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首战告捷-《五姓嫡脉:躺赢大唐》

  李俊在大帐里搂着妇人荒唐的时候,外面的二十几万人没有人不是在忙的。

  十几万流民在忙着打扫战场。

  十几万突厥人忙着逃跑。

  十几万人忙着在突厥人后面追着砍。

  十几万人忙着吃饭休息,准备接着追砍突厥人。

  围三厥一这一战法,是各民族的人,用鲜血得出来的,最看透人心的阳谋。

  之前的时候,独孤家族不知道为什么要阻拦溃逃的突厥人,选择了正面和急着逃命的突厥人硬刚。

  结果就是和突厥人一场大战下来,独孤家族壮奴死伤了近两万人。

  李俊率三十多万大军和二十万突厥骑兵对阵,从上午十点左右一直厮杀到了天黑,伤亡的人数都没有独孤家族伤亡的人多。

  李俊直到趴在奶娘身上睡着了,也没有想明白独孤家族这是闹得哪一样?

  这完全就是没有道理好不?

  独孤家族的五万壮奴只要在突厥人逃跑的路边两侧射箭,就能斩杀足够多的突厥人。

  再然后汇合突厥人身后的追兵,一起追砍突厥人,这样的战果绝对是最大的……

  其实还是李俊想差了,他以自己拥有的骑兵,和弓箭手打算的。

  要知道整个长安城十六卫,所有的战马加起来都没有一万,其中许多还是挽马。

  独孤家族的当代家主独孤谋,当时就是打算使用围三厥一的战法。

  但是当他看到了被拥护着逃跑的颉利可汗,脑子一热,就想搏一搏,准备捞大鱼。

  事实上,突厥人能称霸草原,疆土面积比李唐大两三倍,并不是吃素的。

  要知道比李唐强大十倍不止的隋朝,都只能嫁公主和亲,分化突厥人。

  这才有了一石二鸟的典故。

  李唐此时此刻还是突厥人的附属国,这一点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改变。

  不管后世把大唐吹嘘的如何厉害,事实上,在李二干掉东突厥之前,李唐一直以来都是突厥人的附属国。

  李渊从起兵开始就是借兵突厥,中原王朝打败草原民族很容易,但是大胜很难。

  原因也特别简单,中原缺马,追不上逃跑的草原骑兵……

  而不管是五姓七望,或者是关陇豪族,河北世家,还是江南世家,各家都有铠甲和族兵,这是保证自己家族血脉的最后手段。

  但是族中的铠甲,平时都是由家臣,严密看管在库房。

  直到了二十一世纪,不禁枪的国家,也是严禁防弹衣。

  而这个时代不禁刀枪,却严禁铠甲,私藏铠甲就是重罪是一个道理。

  这个时代的贵族,每个等级拥有多少护卫,也有严格的规定。

  等级社会,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分等级。

  太子六率,亲王三卫,公侯伯子男,等级森严。

  当然了,这个世界上,凡事都有例外。

  私自拥有三副铠甲就是砍头,如果是几十副,县衙就会调动力量剿灭。

  上面可能都不会知道,而县衙里的一些人,则会发一笔小财。

  如果是私自拥有五百铠甲,府衙就会调动一府的力量剿灭,还会上报朝廷。

  这个时候,就会有三千多正规军,由一位游击将军率军前来围剿。

  如果一个人拥有五千甲兵,放心,这个时候你就是贵族了。

  不管以前是不是,当你拥有这样的力量,你马上就会被招安。

  朝廷会开出让你难于拒绝的条件,高官厚禄,金银美女……反正总有让你心动的一款。

  你猜怎么着,但凡你心动了,哦豁,那你就完蛋了……

  就是文官们把你拉进他们制定的规则里,用丰富的经验把你玩弄死。

  最有名的就是张献忠,其实他开始的时候是真心被招安的,也想着老实本分,结果又被文官们弄得再一次造反……

  而到了李俊这个地步,就已经坐在了天下少数人才能上的桌子。

  他只要不扯旗,不管是谁坐江山,都不敢把他怎么样。

  至于他出门身边就带成千上万的壮奴,还是铠甲刀箭齐备?

  这不是正常的吗?贵人就应该有贵人的排场。

  这个时候连皇帝都怕惹火了他,给皇帝来一个九族消消乐。

  东汉末年到现在的李唐,世家门阀换的皇帝,不是一个两个。

  而是十几,几十个,包括之前的隋炀帝杨广。

  规则很重要,所以谁破坏规则谁死。

  这一条贵族特权,直到两百多年后,碰到了一个狼人黄巢,(ps:比狠人狠一点的狠人称之为狼人。)这种现象,才彻底的打破。

  这个时候的各世家门阀,还是很遵守规则的。

  所以,各门阀世家的族兵,平时就是耕地的农夫。

  只有少数人会轮流到家族训练营训练,所以其战斗力和府兵还是有差距的。

  总结一句话就是:独孤谋小看了逃跑的突厥人所爆发的战斗力,也高估了自己家族的族兵战斗力。

  他以为李俊杀突厥人,犹如砍瓜切菜,自己也能做到。

  其实李俊之前一次次的完胜突厥人,让许多人都有了一个错误的想法,认为突厥人也不过如此。

  李俊要是知道他们的想法,都要笑死。

  陇西李氏老窝和突厥人交界相处,每年都和草原民族干仗,全族男女皆兵。

  五年来,他花大力气,不顾一切的支持墨家和公输家族,更新了族人们的装备。

  五年来,没有笑过一次的金,银,铜,铁,粮食,布匹,木料大管事们,才知道自己的族长,到底是花费了多少钱粮。

  没有人知道李俊这一次调兵五十万,其花费的钱粮,到底是怎么样的天文数字。

  为了这一次抢劫突厥人,李俊准备了五年。

  为此,李俊调动了陇西李氏千年来积蓄的钱粮。

  长安城城墙上的君臣,只看到了成片成片的突厥骑兵倒下。

  他们不知道的是,三段击箭阵到底射出去了多少钱。

  不要说各钱粮大管事,李俊看的都心疼的要死。

  李氏各种作坊,就算是采用了流水线制作,一支箭的成本也要三百文左右。

  虽然最后会回收,但是三成箭竿的折损。

  箭头就算是可以回炉重造,拆损亦在一成半。

  再加一成半的枪竿折损,刀剑的折损。

  光武器装备的折损,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加上族人伤亡的抚恤钱粮,伤员的治疗费用。

  还有人吃马嚼,没钱还真的是打不起仗。

  李俊这次还是好的,在家门口和别人干仗。

  打赢了,抢了许多战马,还不用长途运送粮草。

  综合下来这场大战他还是挣大了,要知道世界上最贵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匹。

  这个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纪,马匹依然是世界上最贵的交通工具。

  最豪华的超跑,了不起几千万美金。

  但是一匹好马,一两亿美金也很正常。

  这个时代的马匹,也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十六卫淘汰下来的挽马,最便宜的也要四十贯铜钱。

  而这个时代的一个壮汉,长安城里面干活一个月,七十文左右。(购买力相当于后世一万块钱左右)

  你还别嫌贵,这样的挽马,没有关系你还买不到。

  后世的时候有一句名言: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李俊在高台上的时候,不止一次的吐槽这句话,真特么的有道理。

  而独孤家族以及后面长安城出击的右侯卫,和前面就在外面尉迟恭率领的右武卫,加起来六万人左右的府兵,一战下来也死伤两万多。

  这下各方势力也终于明白,不是颉利可汗率领着的二十万骑兵不行,而是陇西李氏壮奴太行了……

  李俊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他趴在奶娘怀里梦见自己化身长板坡的赵子龙,在大军中杀个七进七出……

  两个憨憨却是玩得特别的开心,一群人跟在他们两个人后面,把吸铁石吸到的铁器放竹筐里,不停的抬到指定的地方。

  两个憨憨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