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阵根基既定,接下来便是实质性的构建。
这需要海量的资源,尤其是作为阵法能量中转和放大的阵基法器。
林凡清点了一下自己的储物袋,作为曾经的金丹修士,他虽落魄,但眼界和收藏仍非普通散修可比。
一些基础的材料如空白阵旗、低阶灵玉尚有存货,但相对于覆盖整个云雾泽的大阵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林凡苦笑,随即召集众人。
竹庐内,阿苇、小石、王伯、张婶,以及另外两个悟性不错的年轻人都到了。
林凡将布阵的计划和面临的困难直言相告。
“场主,您说吧,要我们做什么?”阿苇第一个表态,眼神坚定。
她如今已是炼气中期的修士,隐隐是众人中除林凡外的第二战力。
“对,凡哥,咱们一起想办法!”小石挥舞着拳头。
王伯捋着胡须笑道:“我这把老骨头,打打杂、看看家还是没问题的。”张婶也连连点头。
林凡心中暖流涌动,这就是同伴的意义。他沉声道:“好!那我们便分工协作。阿苇,你带人清点我们现有的所有材料,并组织人手,采集泽中特有的灵材,如蕴含水灵力的‘寒潭泥’、‘水韵石’,还有那些年份久远的‘铁木’。”
“小石,你对土木之气敏感,负责寻找并挖掘可能埋藏在地下的灵矿脉,哪怕只是最低阶的‘碎灵石’矿脉,也能解燃眉之急。”
“王伯,张婶,后勤保障就辛苦二老了。”
众人领命,立刻行动起来。
云雾泽物产丰饶,虽然高阶灵材稀少,但基础材料却不少。
很快,各种灵材被源源不断地送回营地。
同时,林凡也尝试与偶尔路过外围、抱有善意的散修小队进行交易,用泽中特产的一些灵药、矿石,换回急需的空白阵旗和品质更好的灵玉。
材料初步备齐,林凡开始了紧张的炼器工作。他并非专业的炼器大师,但《云水真解》包罗万象,其中记载的炼器法门别具一格,讲究“道法自然,以意御材”,不追求极致的材料品质,而更注重法器与布阵环境的契合度。
他在洞府中开辟出一处临时炼器室,以灵眼之泉的泉水淬火,以自身蕴含云水道韵的灵力为炉火。
刻刀飞舞,灵光闪烁。
一块块灵玉被雕刻成承载符文的基盘,一杆杆铁木被炼制成分摊灵压的阵旗,甚至一些光滑坚韧的鹅卵石,也被他刻画上简易符文,作为辅助阵基。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但对林凡而言,亦是加深对云水之道理解的过程。
他将云的变幻、水的柔韧之意,融入炼制的每一个细节。
随着炼制熟练度的提升,林凡开始将一些相对简单的阵基炼制工作,交给悟性最高的阿苇和小石打下手。
他在一旁讲解符文原理、灵力灌注的技巧。
这不仅是劳力分担,更是最直观的阵法教学。
阿苇心思缜密,刻画符文一丝不苟;小石虽显毛糙,但对材料本身灵性的感知却异常敏锐,往往能提出意想不到的建议。
王伯和张婶则变着法子准备灵食药膳,确保林凡和几个主力炼器者能保持充沛精力。
整个据点如同一个精密运转的齿轮,充满了蓬勃的朝气。
半月之后,第一批上百件基础阵基炼制完成。
这些阵基的核心功能便是“聚灵”,先让大阵具备自我积累能量的能力。
林凡亲自出手,带着炼制好的阵基,按照之前勘察的节点图,开始逐一安置。
每至一处节点,他便将对应的阵基打入地脉或水脉关键之处,然后以自身灵力为引,激发阵基与核心石碑的联系。
“嗡!”
第一个节点被成功激活,林凡的灵识网络中,对应位置亮起一个清晰的光点。
“嗡!”“嗡!”“嗡!”……
随着一个个节点被点亮,林凡的灵识海中,仿佛有星辰一颗颗被点燃,虽然光芒强弱不一,但彼此之间已由无形的灵线连接,构成了一幅玄妙的星图。
当超过三分之一的节点被激活后,量变引起质变。
营地周围的灵气,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浓郁起来。
草木以惊人的速度抽枝发芽,一些寻常药草隐隐有向灵药蜕变的趋势。
就连栖息在附近的鸟兽,都显得格外精神抖擞。
“成功了!灵气真的变浓了!”小石兴奋地大叫,深吸一口气,感觉修炼速度都快了几分。
阿苇看着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象,眼中异彩连连。
王伯和张婶更是感觉身体轻健,连白发都似乎转黑了几根。
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亲眼见证了这个奇迹的发生,成就感与归属感油然而生,对林凡的敬佩更是达到了顶点。
夜晚,林凡盘坐洞府,虽然身心疲惫,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体内灵力与大阵雏形之间那微弱的循环联系。
主持如此宏大的工程,对他自身修为亦是极大的锤炼,灵力愈发精纯圆融。
然而,他的灵识也敏锐地察觉到,随着云雾泽灵气的异常汇聚,外围区域,一些不怀好意的窥探目光,似乎变得频繁起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看来,这‘云水千幻大阵’,还需更快一些才是。”林凡望向洞外沉沉的夜色,目光深邃。
(第六十二章 完)
        这需要海量的资源,尤其是作为阵法能量中转和放大的阵基法器。
林凡清点了一下自己的储物袋,作为曾经的金丹修士,他虽落魄,但眼界和收藏仍非普通散修可比。
一些基础的材料如空白阵旗、低阶灵玉尚有存货,但相对于覆盖整个云雾泽的大阵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林凡苦笑,随即召集众人。
竹庐内,阿苇、小石、王伯、张婶,以及另外两个悟性不错的年轻人都到了。
林凡将布阵的计划和面临的困难直言相告。
“场主,您说吧,要我们做什么?”阿苇第一个表态,眼神坚定。
她如今已是炼气中期的修士,隐隐是众人中除林凡外的第二战力。
“对,凡哥,咱们一起想办法!”小石挥舞着拳头。
王伯捋着胡须笑道:“我这把老骨头,打打杂、看看家还是没问题的。”张婶也连连点头。
林凡心中暖流涌动,这就是同伴的意义。他沉声道:“好!那我们便分工协作。阿苇,你带人清点我们现有的所有材料,并组织人手,采集泽中特有的灵材,如蕴含水灵力的‘寒潭泥’、‘水韵石’,还有那些年份久远的‘铁木’。”
“小石,你对土木之气敏感,负责寻找并挖掘可能埋藏在地下的灵矿脉,哪怕只是最低阶的‘碎灵石’矿脉,也能解燃眉之急。”
“王伯,张婶,后勤保障就辛苦二老了。”
众人领命,立刻行动起来。
云雾泽物产丰饶,虽然高阶灵材稀少,但基础材料却不少。
很快,各种灵材被源源不断地送回营地。
同时,林凡也尝试与偶尔路过外围、抱有善意的散修小队进行交易,用泽中特产的一些灵药、矿石,换回急需的空白阵旗和品质更好的灵玉。
材料初步备齐,林凡开始了紧张的炼器工作。他并非专业的炼器大师,但《云水真解》包罗万象,其中记载的炼器法门别具一格,讲究“道法自然,以意御材”,不追求极致的材料品质,而更注重法器与布阵环境的契合度。
他在洞府中开辟出一处临时炼器室,以灵眼之泉的泉水淬火,以自身蕴含云水道韵的灵力为炉火。
刻刀飞舞,灵光闪烁。
一块块灵玉被雕刻成承载符文的基盘,一杆杆铁木被炼制成分摊灵压的阵旗,甚至一些光滑坚韧的鹅卵石,也被他刻画上简易符文,作为辅助阵基。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但对林凡而言,亦是加深对云水之道理解的过程。
他将云的变幻、水的柔韧之意,融入炼制的每一个细节。
随着炼制熟练度的提升,林凡开始将一些相对简单的阵基炼制工作,交给悟性最高的阿苇和小石打下手。
他在一旁讲解符文原理、灵力灌注的技巧。
这不仅是劳力分担,更是最直观的阵法教学。
阿苇心思缜密,刻画符文一丝不苟;小石虽显毛糙,但对材料本身灵性的感知却异常敏锐,往往能提出意想不到的建议。
王伯和张婶则变着法子准备灵食药膳,确保林凡和几个主力炼器者能保持充沛精力。
整个据点如同一个精密运转的齿轮,充满了蓬勃的朝气。
半月之后,第一批上百件基础阵基炼制完成。
这些阵基的核心功能便是“聚灵”,先让大阵具备自我积累能量的能力。
林凡亲自出手,带着炼制好的阵基,按照之前勘察的节点图,开始逐一安置。
每至一处节点,他便将对应的阵基打入地脉或水脉关键之处,然后以自身灵力为引,激发阵基与核心石碑的联系。
“嗡!”
第一个节点被成功激活,林凡的灵识网络中,对应位置亮起一个清晰的光点。
“嗡!”“嗡!”“嗡!”……
随着一个个节点被点亮,林凡的灵识海中,仿佛有星辰一颗颗被点燃,虽然光芒强弱不一,但彼此之间已由无形的灵线连接,构成了一幅玄妙的星图。
当超过三分之一的节点被激活后,量变引起质变。
营地周围的灵气,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浓郁起来。
草木以惊人的速度抽枝发芽,一些寻常药草隐隐有向灵药蜕变的趋势。
就连栖息在附近的鸟兽,都显得格外精神抖擞。
“成功了!灵气真的变浓了!”小石兴奋地大叫,深吸一口气,感觉修炼速度都快了几分。
阿苇看着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象,眼中异彩连连。
王伯和张婶更是感觉身体轻健,连白发都似乎转黑了几根。
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亲眼见证了这个奇迹的发生,成就感与归属感油然而生,对林凡的敬佩更是达到了顶点。
夜晚,林凡盘坐洞府,虽然身心疲惫,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体内灵力与大阵雏形之间那微弱的循环联系。
主持如此宏大的工程,对他自身修为亦是极大的锤炼,灵力愈发精纯圆融。
然而,他的灵识也敏锐地察觉到,随着云雾泽灵气的异常汇聚,外围区域,一些不怀好意的窥探目光,似乎变得频繁起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看来,这‘云水千幻大阵’,还需更快一些才是。”林凡望向洞外沉沉的夜色,目光深邃。
(第六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