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西游渐近尾声时-《带着截教一飞冲天》

  子时刚过,通明观地底的银丝渗入庙基深处,灵光舆图上那团青灰雾气随之轻轻一颤。路明指尖仍悬在半空,未收回,也未再触碰。他闭了眼,三缕神识如细线般延伸而出,分别接入黄风岭、黑河、通明观三地监察阵眼。数据流无声涌入识海,共振频率稳定,但波峰间隔缩短了半息。

  这不是预热,是加速。

  他睁眼,落座案前,取出一方素面玉板,以指为笔,划出四道横线。第一道标“天庭”,其下波动平缓,近半月来巡天司调度次数减少三成,昆仑墟传令延迟明显;第二道写“佛门”,曲线陡升,沿途小国供奉金身数量翻倍,诵经声频已覆盖七成西行要道;第三道是“截教”,起伏有度,功绩榜上排名靠前,可真正录入宗门名下的不足六成;最后一道空白,只在末端点了一墨。

  玉板映出微光,与灵光舆图交叠投影,显出一片热力图景:西域至灵山一线赤红如灼,佛门势力如藤蔓攀附路线蔓延;中土各派或退或隐,唯有几处孤点尚存亮色;而截教所占之地,多呈淡黄,看似广布,实则根基不稳。

  路明盯着那片黄色区域,目光移向南荒支脉的记录副本。昨夜上报的一起斩妖案,原本由截教弟子独立完成,今日清晨备案却显示归于某护法金身麾下,理由是“协同镇压”。他调出云梦泽的备份信道日志,同样发现两起类似案例。七处异常,全部集中在过去十日内,手法一致——先由地方神官初审记功,再经佛门巡查员复核更名,流程合规,无从追责。

  这不是误录,是系统性转移。

  他收回玉板,召来执事。“去把《西行功绩实录》的草稿取来。”

  执事迟疑:“还在整理,证据玉简尚未封存。”

  “现在就拿。”

  片刻后,厚厚一卷玉册呈上。路明翻至中间一页,指腹抚过一行刻痕:“黄风岭除魔阵,耗时三日,破禁十七重,主导者:截教外门弟子陆沉。”旁边标注着三方见证名录,其中两名来自中小门派,早已签押认可。他又翻到另一页:“黑河渡口护经战,截教主力断后,伤亡三人,功绩归属:巡天金甲卫代录。”

  他合上玉册,声音不高:“抄三份,用密符封印,送玄冥阁最底层冰库,钥匙由你亲自保管。”

  “若有人问起?”

  “就说是我私撰的修行札记。”

  执事退下后,殿内重归寂静。路明取出一支无名笔,在空白符纸上缓缓书写。信不长,措辞平淡,只言近日推演天地气机,见西行将尽,忽生一问:量劫落幕之后,气运重定,旧规是否仍适用?末尾署名不写截教,仅落一个“修道之人”的闲号。

  写完后,他并未立刻封信,而是凝视良久,才将其折好,放入一只青瓷短匣。这匣子不起眼,却是早年一位老者所赠,内藏隐踪纹路,可避寻常探查。他唤来一名游方弟子,命其明日启程前往昆仑墟外围,途中寻一清净茶肆歇脚,将匣子“遗忘”在角落木凳下。

  “不必回头,也不准追踪。”

  “是。”

  人影退去,路明起身走到灵光舆图前。通明观的雾气仍在,但最新数据显示,地脉温度上升速度加快,已接近低阶符箓失效临界。他伸手拨动图上数个标记,将截教分散在各地的任务节点重新连线,形成一张疏而不漏的网。这张网不攻不守,只为监控——每一处弟子行动轨迹、每一次功绩上报路径、每一条外来指令来源,都将被自动比对。

  他知道,佛门正在构建一种叙事:西行之路,步步皆佛光普照,万妖伏首,众生归心。而截教所做的事,会被悄然纳入这个框架,成为“护法”而非“主导”。一旦真经取得,秩序重立,话语权便不再掌握在行动者手中。

  他不能让这种叙事成立。

  夜渐深,一名弟子快步走入,低声禀报:“北境邪雾区域出现异动,三名弟子按计划巡查,发现一处废弃祭坛,上有残符,样式接近远古封魂术。”

  路明点头:“原地不动,拍照留影,不得触碰。”

  “若对方察觉我们盯得太紧?”

  “那就让他们知道,我们也看得见。”

  弟子领命而去。路明坐回主位,取出一枚暗纹玉简,输入一段指令:启动“影录模式”,所有通过共业池上报的任务记录,无论是否被采纳,均自动留存原始版本,加密存档于截教秘库。这项功能本为防篡改而设,如今却成了保留真相的唯一手段。

  他抬头看向灵光舆图,佛门势力红线依旧炽烈,但他在其中发现了细微裂痕——某些小国虽供奉金身,香火流向却在夜间出现短暂回流,方向指向荒山野庙;另有几处道统遗址突然活跃,弟子人数激增,可查不到任何资源调拨记录。

  这些势力是谁在扶持?

  他调出近三年所有与“散修归附”相关的档案,逐条筛查。终于,在一份边缘小派的归顺文书上,发现了一个共同点:三次交接仪式,均由同一位佛门执事监礼,而此人并非核心高层,也未出现在公开名录中。

  线索到这里戛然而止。

  路明放下玉简,闭目调息。神识仍连着四方节点,耳朵却捕捉到殿外一丝脚步声。他没有睁眼,只淡淡道:“进来。”

  弟子推门而入,手持一封回函:“昆仑墟那边……有人留下了这个。”

  他接过一看,不是信,是一块小石片,上面刻着两个字:“随缘”。

  他盯着那二字看了许久,忽然轻笑一声,将石片收入袖中。

  此时,远方山中,通明观后墙的泥土微微隆起,那根银丝已接入庙基下方三尺,正与一块老旧地砖接触。砖下埋着的共鸣器核心开始轻微震颤,内部结构缓慢旋转,即将进入激活状态。地面上,粗布男子蹲在角落,手中捏着一块新挖出的碎石,低声说:“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