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小刀会内乱(1)-《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按理说,十分之一的伤亡,应该不至于溃败,可潘启亮抓住时机,亲自带着两百帮会老兄弟第一时间杀出。

  上千后招起义军紧随其后。

  临时组建,通讯不畅通的吴军水师,不少战船都以为自己一方已经战败。

  开始惶恐撤退,

  这一撤退,直接把周边其他还在装填弹药的战船吓了一大跳。

  慌乱躲避,

  瞬间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整个水师几十艘战船乱作一团。

  吴建章在后面急得跳脚。

  趁着这段时间,潘启亮让一百多水性好的老兄弟,直接下水夺船。

  在小刀会起义军夺下一艘船后。

  吴军水师更乱了。

  他们一下子分不清敌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自己的战船轰一炮。

  心疼的吴建章赶紧下令撤退。

  冯南干与周腾虎看傻眼了,吴军水师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加垃圾。

  潘启亮继续追击。

  “冯统领,辛苦你去救援一下。”周腾虎无奈,只能让冯南干去救援。

  冯南干没有废话,马上领命而去。在黄浦江岸开枪掩护水师离开。

  “撤!”潘启亮眼看事不可为,马上下令停止追击,吴军水师这才逃走。

  但除了被击沉的那一艘。

  还有六艘没有逃掉。

  其中两艘重伤无法修复。

  潘启亮也没有打算要这些小型战船,而是把上面的12门火炮拆掉。

  把弹药收集。

  带着缴获大胜而归。

  ……

  潘启亮带着缴获回城,陈阿林及时进行掩护,防止桂军进行突袭攻城。

  可直到潘启亮等人,拉着沉重的火炮全部进城,桂军也丝毫不见行动。

  “大元帅,末将幸不辱命!”

  “成功打退清妖袭击,缴获火炮12门。抬枪40杆,斩杀了清妖200余人!”

  “我董家渡炮台,仅三人受伤,追击士兵,一共战死15人,其中老兵两人。”

  “本次防御战,我军大获全胜!”潘启亮意气风发的汇报着战况。

  “很好,兄弟们辛苦了!一会把奖赏发下去。”刘丽川高兴的安排后,又问道:“本次出城作战,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潘启亮正高兴着,被刘丽川问的有些发懵,问道:“您是问?”

  刘丽川本能的皱眉,说:“我是问,清妖的战斗力如何?”

  “那支桂军什么反应?”

  “桂军?”

  潘启亮低头回忆一会后,说道:“桂军好像从始至终都没打算攻城!只是在我率军追击的时候,进行了阻拦。”

  “而且阻拦的桂军也不足三百。”

  “没有攻城?”刘丽川心中充满了疑惑,说:“清妖大举攻城,桂军身为主力,即使是拿绿营兵当炮灰,也应该有所行动才对,如此毫无反应,太奇怪了!”

  “确实如此!”陈阿林也是疑惑的附和道:“原本我还担心,怕这是桂军的阴谋,以绿营兵和本地乡勇当诱饵。”

  “在潘将军带着人高兴回城之际,大举杀向东城,可结果却是毫无动静。”

  “或许是对方发现了你接应?”李咸池插话道:“也许是桂军小心谨慎。”

  “不太像!”陈阿林摇摇头,说:“我提前安排了斥候在附近侦查。”

  “但是这些人汇报,桂军根本没有行动!哪怕是斥候也不曾派出!”

  “这就奇怪了——。”刘丽川心中疑惑更深了,“桂军作为清妖主力,丝毫不作为,派一些虾兵蟹将是何意图?”

  “即使是试探,也应该派出侦察斥候进行观察才对,什么都不做,就这么任由绿营兵和本地乡勇送人头、送装备?”

  “桂军有这么无能吗?”

  “桂军确实不应该如此无能!”林阿福接过话题,“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清妖内部不和,桂军故意坐视吴军兵败?”

  “不和?”刘丽川摇摇头,说:“我了解卖鸡爽,他最擅长察言观色。”

  “这人不可能与桂军闹矛盾!”

  “桂军也不可能坐视卖鸡爽出事,毕竟卖鸡爽掌握着大笔税收!”

  “卖鸡爽就是清妖的聚宝盆。”

  “那会不会是那个惠征与桂军有矛盾?”林阿福有些天真的问道。

  “这就更不可能了!”赵谓堂拱了拱手,说:“我们在桂军那边听到过,惠征与桂军不但没有矛盾,还关系甚密!”

  “赵兄弟说得对!”潘启亮说道:“交换人质的时候,我曾亲耳听到,这个惠征说过,清妖巡抚李世安是他的义弟!”

  “这一点,从桂军愿意用赵、张两位兄弟来交换惠征一个人也可以佐证!”

  “那就奇怪了!”林阿福有些憨厚的抓着脑袋,“清妖到底在干什么?”

  “我想,有一种解释说的通!”一直沉默不语的张汉宾起身说道。

  “什么解释?”在场众人,都把脑袋偏向了张汉宾,等着回答。

  “桂军主力已经离开了!”

  “离开了?”

  李咸池疑惑的看向刘丽川,却发现刘丽川似乎早就猜到这种可能,便问道:“大元帅,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刘丽川有些迟疑的点点头,说:“嗯,赵、张两位兄弟回来跟我禀报过,说在桂军那边听到过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桂军主力已经离开的消息!”刘丽川眼见已经说开,便不再隐瞒。

  “那大元帅为什么不通报?”

  李咸池有些不悦的质问:“咱们应该商议一下,派人出去查验真实性。”

  “李都督,是我提议不要声张的!”潘启亮主动把责任揽在身上。

  “为什么?”

  “因为这消息来的太蹊跷了!”

  潘启亮不悦的瞪了赵谓堂一眼,把情况解释一遍,说:“这么明显的离间计,还需要通报商议?还需要去查验?”

  “为什么不需要?”

  “如此典型的蒋干盗书情节,怎么去查验?去查验也是桂军给咱们早就准备好的情报,你信了,不就中计了?”

  “我看不见得!”李咸池冷着脸说道:“这不是离间计,这是疑兵之计!”

  “他们这是故意混淆视听,以此掩盖桂军主力离开的事实。”

  “他们为何要如此做?”

  “这还不明显吗?”李咸池没好气的说道:“李家小妖在拖延时间!”

  “清妖为何拖延时间?”

  “他在用这个疑兵之计拖延时间,肯定有急迫的事情需要去处理!”

  “什么事情比围剿我等还急迫?”

  潘启亮不服气的说道:“李家小妖,可是鞑子皇帝亲命,围剿我等的钦差大臣,还有比围剿我等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