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理念交锋,秩序与混沌的边界-《道末求存:我在玄幻世界搞基建》

  在织网者的“公共信息节点”中学习,是一次震撼灵魂的经历。

  织网者文明的历史悠久得超乎想象,它们将自己文明的每一个细节、对宇宙的每一次观测、乃至每一个个体的思维(经匿名化处理),都记录在“万维之网”中,追求一种近乎绝对的信息不朽。

  它们的哲学核心是 “永恒记录,动态平衡” 。

  认为宇宙的一切变化,都应在被记录和理解后,归于一种更高层面的、动态的稳定。

  它们对熵核帝国的“绝对秩序”表示警惕,认为那是一种“死的平衡”;同样,它们对“纪元余烬”所代表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混沌”也抱有疑虑,视其为需要被理解和“纳入平衡”的扰动因素。

  莉亚娜与织网者的“信息交互师”进行了多次深度的理念交流。

  “汝等依赖‘无序之光’,其本质不可预测,风险极高。”交互师的意念古井无波。

  “但正是不可预测,才蕴含无限可能。”莉亚娜反驳,“绝对的秩序或绝对的记录,是否会扼杀文明本身的活力与创造性?”

  “活力与创造,亦是信息的一种形态。记录它们,即是永恒。失控的活力,才是毁灭之源。”

  “那么,织网者自身,是否还有‘未知’?还有‘惊喜’?”

  “……‘未知’是需要被探索和记录的信息空白。‘惊喜’是信息拼图完成时的必然满足。”

  交流陷入了某种僵局。

  织网者文明就像一台拥有完美记忆和绝对理性的超级计算机,它们理解一切,记录一切,但似乎缺少了某种……属于生命的、非理性的火花。

  然而,从织网者浩如烟海的观测记录中,“曙光”号还是找到了宝贵的信息:

  关于星尘古族:织网者记录了这个文明最终的“升华”,但它们认为那是一种“信息结构的极端重组”,并对此表示了谨慎的赞赏,因为它们也无法完全解析其最终形态。

  关于熵核帝国:织网者与帝国有过极少数远距离接触,将其标记为 “平衡破坏者 - 极端秩序倾向” 。记录显示,帝国似乎在混沌海多个区域,同时进行着某种大规模的“秩序净化”行动。

  关于其他地方:织网者的记录中,还提到了几个其他值得注意的文明或现象,其中一个代号 “虚空低语者”的存在,引起了罗兰的特别注意,因为记录描述其“能侵蚀现实结构”,这与熵核帝国的“秩序侵蚀”截然相反,却同样危险。

  通过与织网者的接触,“纪元余烬”首次相对清晰地定位了自身在混沌海文明谱系中的位置——既非绝对的秩序,也非纯粹的信息记录者,而是走在一条充满风险的、动态的、追求可能性与创造性平衡的道路上。

  在获取了足够多的公开信息后,“曙光”号礼貌地告别了织网者,驶向下一站——一个织网者记录中,可能与“虚空低语者”现象有关的区域。

  (第六百三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