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旧巢难栖-《农民工在三国虐爆名将能臣》

  庆功宴的喧嚣与篝火的余温渐渐散去,潜渊堡在短暂的振奋后,迅速投入了更繁重也更现实的工作——重建与善后。

  临时清理出来的“议事厅”,其实就是一间相对完好、原本用作仓库的大屋子。

  墙壁上还残留着烟熏火燎的痕迹,几处破损的屋顶用木板和茅草勉强堵住,漏下的几缕天光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里混合着木料焦糊,草药和潮湿泥土的气息。

  一张粗糙的长条木桌摆在中央,上面摊着一张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地图”。

  这是袁大山凭借记忆(智力100)和张三铁等人对周边地形的描述,用木炭在粗麻布上勾勒出的草图。

  几盏摇曳的油灯提供着昏暗的光线,映照着围坐在桌旁的几张面孔:

  袁大山、周一木、武二石、柳如梦、李丽丽、张三铁、白素雅(琴琴)。

  瑶瑶被李丽丽暂时哄着在角落睡着了。

  气氛凝重而务实。

  昨日的胜利喜悦已被现实的沉重压力取代。

  张三铁率先开口,他指着麻布地图上代表潜渊堡的位置,眉头紧锁:

  “堡主,各位。坞堡…伤筋动骨了。”

  他拿起一块烧焦的木头和几块碎石放在地图上代表城墙的位置。

  “正面被撞开的缺口虽然用杂物暂时堵上了,但根基松动,随时可能再塌。

  其他几处小缺口和破损的墙段,修复需要大量人手和石料、木材。”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

  “更要命的是,堡内房舍损毁超过三成,尤其是靠近缺口的区域,几乎被夷为平地。

  剩下完好的房子,挤一挤最多也只能容纳原来的人口…可现在…”

  他看向李丽丽。

  李丽丽立刻接口,她的声音清脆,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堡主,这是初步的统计。”

  她将几张写满歪歪扭扭字迹的粗糙纸张摊开在桌上。

  “昨夜之前,我们堡内原有居民,算上老弱妇孺,共八百三十七人。”

  “昨夜一战,阵亡…一百五十八人,重伤失去劳力的四十二人。”

  这个数字让在场所有人呼吸都为之一窒,气氛瞬间压抑。

  白素雅(琴琴)的眼圈微微泛红,昨夜那些逝去的面孔仿佛还在眼前。

  “轻伤可愈者,约两百人。”

  “俘虏的黄巾兵,经过甄别,剔除老弱病残和死硬分子,愿意归顺,可充劳力的精壮…有七百六十三人!”

  “另外,”李丽丽深吸一口气,“从昨天下午开始,陆陆续续又有流民闻讯赶来投奔!

  都是听说堡主您阵斩程远志,大破黄巾,慕名而来求庇护的!

  到今天早上为止,又接收了三百多人!而且看势头,后面还会更多!”

  她抬起头,看着袁大山:

  “堡主,不算重伤员,我们现在要养活、要安置的人口,已经接近两千了!而且还在增加!”

  (主角oS:艹!两千张嘴!这坞堡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怎么住?)

  袁大山看着地图上那个小小的点,感觉无比憋屈。

  这破坞堡,本就是临时据点,打打山贼还行,面对数千正规(虽然是杂牌)黄巾军的围攻就露了原形。

  周一木也沉声补充,手指在地图上堡外几个方向点了点:

  “堡主,位置也暴露了。

  昨夜虽然大胜,但溃逃的黄巾兵不少。

  程远志是张角亲封的渠帅之一,他死在这里,消息必然传开。

  无论是其他黄巾势力报复,还是官府、豪强觊觎我们这里的缴获和人口…这里都成了众矢之的!

  以我们目前的防御工事和兵力(他看了一眼武二石),守住一次突袭或许可以,但面对持续的压力或更大规模的围攻…”

  他没有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

  (oS:怀璧其罪!这破地方就是活靶子!)

  武二石听得有些烦躁,抓了抓脑袋:

  “怕个鸟!来多少杀多少!堡主在,俺二石在,保管他们有来无回!”

  (oS:这莽夫,就知道杀杀杀…不过勇气可嘉。)

  柳如梦则担忧地看向白素雅(琴琴):

  “琴琴姐,伤员那边情况怎么样?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卫生条件太差,我担心会爆发疫病…”

  白素雅(琴琴)轻轻点头,眉宇间带着忧色:

  “重伤员情况还算稳定,但轻伤员和普通堡民挤在狭小潮湿的地方,已经有人开始发热咳嗽了…药品也快耗尽了。”

  (oS:医疗和卫生是定时炸弹!)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聚焦在袁大山身上。

  困难、压力、风险,如同沉重的枷锁套在这个小小的坞堡上。

  继续留在这里,如同抱着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火雷。

  袁大山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粗糙的桌面。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游移,最终越过代表潜渊堡的那个小点,投向了地图上方,那片用炭笔粗略勾勒出的,代表着连绵起伏山脉的区域,太行山支脉,尤其是靠近常山真定一带。

  (oS:小池塘养不了大鱼!这破坞堡,格局太小了!防御不行,空间不够,资源匮乏,还成了活靶子!留下来就是慢性自杀!必须搬家!搞基建去!老子脑子里那些现代城市规划蓝图,终于有机会施展了!)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再无半分犹豫,取而代之的是破釜沉舟的决断和开拓未来的灼热光芒!

  “诸位!”袁大山的声音斩钉截铁,瞬间打破了议事厅的沉闷,“此地,已非久留之所!”

  他站起身,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那片代表太行山支脉的区域:

  “固守残堡,坐等危机上门,是取死之道!带着数千人口困守孤地,更是自缚手脚!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只能挨打的乌龟壳,而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能容纳我们发展壮大的真正根基!”

  他环视众人,目光炯炯:

  “放弃坞堡!我们走!北上太行山支脉,深入黑山地界!在那里,寻找一处天赐之地——”

  “要易守难攻!依山傍水,扼守险要,让敌人望而却步!”

  (oS:险要地形是天然屏障!)

  “要有充足水源!能供人畜饮用,能灌溉农田!”

  (oS:水是生命线!)

  “要有开阔的谷地或平原!可供开垦耕种,放牧牲畜,养活数千乃至未来更多的人口!”

  (oS:自给自足才是王道!)

  “要靠近山林!有取之不尽的木材、石料!”

  (oS:基建狂魔的原材料!)

  “最好…还能有潜在的矿藏!铁矿!煤矿!甚至盐矿!”

  (oS:工业化的基石啊!张三铁,靠你了!)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描绘的蓝图又充满了令人心潮澎湃的希望!

  “在那里!”

  袁大山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和强烈的感染力,“我们将建立一座全新的,真正属于我们‘潜渊’的城!

  一座能庇护万千黎庶,能让我们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甚至…逐鹿天下的根基之城!它的名字,就叫——‘潜渊城’!”

  “潜渊城…” 众人喃喃重复着这个名字,眼中都亮起了光。

  放弃家园固然痛苦,但袁大山描绘的未来,显然比困守残堡等死要光明百倍!

  周一木第一个站起来,抱拳道:“堡主高瞻远瞩!末将愿为先锋,探路选址!”

  (oS:新的城池,新的挑战!我的舞台更大了!)

  武二石也嗷一嗓子:“堡主说去哪就去哪!俺二石开路!”

  (oS:搬家?打谁?俺都行!)

  张三铁激动地搓着手:“好!好地方!俺一定把新城建得比这破堡结实百倍!”

  (oS:大工程!俺的技术有用武之地了!)

  柳如梦和李丽丽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坚定。

  柳如梦道:“堡主放心,迁徙途中,医疗和内务我们一定安排好!”

  李丽丽补充:“人口登记、物资调配,绝不会乱!”

  白素雅(琴琴)看着袁大山意气风发的侧脸,轻声道:

  “琴琴会安抚好妇孺,让大家安心跟随堡主北上。”

  (oS:好!士气可用!)袁大山看着核心班底眼中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定。

  “事不宜迟!张三铁,你立刻带几个机灵、懂点地理山势的兄弟,准备干粮器械,明日一早,随我先行出发,北上黑山,寻找建城宝地!代号——‘寻龙’!”

  (oS:寻找潜龙腾飞之地!)

  “周一木!武二石!你们二人负责堡内!加紧修复临时防御,同时开始秘密整理物资,尤其是缴获的粮食、武器、工具!

  做好大规模迁徙的准备!但要外松内紧,防止消息泄露引起恐慌或外部觊觎!”

  “柳如梦、李丽丽、琴琴!你们负责稳定内部,统计详细人口,尤其是妇孺老弱的情况,规划迁徙途中的安置和保障方案!”

  “记住!”袁大山目光扫过所有人,语气凝重,“放弃旧地,是为了更大的新生!潜渊的未来,在黑山!在潜渊城!”

  “是!堡主!”众人齐声应诺,声音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破旧立新的决心。

  昏暗的议事厅内,油灯的光芒仿佛都明亮了几分。

  放弃残破的旧巢,北上险峻的黑山,建立属于自己的根基之城,这个充满魄力的战略转移决策,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潜渊的核心层心中激荡起巨大的涟漪。

  旧巢难栖,潜龙即将离渊,向着更广阔的天地,更险峻的山峦,发出第一声探索的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