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吉大人,稍安勿躁!-《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谢七语气恭敬,但是神态越说越自信起来,第一次感觉自己是个人才。

  “但是丞相您可能没注意,这两万大军,至少六成是本地乡勇!”

  “这些乡勇可不是官员直接指挥!”

  “这些乡勇的首领,以及各级指挥官,可都是非官方身份的临时工!”

  “团练的目的是维护本地治安。”

  “这些都是本地乡绅出资组建的,您说,这些本地乡绅被攻打了…。”

  “这些乡绅扶植的乡勇能不着急吗?乡绅有事,乡勇从哪里领军饷?”

  “清庭吗?如果清庭有钱,又怎么会让地方办理这些团练?”

  “没钱,这些团练还会卖命?”

  “如果李世安敢不给他们回去救援,你信不信,这些乡勇瞬间就会造反?”

  谢七说完之后,暂时停顿下来,看向曾立昌等人,等待评价。

  “谢师帅此计甚好!”

  曾立昌听谢七详细解释后,马上大喜道:“你继续说第二步如何?”

  很显然,曾立昌有些心急了。

  “大帅,还请稍安勿躁!”谢七现在有一副大军师的模样,开始装腔作势起来,“第一步还有一个隐藏好处!”

  “什么好处?”刘丽川怕谢七玩脱了,警告道:“赶紧的,别卖关子!”

  “是!”刘丽川毕竟是自己直接上司,他一开口,谢七赶紧收起了心思,“好处就是,咱们可以继续扩张军队!”

  “如今底层的百姓有多苦,诸位想必都很清楚,他们只是差一个契机!”

  “煽动百姓响应,就是最大的契机,这也是咱们太平军最擅长的!”

  “谢师帅,兵不是越多越好的!”陈仕保忍不住打断道:“咱们现在五万大军要维持下去,粮草补给都已经很困难了!”

  “现在不宜继续扩张!”

  “陈丞相,您误会了。”

  谢七也不气恼,笑对陈仕保的打断,“末将没有说直接把这些人编入我军。末将只是建议煽动这些人起义!”

  “让这些人去牵制本地上万乡勇,甚至牵制那些绿营兵即可!”

  “如此,咱们就可以全力对付桂军!”

  “不妥!”冯文茂反驳道:“百姓过的已经很苦了,咱们如果收留他们还好,”

  “不收留他们,就只是一味的煽动他们造反,这不是害了他们吗?”

  “这与咱们造反的目的背道而驰!”

  “冯承宣,您说的有道理。”谢七不知道为何,对冯文茂异常尊敬,

  耐心解释道:“但是,自古以来慈不掌兵,您太心善了,也不太好吧?”

  “为了天国大业,牺牲在所难免。”

  “可这样的牺牲…。”冯文茂还想说什么,却被曾立昌接话道:“冯承宣,谢师帅所言有理,这也是为了天国大业。”

  “这些人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我赞同谢师帅的意见!“曾立昌拍板决定道:“本帅特批你的师满编!”

  “这个建议既然是你出的,那就由你去执行,你去常熟一带起事!”

  “把常熟的练勇吸引过去,顺便煽动百姓起义,只要你能打下粮仓,”

  “你只要有本事,招兵超过八千,本帅就认命你为军帅!”

  曾立昌也是很好奇这个计划,给谢七安排2500新兵,让他们牵制清军数千团练,还许诺一个军帅官职。

  一旦谢七成功,对于围剿桂军,他感觉成功率至少增加三成!

  谢七也是大喜,再次跪拜道:“末将遵命,多谢曾帅栽培!”

  刘丽川、潘启亮对视一眼,都感觉谢七变了,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聪明了。

  都感觉谢七要脱离掌控了。

  但,

  两个人都不好说什么,曾立昌在,他们总不好打压自己的小弟。

  同时,谢七说的有理有据,

  全部都是针对李世安的。也让刘丽川打消了在魔都城,对谢七的怀疑。

  “继续说第二步!”曾立昌满意的点点头,把谢七提拔起来,何尝不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刘丽川这些新加入之人。

  他如果贸然提拔不合适。谢七自己争气,他也就正好顺水推舟!

  谢七点点头,说:“末将一开始就说了,咱们虽然没有完成围困目的,但是也实打实的围困住了苏州!”

  “清妖的主力也即将抵达!”

  “如此,咱们何不来一招围点打援,集结重兵,去袭击清妖绿营援军!”

  “与第一步相结合,在清妖增援的必经之路上袭击,消灭清妖有生力量!”

  “最后再合围桂军!”

  “好!”曾立昌稍微一思索,便拍手叫好,看向陈仕保,“事态紧急,咱们就不采取原来的原地整编计划了!”

  “陈丞相,你在这里主持大局,与冯承宣、刘检点、周将军围困苏州城!”

  “原地整编新依附的队伍。”

  “本帅亲自带兵两万,去沿途阻击清妖,沿途袭杀清妖有生力量!”

  ……

  曾立昌这些人动作很快,当天就开始行动,行军速度远超绿营兵。

  谢七在有心人的配合下,速度更快,率先进入常熟地界。

  他不攻打县城,

  只攻打乡镇士绅地主家里头。

  短短三天时间,收集了大量的粮草物资,收拢乱民就达到万人。

  吓得大量的地主乡绅逃亡魔都。

  各县官员龟缩在县城不敢出去。

  双方达成了默契。

  谢七队伍快速发展起来。

  ……

  李世安这边,刚刚带着两万多人的大军,行军至吴县唯亭,就接到苏州府下辖各县官员告急求援折子。

  各县团练官纷纷请求回去救援。

  李世安不敢大意,召集布政使吉尔杭阿、候补提督虎崇林、张国梁,

  幕僚赵烈文、周腾虎、游击长桂、吴县知县丁国恩等人商议。

  还有三个团练官跪拜在地。

  “马团练官,你们是什么意思?想威逼中堂大人吗?还有没有大局观?”

  李世安坐在首位,他还没有开口,下首的吉尔杭阿率先一步表现道。

  马团练官,马善,苏州府长洲县,黄土桥团练头目,在团练中实力不错。

  “中堂大人,藩台大人,不是草民威逼大人,实在是草民没有办法啊!”

  “草民手下练勇,全部来自于长洲,军饷物资皆来自于长洲乡绅纳捐,现在长洲城丢失,许多乡绅生死未知…。”

  “逃出来的乡绅派人传信,让我等速回,下面兄弟们军心不稳了。“

  马善惶恐的跪地磕头邦邦响。

  “大胆!”

  “吉大人,稍安勿躁!”吉尔杭阿还想以权势威逼马善,却被李世安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