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传来刺骨的寒意,那缕黑紫气流正沿着血脉逆流而上,所过之处经络如被冰针穿刺。路明神识几近溃散,却在最后一瞬收束残存本源,自内而外封锁四肢百骸,硬生生将那股侵蚀之力截断于肘关节。他咬牙翻转掌心,将古籍残页压在岩面,掌心血印重重覆上裂纹,低喝:“封!”
裂纹微光一闪,黑紫气流缩回残页深处,表面焦痕缓缓闭合。
他喘息一声,右臂颤抖着撑地,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残页被缓缓拾起,裹入怀中,外袍下摆垂落,遮住那一抹未熄的暗芒。他缓缓站起,脊背挺直,目光扫过死寂战场。
数百双眼睛望着他,有未散的惊魂,有压抑的悲鸣,也有悄然升起的躁动。人族阵列中,一名副统领拄剑而立,额角渗血,声音嘶哑:“路明,此战代价几何?我族三十六位战将,只剩七人能站起!谁来偿命?”
路明踏前一步,靴底碾碎半截断骨,声音沙哑却清晰:“我知诸位有伤、有痛、有怨——但此刻,不是清算之时。”他目光转向人族老将所在的方位,那老将伏地未动,胸口仍有微弱起伏。“人族老将未死。”他又看向巫族残阵,那焚杖燃魂的少女蜷卧于地,魂火微弱,却未熄灭。“巫族祭坛尚存。”最后,他望向妖族残部,青年右臂尽毁,仍以左手指天。“妖族血脉未绝。”
他顿了顿,声落如钟:“我们,还活着。”
全场寂静。有人低头垂泪,有人握紧兵器,躁动渐息。
他抬手,指向战场边缘:“医修先行,伤者为重。违令者,视同叛盟。”三名亲信强者领命而出,分守三方,迅速划出临时疗区。残存灵药被取出,分发各族。一名巫族医师捧着最后半瓶续脉丹,犹豫片刻,还是走向了人族重伤者。
路明缓步前行,每一步都似踏在碎石之上。他行至巫族少女身侧,蹲下,右手覆上她冰冷手腕,一丝温润灵力缓缓注入。少女睫毛轻颤,魂火微晃。
他当众开口:“她的魂火未灭,是因为你们没倒下。”随即转向方才质问的副统领,“你们要的交代,我会给。但现在,先救人。”
副统领张了张口,终未再言。
片刻后,一名妖族长老拄杖上前,声音低沉:“路明,本尊虽灭,残魂尚囚于你怀中残页。此物留于你手,谁能信其不再为祸?”
路明未答,只将外袍解下,轻轻覆在古籍残页之上,动作庄重如封印重器。他起身,走向战场中央最高处的断岩,立于其上,声音传遍四方:“此战之功,无人可抹。此战之伤,无人可忘。”
他环视全场:“三日内,我将召集各族代表,议定后续处置——包括封赏、抚恤、重建之责。今日,只做一件事:活下来,守住胜利。”
话毕,他解下外袍,双手捧起,缓缓覆于断岩之巅,向所有倒下的身影躬身一礼。
全场肃然。有人随之跪地,有人抱拳垂首,连那名妖族长老也收杖低头。悲怆之气仍在,却不再失控。
一名人族青年医修抱着药箱路过,低声问身旁同伴:“他……撑得住吗?”
那人望向断岩上的身影——路明左手仍按在肋侧,指缝间有血渗出,身形微晃,却始终未退半步。
“不知道。”医修同伴喃喃,“但他若倒,我们全得跟着埋在这。”
忽然,一名巫族老祭司踉跄走出,手中捧着半块焦黑的祭骨,声音颤抖:“路明!我族三十六名献祭者,魂归祭坛,可……可他们的名姓,谁来刻?谁来祭?”
路明转过身,目光沉静:“我来。”
老祭司一震,老泪纵横,跪地叩首。
路明抬手,指向人族阵列:“取笔墨。”
一名亲信取出残存的玉笔与血砚,递上。
他接过,指尖蘸血,在断岩侧面缓缓写下第一个名字。
笔尖划过石面,发出沙沙轻响。
写到第七个名字时,他左手忽然一颤,笔尖偏斜,在石面上拖出一道长长的血痕。他停顿片刻,右手稳住左手腕,继续书写。
第十三个名字落下,一名妖族战士冲出队列,单膝跪地:“我族战死者,名录尚存残卷,请交由你手!”
路明点头,未语。
又一名人族女修抱着残破战旗上前,旗面焦黑,仅余一角未毁。她将旗杆插入岩缝,挺身道:“此旗所指,皆为英魂。请记其名,勿忘其战。”
路明凝视旗帜片刻,继续书写。
名字越来越多,血字连成一片。有人开始低声念出熟悉的名字,有人默默流泪,有人握拳低吼。情绪不再失控,而是沉淀为一种沉重的共鸣。
一名年迈的地脉术师拄杖走近,声音沙哑:“路明,地脉残流已近枯竭,若不尽快封固裂口,此地将成死域。”
路明停笔,抬头:“三族各出三人,随我巡脉。”
术师一怔:“你伤成这样,还能引脉?”
路明未答,只将玉笔插入血砚,转身走下断岩。脚步不稳,却未停。
他行至第一道地脉裂口前,单膝跪地,右手按上地面。灵力微弱,却稳定输出,引导残流回旋。三族术师紧随其后,合力布阵。
完成第一处封固,他站起,左手扶住岩壁,喘息片刻,继续前行。
第二处裂口,他跪得更深,额头渗出冷汗。
第三处,他几乎无法起身,被一名亲信扶住肩头。
但他仍完成了三处封固。
回到断岩下时,天色未明。他靠坐在岩壁旁,闭目调息,外袍沾满血污与尘土。
一名巫族少女捧来一碗温水,低声道:“喝一口吧。”
他睁开眼,接过碗,刚抬手,碗沿忽然一颤,水波微漾。
他低头,看见自己右手食指正在不受控制地抽搐。
        裂纹微光一闪,黑紫气流缩回残页深处,表面焦痕缓缓闭合。
他喘息一声,右臂颤抖着撑地,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残页被缓缓拾起,裹入怀中,外袍下摆垂落,遮住那一抹未熄的暗芒。他缓缓站起,脊背挺直,目光扫过死寂战场。
数百双眼睛望着他,有未散的惊魂,有压抑的悲鸣,也有悄然升起的躁动。人族阵列中,一名副统领拄剑而立,额角渗血,声音嘶哑:“路明,此战代价几何?我族三十六位战将,只剩七人能站起!谁来偿命?”
路明踏前一步,靴底碾碎半截断骨,声音沙哑却清晰:“我知诸位有伤、有痛、有怨——但此刻,不是清算之时。”他目光转向人族老将所在的方位,那老将伏地未动,胸口仍有微弱起伏。“人族老将未死。”他又看向巫族残阵,那焚杖燃魂的少女蜷卧于地,魂火微弱,却未熄灭。“巫族祭坛尚存。”最后,他望向妖族残部,青年右臂尽毁,仍以左手指天。“妖族血脉未绝。”
他顿了顿,声落如钟:“我们,还活着。”
全场寂静。有人低头垂泪,有人握紧兵器,躁动渐息。
他抬手,指向战场边缘:“医修先行,伤者为重。违令者,视同叛盟。”三名亲信强者领命而出,分守三方,迅速划出临时疗区。残存灵药被取出,分发各族。一名巫族医师捧着最后半瓶续脉丹,犹豫片刻,还是走向了人族重伤者。
路明缓步前行,每一步都似踏在碎石之上。他行至巫族少女身侧,蹲下,右手覆上她冰冷手腕,一丝温润灵力缓缓注入。少女睫毛轻颤,魂火微晃。
他当众开口:“她的魂火未灭,是因为你们没倒下。”随即转向方才质问的副统领,“你们要的交代,我会给。但现在,先救人。”
副统领张了张口,终未再言。
片刻后,一名妖族长老拄杖上前,声音低沉:“路明,本尊虽灭,残魂尚囚于你怀中残页。此物留于你手,谁能信其不再为祸?”
路明未答,只将外袍解下,轻轻覆在古籍残页之上,动作庄重如封印重器。他起身,走向战场中央最高处的断岩,立于其上,声音传遍四方:“此战之功,无人可抹。此战之伤,无人可忘。”
他环视全场:“三日内,我将召集各族代表,议定后续处置——包括封赏、抚恤、重建之责。今日,只做一件事:活下来,守住胜利。”
话毕,他解下外袍,双手捧起,缓缓覆于断岩之巅,向所有倒下的身影躬身一礼。
全场肃然。有人随之跪地,有人抱拳垂首,连那名妖族长老也收杖低头。悲怆之气仍在,却不再失控。
一名人族青年医修抱着药箱路过,低声问身旁同伴:“他……撑得住吗?”
那人望向断岩上的身影——路明左手仍按在肋侧,指缝间有血渗出,身形微晃,却始终未退半步。
“不知道。”医修同伴喃喃,“但他若倒,我们全得跟着埋在这。”
忽然,一名巫族老祭司踉跄走出,手中捧着半块焦黑的祭骨,声音颤抖:“路明!我族三十六名献祭者,魂归祭坛,可……可他们的名姓,谁来刻?谁来祭?”
路明转过身,目光沉静:“我来。”
老祭司一震,老泪纵横,跪地叩首。
路明抬手,指向人族阵列:“取笔墨。”
一名亲信取出残存的玉笔与血砚,递上。
他接过,指尖蘸血,在断岩侧面缓缓写下第一个名字。
笔尖划过石面,发出沙沙轻响。
写到第七个名字时,他左手忽然一颤,笔尖偏斜,在石面上拖出一道长长的血痕。他停顿片刻,右手稳住左手腕,继续书写。
第十三个名字落下,一名妖族战士冲出队列,单膝跪地:“我族战死者,名录尚存残卷,请交由你手!”
路明点头,未语。
又一名人族女修抱着残破战旗上前,旗面焦黑,仅余一角未毁。她将旗杆插入岩缝,挺身道:“此旗所指,皆为英魂。请记其名,勿忘其战。”
路明凝视旗帜片刻,继续书写。
名字越来越多,血字连成一片。有人开始低声念出熟悉的名字,有人默默流泪,有人握拳低吼。情绪不再失控,而是沉淀为一种沉重的共鸣。
一名年迈的地脉术师拄杖走近,声音沙哑:“路明,地脉残流已近枯竭,若不尽快封固裂口,此地将成死域。”
路明停笔,抬头:“三族各出三人,随我巡脉。”
术师一怔:“你伤成这样,还能引脉?”
路明未答,只将玉笔插入血砚,转身走下断岩。脚步不稳,却未停。
他行至第一道地脉裂口前,单膝跪地,右手按上地面。灵力微弱,却稳定输出,引导残流回旋。三族术师紧随其后,合力布阵。
完成第一处封固,他站起,左手扶住岩壁,喘息片刻,继续前行。
第二处裂口,他跪得更深,额头渗出冷汗。
第三处,他几乎无法起身,被一名亲信扶住肩头。
但他仍完成了三处封固。
回到断岩下时,天色未明。他靠坐在岩壁旁,闭目调息,外袍沾满血污与尘土。
一名巫族少女捧来一碗温水,低声道:“喝一口吧。”
他睁开眼,接过碗,刚抬手,碗沿忽然一颤,水波微漾。
他低头,看见自己右手食指正在不受控制地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