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兵部尚书翁泰北-《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李世安的桂军之所以能跨省,完全是这些人先按规矩加入了桂军,

  然后经过朝廷安排跨省的。

  现在的桂军,

  除了一开始加入的,现在全部成了骨干成员,都是队官及以上级别。

  其余人都是江南人。

  就犹如湘军,

  湘军也不代表这所有人都是潇湘人。

  只是骨干将领几乎都是而已。

  当然,也有两广去魔都讨生活的人,这些人招募进入了水师。

  其余士兵都只能在江南招募。

  李世安现在明面上去百越招兵的资格都没有,更加不要说在京师了。

  他们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期待李世安当上直隶总督。

  这样他们就有微小的机会。

  倒是青年(虎子)眼冒金光,在思考着怎么投靠李世安。

  普通人去给李世安当兵,当然没有机会,但是投靠当幕僚呢?

  当将领呢?

  这个限制虽然也有,但是以李世安的地位,只要看中,完全可以搞定。

  虎子不认为自己有能力让李世安看中,但是冯三宝有能力啊?

  还有冯婉贞——。

  谢庄的人怎么想,李世安不知道,他只当是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

  大约晚上十一点抵达宛平县衙。

  这里提前赶回来的士兵,早就打扫收拾好了营地,还特意给李世安、蒋彪、黄绍恒三人安排好了干净的客房。

  李世安也没有客气,倒头就睡,亲兵却依旧有十几人没有睡觉。

  而是轮番站岗!

  现在的亲兵营,全部都是特种兵训练过的,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

  ……

  第二天一大早,李世安就带着亲兵赶赴皇宫,在宫门外等候了。

  ……

  紫禁城太和殿。

  清文宗帝端坐在龙椅上,望着殿下群臣,开口道:“李世安屡立大功…”

  “去年抵达直隶之初,就收复静海,协助收复独流镇、西杨柳等地…。”

  “如今又收复直沽城,消灭北伐长毛主力,斩杀长毛北伐主帅、大将,朕欲封赏于他,众爱卿以为当封何职?”

  吸取之前的教训,这次清文宗为了防止自己的提议被否决,

  他不再先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他依旧想让李世安当两江总督。

  只是在说完之后看向肃顺。

  犹如清文宗肚子里蛔虫的肃顺,自然明白清文宗所想,躬身奏道:

  “皇上,李世安本身已经是江南巡抚提督军门,此次又战功赫赫…”

  “收复直沽城,斩杀北伐长毛主帅林凤祥,灭了长毛上万主力…。”

  “斩杀长毛悍将吉文元…”

  “这每一件都是不世之功…。”

  “臣以为可封为两江总督,统辖江南三省,如此既能彰显皇上对他的恩宠,又能让他继续为朝廷效力。”

  李世安本身确实立功不少,但并不是非要再次封赏不可。

  之所以让清文宗感觉必须奖赏,完全靠的是其他猪队友的配合。

  李世安才多少人?

  每一次打的都是关键战役。

  每一次都是大胜。

  而胜保、僧贝勒这些人多少?

  一次次损兵折将,

  不止北伐军,还有西征军。

  太平军西征的胜利,就代表着朝廷那些人丢城失地,损兵折将。李世安可以说完全是这些人衬托起来的。

  不过,李世安的优秀,也得罪了太多人,包括看好他的祁寯藻。

  李世安的官职升太快,也引起了他的反感,毕竟,这不符合他的想法。

  于是他又一次率先反驳道:“肃中堂,此言差矣!李世安屡次立下不世之功没错!但是不久前才封赏过——。”

  随即转向清文宗,躬身说道:

  “皇上,老臣还是上次那个意见,李世安屡次立下大功,这事不容置疑!”

  “但是,他每一次都是破格提拔了,两江总督乃是肩负数省安危——。”

  “现在两江范围又是长毛袭扰最严重的区域,接近三分之一的地盘在长毛发匪手中,这里面有江南江北大营在!”

  “李世安虽年少有为,但资历不够,贸然安排他去当两江总督——。”

  “如何与两个大营的钦差相处?”

  祁寯藻的话,

  让清文宗两个人都陷入了沉思,李世安与两个老钦差确实格格不入。

  就当清文宗再次偃旗息鼓之时,新加入军机处的军机大臣杜韩不紧不慢的出列,“祁中堂,您这话下官不敢苟同!”

  “从围剿北伐长毛的情况来看,李抚台与老一辈的钦差相处的还不错!”

  “倒是资格深的不服从…。”

  “如果都像李抚台一样,只怕北伐长毛早就清剿结束了吧?”

  “何至于像现在一样损兵折将?”

  祁寯藻看着“老朋友”的儿子反驳,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不该继续。

  “杜大人,此言差矣!”祁寯藻还在犹豫,打不死的小强翁泰北出列道。

  翁泰北因为打压李世安不成,偏听偏信,与僧王爷站队福珠洪阿被革职,不久之后又先后出任吏部、户部侍郎。

  最近又被启用,现任兵部尚书。

  嗯,没错,就是兵部尚书!

  李世安接到军统消息的时候,他都是一个头两个大,朝廷六部的官员变化太可怕了,三天两头的变来变去。

  一年时间,他看过的兵部尚书信息,都不下五个人了,现在他都麻木了。

  杜韩看着翁泰北一言不发,对于翁泰北与李世安的矛盾冲突他很清楚。

  当时他还是百越提督学政。

  他其实完全不能与翁泰北相提并论的,虽然同为军机大臣了。

  但是,

  他的地位来自于清文宗爱屋及乌,靠的是自己的父亲,曾经的礼部尚书。

  清文宗的老师。

  这才有了他一年升五级的奇遇。

  翁泰北眼见杜翰不说话,便微笑点点头,他也不想直接与清文宗的“师兄”冲突,转头面向清文宗,说道:

  “皇上,李世安与胜钦差相处不错,这与他担任两江总督完全不同!”

  “胜保钦差在担任钦差之前,只是从二品的内阁学士,属于琦善钦差手下…”

  “他本身就资历不够,当时您只是权宜之计,这才任命他为钦差大臣!”

  “所以,他这个从二品钦差指挥僧王爷才会出现问题,而李世安在北上之时已经是正二品巡抚,之后又升从一品…。”

  “李世安能打仗,品级又高,胜保钦差能说什么?配合就是了!”

  “而江南、江北大营,两位钦差什么品级,什么地位?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