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王,从不容许自己犯错。-《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

  开疆不易,守土更难。

  扶苏挺身而立,声如磐石:“燕云既入我大秦版图,便是铁打的山河。宋人若想染指,唯有踏过我将士的尸骨。”

  话不多,却字字千钧。

  无需夸口,那股从容镇定的气势已让人心安。

  仿佛天地有变,只要此人屹立,便无惧风浪。

  嬴政微微颔首,神色满意。

  片刻后,他又提起一事:“听说唐国与我断交,起因是你与唐使起了冲突?”

  此事发生不过月余,扶苏尚未及详细奏报。

  朝中大臣亦多有疑惑,却无人轻下判断。

  皆知扶苏行事稳重,向来不轻易树敌,此举必有缘由。

  唐国究竟做了什么,竟使得扶苏不惜让两国盟约就此破裂?这个问题在众人脑海中盘旋。

  嬴政目光如炬,等待答案。

  扶苏神色肃穆,声音低沉却有力:“此番伐宋,唐国仅居辅佐之位,依功当得四州。”

  “本就额外允其六州,已是情谊所至。可他们仍不满足,竟要与我平分燕云十六州!”

  “我不是吝于两州之地,而是那每一寸土地,皆由我大秦将士浴血换来。”

  “若为维系所谓同盟,便将先烈用命换来的疆土拱手相让,岂非背弃忠魂?”

  “今日退一尺,明日便会被逼进一步。”

  “长此以往,大秦何以立威于天下?”

  “故臣断然回绝唐使所求,也因此,唐国单方面废除盟约。”

  “臣知此举或显激切,甘愿领罚。”

  言罢,扶苏伏身下拜,姿态坚定。

  殿中一片寂静,随即如沸水翻腾。

  群臣震惊于真相竟如此赤裸。

  有人怒不可遏:“唐国出力几何?凭几批兵器粮草就想染指十六州?痴人说梦!”

  “这是在试我秦国底线!一步退让,便是万丈深渊!”

  “莫非离了唐国,我大秦就不能征伐天下?这种盟约,不要也罢!”

  “谁敢轻视我大秦,谁就该尝尝铁血滋味!”

  “太子所为,正合我心!就该这么办!”

  朝堂之上,文武皆怒。

  这不是寻常争论,而是尊严之战。

  秦中文臣从不软弱,动怒时拔剑斩案者屡见不鲜,比沙场将军更不容冒犯。

  听闻唐国妄图瓜分燕云,众臣无不愤慨。

  蒙恬拍案而起:“唐国此举,根本未将我大秦放在眼中。既无敬畏,何须留情?”

  利益可商,尊严不让。失之易,复之难如登天。

  李斯凛然道:“太子拒之有理。纵有风波,亦不失大节。”

  张仪紧随其后:“唐不知止,反索无度,错在彼方,不在东宫。”

  一人发声,百声相应。

  满殿大臣,无一责备扶苏。

  他们生在秦国,骨子里刻着刚烈。你不敬我,我又何必低头?

  扶苏依旧躬身垂首。

  这时,嬴政起身离座,亲自走到他面前,双手扶起。

  看着眼前已高出半头的儿子,嬴政语气沉重:“你是大秦储君,未来执掌山河之人。”

  “王可以有过,但王不能认错。”

  “寡人年事已高,这江山迟早要交到你手中。日后无论你作何抉择,大秦都会站在你身后,不动如山。”

  嬴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话语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是在点醒扶苏。

  在嬴政眼中,扶苏才具不凡,谋略过人,气度宽厚,足以担起一国之重。

  唯独少了一样东西——那便是真正属于帝王的决断之心!

  不必去争论与唐国断盟是对是错。

  哪怕因此失了燕云十六州,哪怕宋军压境兵临城下,哪怕与唐刀兵相见血流成河——

  又如何?

  君王即是国家,国家亦是君王。万民可错,律法可改,唯有王意不可动摇。

  王,从不容许自己犯错。

  这便是嬴政的道。

  正是凭借这般铁血意志,秦国才能凝聚如一,远超列国。

  扶苏心头猛然一颤。他凝望着嬴政那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眸,第一次真正理解了“王”字背后的重量。

  上接天穹之高。

  下立大地之基。

  王居其中,执掌乾坤,号令天下!

  良久,扶苏才缓缓回神,郑重跪拜:“儿臣铭记于心。”

  嬴政微微颔首,正欲再言,忽面色一变,唇角泛红,一手掩口,声音含混地吐出两字:“退朝!”

  随即转身疾步离去,背影竟带几分仓促。

  扶苏望着那逐渐远去的身影,眼底掠过一抹深沉忧虑,却未追上前去。

  他转过身,面向群臣,语气平静道:“父王龙体欠安,今日议政至此为止。诸位卿家各自归署吧。”

  “左相、右相、商君、苏御史暂且留下。孤有要务相议。”

  身为储君,扶苏已有代行君权之尊。

  众臣拱手施礼,依次退出大殿,唯余李斯、张仪、商鞅、苏秦四人伫立原地。

  殿门闭合,四下寂静。

  扶苏直视四人,低声问道:“孤离秦征战期间,父王的身体……是否每况愈下?”

  宫人言语多有隐瞒,可信者寥寥。

  唯有眼前四位重臣,所言必真。

  四人对视一眼,最终由商鞅开口,声如寒铁:“约莫四月前,王上气色便日渐萎靡。”

  “两个月前,更召四方方士入咸阳,命其炼制所谓‘长生仙药’以续性命……”

  话音未落,扶苏心头如遭雷击。

  他怔在原地,难以置信。

  难道历史果然重演?嬴政竟真的走上求仙问药之路?

  他曾不信此事。亲眼所见的嬴政,目光如炬,心智清明,谈吐之间尽显霸主风范,怎会沉迷虚妄之术?

  更何况,方才朝堂之上那一番话,字字千钧,毫无昏聩之象。

  那为何——要寻方士炼丹?

  “商君,”扶苏神色凝重,“请将此事始末,细细道来。”

  咸阳的风向似乎变了,远在边关征战的日子,让他察觉到这座都城的气息已不复从前。

  卫鞅没有推辞,心中早有打算——唯有扶苏出面,才可能动摇嬴政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