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皮货一厂”爆火,共主惨遭开除-《穿越乱世成流民,从带枪逃荒开始》

  凝聚了陈大全智慧、商人银子、百姓希望的“皮货一厂”。

  终于在这片混乱又热闹的边陲之地落成了。

  但它的命运,以及所带来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半月时光,转眼而过。

  这一日,黑蛮镇主街上,新开张不久的“皮一厂商行”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柜台前被围的水泄不通,询价声、还价声、催促声混在一起。

  “伙计!伙计!这狼皮作价几何?”

  “呦,这羊皮鞣的不错,再便宜些呗?”

  “那捆牛皮,对,就那捆,快给我!”

  “......”

  只见柜台后,一个穿着靛蓝“职工工服”的伙计,正忙的脚不沾地。

  此人正是咱们的北地共主陈霸天!

  此刻他正唾沫横飞的介绍着:“大娘!您眼神真好!”

  “这雪兔皮,您瞅瞅这毛色!这手感!跟云彩似的!冬天做个手捂子,暖和的能孵出鸡崽啊!”

  “原价八十文,看您有缘,七十五文!不能再少了!”

  大娘眯眯眼,贴着皮子反复看,嘴里嘀咕:“七十五?贵了贵了!”

  一番讨价还价...

  大娘满意的付了七十文:“共主真会做生意,下次还来找你!”

  ...

  陈大全忙的焦头烂额,旁边的驴大宝更是状况百出。

  这憨货也被拉来当“临时工”,结果是碍手碍脚又笨手笨脚。

  “黑大个!拿错啦...紫貂皮不是黑貂皮...”

  “嗨,大个,别挡着我看货!”

  “你这黑厮,怎的还不找我银钱?”

  “......”

  驴大宝被训的满脸通红,挠头讷讷不敢言,只会嘿嘿笑,更显憨傻。

  原来,自半月前“皮一厂”建成投产,“职工”们生产热情高涨!

  产出皮货不仅数量大,而且品质稳定,鞣制得法,毛色光亮!

  由于生产效率远超传统作坊,又大大降低了成本。

  厂长侯六利用成本优势,在采购生皮时给出比市面稍高的价格,吸引了大批供货商。

  销售成品时,又进行了小幅让利。

  这点让利对大商人而言,积少成多便是巨额利润。

  对小商贩和普通百姓,蚊子腿也是肉,三个五个铜板的差价也足以让他们心动。

  另一方面,侯六要求所有“职工”在接待客商时必须“恭敬有礼、招待周全”。

  这比以往市场上动辄吵嘴、撸袖子的体验,简直是天壤之别!

  如此一来,大量客商蜂拥而至。

  他们宁愿多跑几步路,也要跟“皮一厂”做生意。

  当然这背后,少不了霸天共主的招牌效应!

  跟谁做生意不是做?!

  跟共主做生意,既安全又体面,还能多赚钱,说不定哪天共主查账,还能混个“眼熟”呢!

  此外,那位占股三成的大股东庄作温也功不可没。

  他本就是牲畜贸易巨商,在蛮国关系盘根错节,直接为厂子引荐了几个大供货商。

  在生皮货源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话说回来,陈大全忙活的这家商行,正是“皮一厂”直属的自营商行。

  负责零散销售和小额批发。

  大宗交易,自有客商去厂内的“供销办公室”谈。

  陈大全为了给自家厂子造势,已经在这儿当了三天伙计。

  这三天可把他累屁了!

  堂堂北地共主,临柜卖货?!

  消息传开,南来北往的,高低都要来瞅一眼新鲜。

  买张兔皮就能跟共主搭话,日后吹牛也有本钱不是?

  然而,陈大全业务水平着实堪忧。

  就在他又一次找错钱后,忍无可忍的店长老赵,把他“无情”开除了。

  古板的老赵捧给陈大全十几个铜钱:“共主!您账目糊涂,手脚毛躁,屡教不改!”

  “本店庙小,容不下您这大佛!拿钱走吧!”

  陈大全:“???”

  “驴大宝比我还差劲,为啥只开除我?”

  “他也被开除了。”

  驴大宝:“???”

  两人摘下小帽,垂头丧气的离开了商行。

  可恨的是,临走老赵还算账,把给的工钱又扣回去了!

  得!白打三天工!

  更可恨的是,陈大全气不过,拿自己当初推举老赵当店长的事道德绑架。

  哪知老赵大公无私,说什么“要不是念着知遇之恩,共主您还得倒贴钱!”

  陈大全彻底老实了。

  ......

  两人走在回“皮一厂”的路上,骂骂咧咧。

  “妈的!老赵这厮,忒不给面子!”

  “就是哩!”驴大宝在一旁帮腔,“那老赵头,脸黑的跟锅底似的,俺看着都怕哩!”

  “还说什么老子影响他考核?!势利眼!”

  “就是哩!就是哩!”

  “......”

  两人一路走,一路吐槽,引的路人纷纷侧目。

  好在两人遮了面,做了伪装,没有引起轰动。

  这些日子,因着“皮货一厂”的崛起,黑蛮镇可谓旧貌换新颜。

  街上南来北往的客商摩肩接踵,各地方言此起彼伏。

  镇中客栈早已爆满,后来者只能找犄角旮旯搭帐篷。

  人流汇聚,带动了其他行当。

  什么饭馆酒肆,卖艺的、算命的、代写书信的也都生意兴隆。

  整个镇子透出一股蓬勃生气。

  百姓们脸上多了笑,见面打招呼,三句不离“共主恩德”、“厂子红火”。

  此外,陈大全也没忘整顿镇风。

  他勒令曾阿大废除了集市上“价格谈不拢就打架”的陋习。

  改为更“文明”的解决方式:互相弹脑瓜崩,受不了喊疼认输!

  于是,这些天在街面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商贩,顶一脑袋包,龇牙咧嘴的谈生意。

  ......

  陈大全和驴大宝骂累了,也走到了“皮一厂”大门前。

  只见门前车水马龙,排队等待进厂送货、拉货的马车蜿蜒曲折,足足排出去三里地。

  厂子生意之红火,可见一斑。

  如今“皮货一厂”出产的皮子,因品质稳定、价格公道,已然形成了品牌效应。

  外地的下游商号,许多都指名要“皮一厂”的货。

  陈驴看前门围的水泄不通,便默契绕到厂子后方,准备从后门溜进去。

  他俩在黑蛮镇的住处,就是厂里的单间宿舍。

  后门位置偏僻,门扇也小。

  然而此刻,这小门外竟也围了十几个小商贾。

  他们正趴在保卫室的小窗口前,七嘴八舌的说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