗是亲属关系。

  再加上他是八旗兵为数不多能打的人,只能把京师包括健锐营、外火器营、两翼前锋营在内的数千八旗兵交给他。

  加上察哈尔骑兵营,东三盟草原马队,直接整合了五万大军。

  可即使北方八旗强大,面对固守城池的太平军北伐军也是毫无办法。

  好在只要上头不瞎指挥,不出现意外的话,北伐军必定会被困死。

  毕竟,这支北伐军人数扩张了是好事的同时,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不仅粮草不足,寒冷的天气也让主力狼兵不适应,战斗力大降。

  要不是及时占据了直沽,只怕也如历史上一样,南方战士冻伤减员。

  即使已经打下直沽,现在也只是防守有余,进攻不足,只能待援。

  李世安知道情况之后,表面上为朝廷担忧,内心却是极为高兴。

  看情况,这支北伐军比历史上要厉害不少,也会更加打烂北伐。

  如果自己找机会,把本该全军覆没,并且被凌迟的四个主将放走…

  那么这个朝廷好不好烂的更快,也会更加依靠自己?李世安越想越激动。

  ……

  李世安进入梁王庄大营时,发现里面主帅大帐已经坐着不少人了。

  胜保作为钦差,坐主坐。

  僧王爷凭借草原王爷与清文宗亲属的关系,与怡亲王分坐次席。

  胜保首先给大家介绍了一下李世安,也给李世安介绍了在此主要官员。

  李世安对着几位资历老,官职大的人躬身行礼道:“卑职李世安,见过僧王殿下,桂总督、桂提督,诸位大人。

  桂总督,桂明,直隶总督。

  桂提督,桂龄,陇西提督。

  桂明与桂龄虽然诧异李世安的年轻,却也没有太过表现,正常回应。

  地位比李世安低一级的,大多数恭敬的上前行礼,少数无动于衷。

  胜保微微点头:“李巡抚不必多礼,如今军情紧急,且坐。”

  李世安正皱眉不解的时候,少数无动于衷的这些人前面的僧王爷,手中茶碗重重搁在案几上,目光仍停留在地图上,

  “李巡抚,新上任几个月就请旨勤王,倒是比某些老将更懂圣意。”

  李世安心中诧异,不知僧王爷为何针对自己,又见胜保态度平淡,怡亲王载垣则不动声色,便知其中必有隐情。

  眼见僧王爷耍脾气,

  因为肃顺不想李世安丢面子的怡亲王,赶忙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圣上急召我等商议围剿长毛北伐之策。”

  “李巡抚此次带来的一营上千水师和一营千余火枪团练,乃是圣上亲批的精锐之师,还望诸位同心协力。

  为了大局,害怕僧王爷手下草原马队跟着瞎起哄得罪李世安,怡亲王也是煞费苦心,直接先一步点名重点。

  胜保扫了一眼众人紧随其后,“如今长毛已经打下静海、独流镇、西杨柳和直沽县城,速战速决已经不可能。“

  “本钦差的意思,李巡抚的水师可驻扎运河沿岸,切断贼寇水上补给。”

  “火枪营配合掩护地方练勇挖掘长壕,采取围困战术,与贼寇拼消耗!”

  “长毛虽然扩军数万,实力增强不少,可是他们的后勤补给不足!”

  “现在已经进入冬季,只要咱们围困到位,这些贼寇要么投降朝廷,要么困死冻死在城内,别无他法!”

  李世安刚想回答,僧王爷却霍然起身,马鞭甩在地图上:“胜大人,你拿书生当盾牌?福珠洪阿的教训还不够深。”

  李世安心中一惊,这才明白僧王爷敌意由来。数月前,福珠洪阿诬陷他弃守金陵城(虽然本质上是事实)。

  僧王爷轻信谣言,站队福珠洪阿,结果皇帝因为枕边风早已熟知内情,福珠洪阿被斩,他反被提拔为江南巡抚。

  僧王爷虽未直接与李世安冲突,却因错信福珠洪阿遭清文帝斥责。

  也因此丢了几个月参赞大臣的职位,心中羞愤,迁怒于李世安。

  胜保也知道一些内情,故而冷笑一声,“僧王莫要忘了,李巡抚的团练,装备的可全部是洋枪,射程远、威力大。”

  “正适合与长毛逆贼周旋。至于福珠洪阿,那是他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