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踩到了嬴政的底线!-《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

  扶苏离开赵地后,一路风尘仆仆。

  长途跋涉许久,终于带着一万精兵、三千铁鹰锐士回到咸阳。

  刚入城门,便见一队禁军列队迎候,当中站着一名身形高大的将领。

  来人不是旁人,正是章邯!

  “章将军,怎会是你亲自来迎?”

  扶苏认出章邯,立刻下马,开口问道。

  章邯身为禁军统领兼铁鹰军总管,身份非同一般。

  他竟亲自在此等候,让扶苏颇感意外。

  “臣奉王上之命,在此恭迎君上回宫。”

  章邯抱拳答道,语气中带着笑意:

  “公子此行功劳不小。”

  “不仅平息叛乱,还助武安君拿下赵地,实在令人敬佩。”

  “与公子的那场赌约,是我输了。”

  先前扶苏断言嬴成蛟不在屯留边境,他当时并不相信。

  可扶苏用结果证明了一切,他只能心服口服。

  “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我只是碰巧猜中了,算不得真本事。”

  扶苏哈哈一笑,并未把这事当回事。

  章邯听了,不禁苦笑。

  他明白,扶苏这是给他台阶下。

  若无十足把握,扶苏怎敢立下军令状?

  “输赢自有定数,岂能轻易推脱。”

  “臣愿听凭公子差遣,只要能做到,定不推辞。”

  章邯为人耿直,向来说一不二。

  从不愿在事上耍滑头。

  “那就暂且记下,以后再说。”

  扶苏爽快答应,毫不拘谨。

  两人寒暄几句后,便一同启程,往王宫而去。

  沿途百姓见扶苏归来,纷纷围上前来,热情打招呼,满是敬意。

  扶苏一一微笑回应,频频颔首致意。

  一路走走停停,终是抵达王宫,进入议政殿。

  殿内文武百官早已到齐。

  扶苏一踏进大殿,所有人的目光立刻集中在他身上。

  有敬重,有惊讶,有赞叹,情绪各异。

  扶苏站在殿中,向嬴政躬身行礼。

  “儿臣拜见父王。”

  “此行不负王命,平定嬴成蛟之乱,今日得胜归来!”

  扶苏语气铿锵有力。

  嬴政凝视着扶苏,微微一笑,缓缓开口:

  “你说二十日便能归来,如今可远超限期。”

  “扶苏,你可知罪?”

  殿中不少大臣听后,忍不住露出笑意。

  一向威严的王上,竟也开起了玩笑。

  这还是头一次见。

  可见嬴政对扶苏此番表现,甚是满意。

  “儿臣知罪,请父王降罪。”

  扶苏低头认错,语气真挚,毫无敷衍之意。

  嬴政看着他,忍不住轻笑出声:“你也敢同寡人开起玩笑来了,胆子不小。”

  “起身吧。你这一回为大秦立下大功,寡人定要重重赏你。”

  嬴政的心情格外舒畅。

  不只是赵地归秦,更因扶苏在处置成蛟一事上所展现的果断与手段。

  无论是当机立断诛杀成蛟,还是下令处决伍长以上的俘虏,都体现了扶苏的狠决与决断。

  这才是他想要看到的气魄!

  大秦不需要宽厚仁慈的储君,而需要一个铁血强硬的继承人!

  “赵地获胜,全赖武安君和将士们浴血奋战,臣全程旁观,不敢居功。”

  扶苏却摆手说道。

  嬴政笑道:“白起与将士的功劳,自有寡人来赏,不需你来操心。”

  “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以往赏赐,都是君王做主,臣子唯有叩谢。

  但这次,他破天荒让扶苏自己开口。

  扶苏沉吟片刻,像是有了主意,抬起头望向嬴政。

  “若真可选,臣还真有一个心愿。”

  “臣希望父王能重用墨家,发展墨家机关术及其他技艺,助我大秦更强!”

  扶苏的话语掷地有声,响彻殿中。

  可殿内气氛却在这一刻凝固,死寂无声,连呼吸都仿佛被压抑。

  众臣惊愕,目光中透出难以置信!

  “公子,你这话……”

  张仪睁大双眼,冷汗滑落。

  李斯起初震惊,随即眼中闪过一抹暗喜。

  高坐王位的嬴政,脸上的笑意缓缓淡去,最终化作冷硬如铁。

  “扶苏,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嬴政凝视着扶苏,眼神锋利如刀。

  “寡人给你一次改口的机会。告诉寡人,你要什么赏赐?”

  大殿中央,扶苏站姿如松,神情坚定。

  他直视嬴政,语气毫不动摇:“臣请父王重用墨家子弟,以强我大秦!”

  声如金石,震荡人心。

  嬴政眼中怒火升腾,嘴角却浮起一丝冷笑:“朕还道你弃了儒家是好事,没想到你又投向了墨家。”

  他的语气中满是压抑的怒意。

  满殿大臣早已跪伏在地,冷汗淋漓。

  他们都明白,扶苏已经踩到了嬴政的底线!

  墨家,是诸子百家中最受各国君王忌惮的一派。

  他们讲兼爱、非攻、平等。

  说白了,就是哪边弱就帮哪边,不让强者独大。

  若仅止于此,倒也罢了。

  真正让他们成为禁忌的,是他们触及了一条无论如何都不能碰的红线。

  那便是自成一体!

  提起墨者革离,墨家众人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群体。

  他们不分出身高低、地位贵贱,只为了一个信念而行动,是真正意义上舍己为人的一群人。

  然而,这种状态并不被各国所接纳。

  国家即是一切,朝廷是唯一的权力中心。墨者的存在,明显冲击了这一传统结构。

  在他们心中,墨家巨子的地位远胜于王侯。

  正因如此,墨家一直受到各国的排挤。

  早年嬴政登基时,当时的墨家领袖认为嬴政可能是实现理想的人,于是献上机关弩,希望能获得重用。

  但嬴政听闻之后大怒,下令诛杀当时秦国境内所有墨者。

  可当年墨家献上的机关弩,后来却成为秦国一统六国的重要武器。

  由此可见,墨家所掌握的技术有多么先进。

  可惜他们的理念始终无法被主流接受。

  如今扶苏提出要启用墨家,无疑是在触碰嬴政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