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讯符上的光点停在裂谷入口,再未移动。路明指尖一压,灵力断流,符面暗去。他将符收回袖中,指节微屈,肋下封印纹路随之收敛,空冥匣的震颤被强行压回沉寂。他没有多看那符一眼,仿佛西使的停滞不过是一阵掠过耳畔的风。
片刻后,战议殿外脚步声起。
青崖阁主、流萤谷使、铁脊部首领三人依令而至,立于断岩之下。路明站在共助碑前,碑面空无一字,唯有符印凹槽泛着微光。他抬手,一道灵光扫过三人。
“西线探查中止,后续支援取消。”他的声音平稳,无起伏,“重建优先级提升,即刻启动人力池调度。”
三人神色未变,但目光微凝。他们知道,三线并进的布局已被打破。
“青崖阁主,你部匠修即日起进驻主殿区,以残碑为基,三日内立起骨架。”路明抬手,一道玉简飞出,落入青崖阁主手中,“结构图已录,不得擅自更改承重节点。”
青崖阁主接过玉简,点头不语。
“流萤谷使,疗愈体系由你统筹。”路明目光转向流萤谷使,“重伤者分三级,设阵三处,优先恢复可战之躯。阵基材料,明日辰时前由铁脊部送达。”
流萤谷使捧匣躬身,应声领命。
“铁脊部。”路明转向首领,“你部即刻组建运输队,轮运现存材料。另,营地外围设三十六哨位,每两刻钟轮换,防残力逸散或外力潜入。”
铁脊部首领按刀领命,转身欲行。
“停。”路明开口,“哨位布防图在此。”他抛出一枚刻纹石片,“按图行事,错一位,责一人。”
三人领令退下,身影迅速分作三向。
路明未动,立于碑前,目光扫过工地。焦土之上,残骸未清,但已有匠修开始丈量地基。他袖中手指微动,神识悄然扫过空冥匣——裂痕仍在,但脉动已稳。他闭目三息,识海中浮现出三队人马的灵力标记,逐一记录其行进轨迹与停留时长。
夜巡开始。
他未带随从,独自穿行于工地之间。匠修们在残碑投影下切割石料,每一斧落点皆有灵纹校准;疗愈阵中,医者以藤丝引气,伤者气息渐稳;运输队在铁脊战士带领下,肩扛背驮,将散落各处的材料运至指定区域。他站在暗处,指尖轻点玉符,神识将每一队的工时、负荷、损耗一一刻录。
至子时,他归返战议殿,将玉符置于案上。符面浮现出三色影谱:青为匠修,绿为医者,红为运输。数据清晰,无一遗漏。
次日晨,共助碑前聚起人影。
路明立于碑侧,抬手一引,劳绩影谱投映于空中。三色光带流转,标注着各队工作时长与效率值。
“轮值调度令,即日生效。”他开口,“每三日轮换主责:匠修可入疗愈阵休整,医者可调入运输队习调度,铁脊战士可受匠术指导。影谱公开,贡献高者,轮休日可优先使用恢复灵阵。”
他目光扫过众人:“我不看谁喊得多,只看谁做得准。三日后,影谱若偏,主责易人。”
人群沉默。匠修们低头不语,但肩背挺直了几分;医者 exchanged 眼神,神色稍缓;铁脊战士握拳,眼中仍有不甘,却无人开口反驳。
调度令落地。
三日之内,主殿骨架立起七成,石柱耸立,横梁交错;疗愈阵中,三十七名重伤者气息平稳,已有九人可自行调息;运输损耗率由最初的三成降至一成六,材料堆放井然有序。
然而,第三日午前,铁脊部首领独自前来,立于殿外。
“我部战士擅力,不擅细务。”他低声道,“轮换调度,反增疲惫。匠术难通,医道更非所长。”
路明未答,从袖中取出一枚兽纹调度符,递出。
“你部不必轮换细务。”他说,“专司‘重载突击’——凡大宗材料抵达,由你部整队突击运输,其余时间归休。此符可调用临时劳力,每调一人,记一勋。”
首领接过符,眉头微松。
“另设协作勋章。”路明继续道,“跨队协助完成关键任务者,积勋可换灵材。今日午时前,主殿横梁缺一支撑,若有人主动补位,记双勋。”
首领拱手退下。
当日上午,青崖阁匠修在测量时发现阵基偏移半寸,需加固。流萤谷医者正忙于调配药引,无人可调。一名匠修主动前往疗愈阵,协助校准阵纹,换取铁脊部为其运送三日建材。午后,铁脊部突击队抵达,将一批石料一次性运至主殿区,耗时仅为平日三分之一。
三方首次自发协作。
傍晚,路明立于主殿骨架之下,仰头望着尚未封顶的梁架。夕阳穿过横梁间隙,在地面投下交错光影。他袖中玉符微热,影谱最后一行数据跳动——铁脊部今日积勋最高,青崖阁次之,流萤谷因协助加固阵基,人均勋值反超。
他抬手,将玉符收入怀中。
此时,一名匠修快步走来,手中捧着一段断裂的藤索。
“大人,这是运输途中断裂的捆材索,材质与昨日不同,似是旧库存。”
路明接过藤索,指尖一搓,纤维断裂处露出内层暗纹。他目光微凝,正欲开口——
匠修忽然抬手指向营地西角:“那批新到的石料,好像没按图堆放。”
        片刻后,战议殿外脚步声起。
青崖阁主、流萤谷使、铁脊部首领三人依令而至,立于断岩之下。路明站在共助碑前,碑面空无一字,唯有符印凹槽泛着微光。他抬手,一道灵光扫过三人。
“西线探查中止,后续支援取消。”他的声音平稳,无起伏,“重建优先级提升,即刻启动人力池调度。”
三人神色未变,但目光微凝。他们知道,三线并进的布局已被打破。
“青崖阁主,你部匠修即日起进驻主殿区,以残碑为基,三日内立起骨架。”路明抬手,一道玉简飞出,落入青崖阁主手中,“结构图已录,不得擅自更改承重节点。”
青崖阁主接过玉简,点头不语。
“流萤谷使,疗愈体系由你统筹。”路明目光转向流萤谷使,“重伤者分三级,设阵三处,优先恢复可战之躯。阵基材料,明日辰时前由铁脊部送达。”
流萤谷使捧匣躬身,应声领命。
“铁脊部。”路明转向首领,“你部即刻组建运输队,轮运现存材料。另,营地外围设三十六哨位,每两刻钟轮换,防残力逸散或外力潜入。”
铁脊部首领按刀领命,转身欲行。
“停。”路明开口,“哨位布防图在此。”他抛出一枚刻纹石片,“按图行事,错一位,责一人。”
三人领令退下,身影迅速分作三向。
路明未动,立于碑前,目光扫过工地。焦土之上,残骸未清,但已有匠修开始丈量地基。他袖中手指微动,神识悄然扫过空冥匣——裂痕仍在,但脉动已稳。他闭目三息,识海中浮现出三队人马的灵力标记,逐一记录其行进轨迹与停留时长。
夜巡开始。
他未带随从,独自穿行于工地之间。匠修们在残碑投影下切割石料,每一斧落点皆有灵纹校准;疗愈阵中,医者以藤丝引气,伤者气息渐稳;运输队在铁脊战士带领下,肩扛背驮,将散落各处的材料运至指定区域。他站在暗处,指尖轻点玉符,神识将每一队的工时、负荷、损耗一一刻录。
至子时,他归返战议殿,将玉符置于案上。符面浮现出三色影谱:青为匠修,绿为医者,红为运输。数据清晰,无一遗漏。
次日晨,共助碑前聚起人影。
路明立于碑侧,抬手一引,劳绩影谱投映于空中。三色光带流转,标注着各队工作时长与效率值。
“轮值调度令,即日生效。”他开口,“每三日轮换主责:匠修可入疗愈阵休整,医者可调入运输队习调度,铁脊战士可受匠术指导。影谱公开,贡献高者,轮休日可优先使用恢复灵阵。”
他目光扫过众人:“我不看谁喊得多,只看谁做得准。三日后,影谱若偏,主责易人。”
人群沉默。匠修们低头不语,但肩背挺直了几分;医者 exchanged 眼神,神色稍缓;铁脊战士握拳,眼中仍有不甘,却无人开口反驳。
调度令落地。
三日之内,主殿骨架立起七成,石柱耸立,横梁交错;疗愈阵中,三十七名重伤者气息平稳,已有九人可自行调息;运输损耗率由最初的三成降至一成六,材料堆放井然有序。
然而,第三日午前,铁脊部首领独自前来,立于殿外。
“我部战士擅力,不擅细务。”他低声道,“轮换调度,反增疲惫。匠术难通,医道更非所长。”
路明未答,从袖中取出一枚兽纹调度符,递出。
“你部不必轮换细务。”他说,“专司‘重载突击’——凡大宗材料抵达,由你部整队突击运输,其余时间归休。此符可调用临时劳力,每调一人,记一勋。”
首领接过符,眉头微松。
“另设协作勋章。”路明继续道,“跨队协助完成关键任务者,积勋可换灵材。今日午时前,主殿横梁缺一支撑,若有人主动补位,记双勋。”
首领拱手退下。
当日上午,青崖阁匠修在测量时发现阵基偏移半寸,需加固。流萤谷医者正忙于调配药引,无人可调。一名匠修主动前往疗愈阵,协助校准阵纹,换取铁脊部为其运送三日建材。午后,铁脊部突击队抵达,将一批石料一次性运至主殿区,耗时仅为平日三分之一。
三方首次自发协作。
傍晚,路明立于主殿骨架之下,仰头望着尚未封顶的梁架。夕阳穿过横梁间隙,在地面投下交错光影。他袖中玉符微热,影谱最后一行数据跳动——铁脊部今日积勋最高,青崖阁次之,流萤谷因协助加固阵基,人均勋值反超。
他抬手,将玉符收入怀中。
此时,一名匠修快步走来,手中捧着一段断裂的藤索。
“大人,这是运输途中断裂的捆材索,材质与昨日不同,似是旧库存。”
路明接过藤索,指尖一搓,纤维断裂处露出内层暗纹。他目光微凝,正欲开口——
匠修忽然抬手指向营地西角:“那批新到的石料,好像没按图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