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徐亦的承诺,几位老人才算满意。
今日之行,先是得闻绝句,震撼不已,又知新书构想,期待拉满。
更重要的是,他们真切地看到了这个少年心中那份远超年龄的抱负与赤诚。
这种接连不断的惊喜与心灵上的触动,让他们感觉仿佛年轻了十几岁。
心中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激荡、欣慰、自豪与纯粹喜悦的复杂情绪,这是他们身居高位多年后,极少再体验到的酣畅淋漓。
在一片和乐的气氛中,秦卫芳的目光却始终温柔地落在徐亦身上,那眼神里的关爱,比其他几人似乎更多了几分母性的柔和与不易察觉的心疼。
她静静地看了徐亦好一会儿,忽然伸出手,轻轻拉过了徐亦放在膝盖上的手。
这个举动让谈笑中的几人都停了下来,目光带着些许讶异,聚焦过来。
徐亦也有些意外,下意识地想微微缩手。
就在这时,秦卫芳用另一只手,缓缓地将自己手腕上那串陪伴了她不知多少年、色泽温润深邃、泛着暗紫色幽光的沉香木念珠褪了下来。
看到这一幕,原本带着笑意的几位老人,脸色瞬间都变了!
张立建端到嘴边的酒杯顿住了,眼神中满是错愕。
万国海脸上爽朗的笑容僵住,嘴巴微微张开。
闫鸿正身体不自觉地前倾,似乎想看得更清楚些。
蒋龙涛倒吸一口凉气,握着酒杯的手都抖了一下。
连最了解秦卫芳的林默涵和王振华,也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们太清楚这串珠子对秦卫芳意味着什么了!
这是她母亲留给她的遗物,伴随她走过了大半个人生风雨,从未离身!
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串珠子是她的“魂儿”。
在众人震惊的目光注视下,秦卫芳拉着徐亦的手,不由分说,小心翼翼地将这串还带着她体温的念珠,戴到了徐亦那略显清瘦的手腕上。
“秦奶奶,这太贵重了,我不能……”徐亦反应过来,连忙想要拒绝,手腕微微用力想要收回。
他虽然不知道这串珠子的具体来历,但从几位长辈的反应也能看出它的非同寻常。
秦卫芳却紧紧拉住他的手,力道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挣脱的坚决。
她看着徐亦,眼神里是满满的慈爱,语气放缓,却带着长辈特有的,不容拒绝的意味:“傻孩子,跟我还推辞什么?”
“你这声‘奶奶’既然叫了,我这心里,可就真把你当自家孩子看了。”
她轻轻拍了拍徐亦的手背,目光落在那串正往他手腕上戴的念珠上,声音柔和下来:“这珠子不值什么,就是陪了我大半辈子,是个念想。今天给了你,我心里欢喜。”
她抬起眼,再次看向徐亦,眼神温和却坚定无比:“听话,长者赐,不可辞。”
她的声音不高,却让徐亦准备再次推拒的话语卡在了喉咙里。
他看着秦卫芳那双不再年轻、却清澈而充满真挚关切的眼眸,感受到她手心传来的温热和不容拒绝的力道,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仿佛被触动了。
他沉默了一下,不再挣扎,只是微微低下头,
看着腕间那串仿佛还带着秦奶奶体温与祝福的念珠,再次抬起头时,眼神清澈而郑重,轻轻地、却又无比清晰地叫了一声。
“秦奶奶。”
这一声,比之前任何一次称呼,都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亲近。
秦卫芳听到这声呼唤,看着他终于不再推拒,脸上瞬间绽开了无比满足和开心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许多。
她松开徐亦的手,欣慰地拍了拍他的手背,然后豪爽地拿起自己面前那杯还没喝完的茅台珍藏,对着徐亦示意了一下,朗声笑道:“好!好孩子!”
说罢,在几人复杂而感动的目光注视下,她竟是将那杯烈酒一饮而尽,动作干脆利落,尽显巾帼不让须眉的爽朗气概。
看着秦卫芳将那串视若性命的沉香木念珠戴到徐亦腕上,
又听得徐亦那声情真意切的“秦奶奶”,
书房内原本因那串珠子引发的震惊,瞬间化为了更为浓郁的笑意和暖意。
张立建率先抚掌大笑,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好!好!卫芳妹子这话在理!”
“小亦啊,你这声‘爷爷’我们可是都听进心里去了,以后就是一家人!有什么事,尽管开口,我们这些老骨头,还能给你撑撑腰!”
他这话一出,等于是在秦卫芳的基础上,再次为徐亦盖上了一层无形的、却重若千钧的护身符。
“对对对!老张说得对!”万国海朗声附和,他性子最是爽直,此刻更是激动,一边说着,一边就开始在自己身上摸索。
“哎,我这儿……有了!”
他说着,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一支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暗红色钢笔,笔身光泽温润。
他不由分说的将这支承载着他半生心血的钢笔塞到徐亦的手里:“这笔,跟了我几十年,批阅过无数文件,也写过不少自认还算有用的建议。”
“小亦,你拿着,以后用它写更多的锦绣文章!”
闫鸿正见状,笑着摇头:“老万,你这......”
随即也像是被点燃了某种热情,他小心地取下自己戴了许多年的一枚田黄石闲章,那印章小巧玲珑,印纽雕着瑞兽,石质温润通透。
他将这枚带着体温的印章轻轻放在徐亦掌心:“小亦,这枚‘寄情山水’的闲章,是早年一位老友所赠,陪我度过了许多案牍劳形的日子。”
“今日赠你,愿你在创作之余,也能保有寄情山水的一份闲适与真趣。”
蒋龙涛看着这争先恐”的场面,不由失笑,他摸了摸身上,
随即走到书案边,从一个抽屉里取出一块用丝绒布包裹着的羊脂白玉平安牌,玉质洁白油润,雕工简洁大气。
他将玉牌亲自挂到了徐亦的脖子上说道:“小亦,这块玉牌没什么花哨,就是个平安的念想。你年纪小,未来的路长,戴着它,平平安安。”
冰凉的玉石贴在皮肤上,很快便被体温焐热。
就连林默涵和王振华也凑起了热闹。
林默涵将自己腕上的海南黄花梨手串褪下,不由分说地套在徐亦那已经戴了念珠的手腕上,笑道:“凑个双,好事成双!”
王振华则笑嘻嘻地从口袋里摸出一个造型古朴的紫铜袖珍罗盘:“嘿嘿,老头子我没他们那些文雅东西,这个罗盘送你,以后写《射雕》找方向用得上,可别在江湖里迷了路!”
徐亦此刻是真有些懵了。
他低头看着自己瞬间变得“琳琅满目”的双手和脖颈。
左手腕是秦奶奶的沉香念珠和林爷爷的黄花梨手串,右手握着万爷爷的钢笔和闫爷爷的印章,脖子上挂着蒋爷爷的平安玉牌,口袋里还揣着王爷爷的铜罗盘……
这些东西,或许单论金钱价值并非都惊天动地,但其中蕴含的情谊与象征意义,却沉重得让他心头滚烫。
他感觉自己像个被长辈们强行塞满了压岁钱和礼物的小孩,有些手足无措。
他只能一遍遍,无比认真地叫着:“张爷爷……万爷爷……闫爷爷……蒋爷爷……林爷爷……王爷爷……”
每叫一声,都换来对方更加开怀的笑声和拍拍肩膀、摸摸头的亲切举动。
“哈哈哈,你们看看小亦这样子!”张立建指着徐亦那副想推辞又不敢、只能乖乖接受,脸上带着点无奈又掩不住感动的模样,笑得前仰后合。
王振华打趣道:“像不像年画里那个抱满了金元宝的胖娃娃?”
蒋龙涛也幽默地接了一句:“什么胖娃娃,我们小亦这是‘宝光笼罩’!”
众人看着被他们围在中间、身上挂满“祝福”的俊秀少年,越看越是欢喜,笑声几乎要掀翻书房的屋顶。
这种毫无隔阂、纯粹源于欣赏和关爱的温情,在他们这个年纪和位置上,已是极为难得的体验。
        今日之行,先是得闻绝句,震撼不已,又知新书构想,期待拉满。
更重要的是,他们真切地看到了这个少年心中那份远超年龄的抱负与赤诚。
这种接连不断的惊喜与心灵上的触动,让他们感觉仿佛年轻了十几岁。
心中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激荡、欣慰、自豪与纯粹喜悦的复杂情绪,这是他们身居高位多年后,极少再体验到的酣畅淋漓。
在一片和乐的气氛中,秦卫芳的目光却始终温柔地落在徐亦身上,那眼神里的关爱,比其他几人似乎更多了几分母性的柔和与不易察觉的心疼。
她静静地看了徐亦好一会儿,忽然伸出手,轻轻拉过了徐亦放在膝盖上的手。
这个举动让谈笑中的几人都停了下来,目光带着些许讶异,聚焦过来。
徐亦也有些意外,下意识地想微微缩手。
就在这时,秦卫芳用另一只手,缓缓地将自己手腕上那串陪伴了她不知多少年、色泽温润深邃、泛着暗紫色幽光的沉香木念珠褪了下来。
看到这一幕,原本带着笑意的几位老人,脸色瞬间都变了!
张立建端到嘴边的酒杯顿住了,眼神中满是错愕。
万国海脸上爽朗的笑容僵住,嘴巴微微张开。
闫鸿正身体不自觉地前倾,似乎想看得更清楚些。
蒋龙涛倒吸一口凉气,握着酒杯的手都抖了一下。
连最了解秦卫芳的林默涵和王振华,也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们太清楚这串珠子对秦卫芳意味着什么了!
这是她母亲留给她的遗物,伴随她走过了大半个人生风雨,从未离身!
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串珠子是她的“魂儿”。
在众人震惊的目光注视下,秦卫芳拉着徐亦的手,不由分说,小心翼翼地将这串还带着她体温的念珠,戴到了徐亦那略显清瘦的手腕上。
“秦奶奶,这太贵重了,我不能……”徐亦反应过来,连忙想要拒绝,手腕微微用力想要收回。
他虽然不知道这串珠子的具体来历,但从几位长辈的反应也能看出它的非同寻常。
秦卫芳却紧紧拉住他的手,力道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挣脱的坚决。
她看着徐亦,眼神里是满满的慈爱,语气放缓,却带着长辈特有的,不容拒绝的意味:“傻孩子,跟我还推辞什么?”
“你这声‘奶奶’既然叫了,我这心里,可就真把你当自家孩子看了。”
她轻轻拍了拍徐亦的手背,目光落在那串正往他手腕上戴的念珠上,声音柔和下来:“这珠子不值什么,就是陪了我大半辈子,是个念想。今天给了你,我心里欢喜。”
她抬起眼,再次看向徐亦,眼神温和却坚定无比:“听话,长者赐,不可辞。”
她的声音不高,却让徐亦准备再次推拒的话语卡在了喉咙里。
他看着秦卫芳那双不再年轻、却清澈而充满真挚关切的眼眸,感受到她手心传来的温热和不容拒绝的力道,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仿佛被触动了。
他沉默了一下,不再挣扎,只是微微低下头,
看着腕间那串仿佛还带着秦奶奶体温与祝福的念珠,再次抬起头时,眼神清澈而郑重,轻轻地、却又无比清晰地叫了一声。
“秦奶奶。”
这一声,比之前任何一次称呼,都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亲近。
秦卫芳听到这声呼唤,看着他终于不再推拒,脸上瞬间绽开了无比满足和开心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许多。
她松开徐亦的手,欣慰地拍了拍他的手背,然后豪爽地拿起自己面前那杯还没喝完的茅台珍藏,对着徐亦示意了一下,朗声笑道:“好!好孩子!”
说罢,在几人复杂而感动的目光注视下,她竟是将那杯烈酒一饮而尽,动作干脆利落,尽显巾帼不让须眉的爽朗气概。
看着秦卫芳将那串视若性命的沉香木念珠戴到徐亦腕上,
又听得徐亦那声情真意切的“秦奶奶”,
书房内原本因那串珠子引发的震惊,瞬间化为了更为浓郁的笑意和暖意。
张立建率先抚掌大笑,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好!好!卫芳妹子这话在理!”
“小亦啊,你这声‘爷爷’我们可是都听进心里去了,以后就是一家人!有什么事,尽管开口,我们这些老骨头,还能给你撑撑腰!”
他这话一出,等于是在秦卫芳的基础上,再次为徐亦盖上了一层无形的、却重若千钧的护身符。
“对对对!老张说得对!”万国海朗声附和,他性子最是爽直,此刻更是激动,一边说着,一边就开始在自己身上摸索。
“哎,我这儿……有了!”
他说着,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一支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暗红色钢笔,笔身光泽温润。
他不由分说的将这支承载着他半生心血的钢笔塞到徐亦的手里:“这笔,跟了我几十年,批阅过无数文件,也写过不少自认还算有用的建议。”
“小亦,你拿着,以后用它写更多的锦绣文章!”
闫鸿正见状,笑着摇头:“老万,你这......”
随即也像是被点燃了某种热情,他小心地取下自己戴了许多年的一枚田黄石闲章,那印章小巧玲珑,印纽雕着瑞兽,石质温润通透。
他将这枚带着体温的印章轻轻放在徐亦掌心:“小亦,这枚‘寄情山水’的闲章,是早年一位老友所赠,陪我度过了许多案牍劳形的日子。”
“今日赠你,愿你在创作之余,也能保有寄情山水的一份闲适与真趣。”
蒋龙涛看着这争先恐”的场面,不由失笑,他摸了摸身上,
随即走到书案边,从一个抽屉里取出一块用丝绒布包裹着的羊脂白玉平安牌,玉质洁白油润,雕工简洁大气。
他将玉牌亲自挂到了徐亦的脖子上说道:“小亦,这块玉牌没什么花哨,就是个平安的念想。你年纪小,未来的路长,戴着它,平平安安。”
冰凉的玉石贴在皮肤上,很快便被体温焐热。
就连林默涵和王振华也凑起了热闹。
林默涵将自己腕上的海南黄花梨手串褪下,不由分说地套在徐亦那已经戴了念珠的手腕上,笑道:“凑个双,好事成双!”
王振华则笑嘻嘻地从口袋里摸出一个造型古朴的紫铜袖珍罗盘:“嘿嘿,老头子我没他们那些文雅东西,这个罗盘送你,以后写《射雕》找方向用得上,可别在江湖里迷了路!”
徐亦此刻是真有些懵了。
他低头看着自己瞬间变得“琳琅满目”的双手和脖颈。
左手腕是秦奶奶的沉香念珠和林爷爷的黄花梨手串,右手握着万爷爷的钢笔和闫爷爷的印章,脖子上挂着蒋爷爷的平安玉牌,口袋里还揣着王爷爷的铜罗盘……
这些东西,或许单论金钱价值并非都惊天动地,但其中蕴含的情谊与象征意义,却沉重得让他心头滚烫。
他感觉自己像个被长辈们强行塞满了压岁钱和礼物的小孩,有些手足无措。
他只能一遍遍,无比认真地叫着:“张爷爷……万爷爷……闫爷爷……蒋爷爷……林爷爷……王爷爷……”
每叫一声,都换来对方更加开怀的笑声和拍拍肩膀、摸摸头的亲切举动。
“哈哈哈,你们看看小亦这样子!”张立建指着徐亦那副想推辞又不敢、只能乖乖接受,脸上带着点无奈又掩不住感动的模样,笑得前仰后合。
王振华打趣道:“像不像年画里那个抱满了金元宝的胖娃娃?”
蒋龙涛也幽默地接了一句:“什么胖娃娃,我们小亦这是‘宝光笼罩’!”
众人看着被他们围在中间、身上挂满“祝福”的俊秀少年,越看越是欢喜,笑声几乎要掀翻书房的屋顶。
这种毫无隔阂、纯粹源于欣赏和关爱的温情,在他们这个年纪和位置上,已是极为难得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