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落在高台边缘,路明站在那里,手中青冥刃尚未归鞘。护界碑的蓝光还在脉动,像被唤醒的心跳,一下一下敲在众人耳边。他没有回头,只是将刀锋轻轻一转,嵌入石台预留的凹槽。咔的一声,刃身与碑底纹路接通,光芒骤然明亮三分。
“这不是偶然。”他说。
人群静默。昨日还质疑声四起的老匠人,此刻盯着那道仍在缓缓收拢的裂痕,喉头滚动了一下。
路明从怀中取出三枚黑色石片,依次递向三位执事。“拿去试试。”他道,“一块贴锻炉底,一块压阵眼基座,最后一块,放进导能环内槽。”
三人迟疑接过,依言行事。片刻后,炼器区深处传来嗡鸣,一座废弃多年的共振炉竟自行启动,指针从死寂的零位猛然抬升。与此同时,远处两处残阵节点也泛起微光,虽未完全激活,但符文流转已非虚影。
“三地同频。”路明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不是我能做到什么,是地脉本就在流动。我们只是学会了听它说话。”
一名执事猛地抬头:“若这法子能用在主脉上……”
“可以。”路明打断他,“而且必须用。洪荒停滞太久,不是因为缺矿、少火、无人,而是我们一直用蛮力撕扯天地,从不曾顺着它的呼吸走一步。”
他抬手,指向匠作区中央那座空置已久的高台——昨夜他曾在此下令集结,今日,他要在这里定下新路。
“从今日起,立共研堂。”
台下有人皱眉:“共研?以往几次联合,最后都成了大坊吞小坊,成果归一人,苦劳归众人。”
“这次不同。”路明从袖中抽出一张铁券,“凡入共研堂者,皆需按印立誓:若有隐瞒新法、私藏技艺者,十年之内不得参与任何联合项目,所辖工坊自动退出资源调配名单。”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几位年长执事:“第一批成员,由各坊推举,我不指定一人。你们信不过我,可以换人监督。但规矩只有一条——发现即共享,延误即除名。”
短暂沉默后,一位白须老者上前一步:“我愿派弟子加入。但有个问题——这‘脉引’之术依赖感知,若只有少数人能感应地脉,岂不是变相垄断?”
“所以第一步,是让所有人都能听见。”路明从腰间解下一枚铜铃,置于台心,“接下来七日,所有报名者轮流贴地静坐,每日三时,听铃震与地动之间的回响。能辨出三次以上节奏变化者,方可进入初训。”
“七日?”有人低声嘀咕,“光坐着就能学会?”
“不是坐着就能学会。”路明看着那人,“是连大地最轻的颤动都听不见的人,不配碰真正的器。”
话音落下,空气微微一凝。质疑的眼神开始退缩。
这时,另一名工坊首领开口:“就算大家都能学,资源呢?玄银母矿有限,地火精炭存量也不足支撑大规模试验。你打算怎么分?”
“不分。”路明答得干脆,“先集中。我已核算过,修复三条主地脉节点,需玄银四十斤、精炭二百斤。这些资源优先供给共研堂统一调度。完成后,全区域灵气流速提升至少两成,届时每座工坊的出器效率都会提高。”
“三个月内完成?”有人问。
“三个月。”路明点头,“目标明确,时限清晰。不是画饼,是实打实要做的事。第一条脉,在北岭断谷;第二条,在西原塌井;第三条,就是眼前这座护界碑下的主联结。”
他转身,手掌再次覆上碑体裂缝。震动感比清晨更强了些,像是沉睡的躯体正努力睁眼。
“它曾死过千年。”他说,“昨夜才跳动第一下心跳。我们不必一步登天,只要它还在跳,我们就往前走。”
风掠过高台,吹动他的衣袍。没有人再说话。
路明低头,从靴侧抽出一面小鼓,置于台角。鼓面漆黑,无纹无饰,唯有边缘一圈刻着极细的波纹线,与地脉图上的主弧完全一致。
他拿起鼓槌,停顿一秒,然后重重落下。
咚——
第一声响起时,远处三处试验点同时亮起蓝光。
咚——
第二声落,炼器炉的火焰稳定如柱,不再跳跃。
咚——
第三声毕,整座匠作区的地砖缝隙里,浮现出淡不可察的微光,如同地下有河苏醒,悄然奔涌。
钟声再度响起,与鼓音余韵交织。人们抬头,望向高台。
路明立于鼓旁,左手垂在身侧,布条边缘渗出暗红,但他站得笔直。青冥刃仍插在石槽中,刀身蓝脉起伏,与脚下大地同频。
一名执事走上前,双手抱拳:“共研堂的事,今晚就议章程。”
另一人紧随其后:“我们出十名学徒,随时待命。”
又一人道:“库房腾出三间,可作讲习所。”
提议接连而出,不再犹豫,不再试探。他们看着那座仍在缓慢愈合的护界碑,仿佛看见了整个洪荒的未来正在重启。
路明没应答,只是抬起右手,指向北岭方向。
“明天。”他说,“第一批人跟我去断谷。”
        “这不是偶然。”他说。
人群静默。昨日还质疑声四起的老匠人,此刻盯着那道仍在缓缓收拢的裂痕,喉头滚动了一下。
路明从怀中取出三枚黑色石片,依次递向三位执事。“拿去试试。”他道,“一块贴锻炉底,一块压阵眼基座,最后一块,放进导能环内槽。”
三人迟疑接过,依言行事。片刻后,炼器区深处传来嗡鸣,一座废弃多年的共振炉竟自行启动,指针从死寂的零位猛然抬升。与此同时,远处两处残阵节点也泛起微光,虽未完全激活,但符文流转已非虚影。
“三地同频。”路明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不是我能做到什么,是地脉本就在流动。我们只是学会了听它说话。”
一名执事猛地抬头:“若这法子能用在主脉上……”
“可以。”路明打断他,“而且必须用。洪荒停滞太久,不是因为缺矿、少火、无人,而是我们一直用蛮力撕扯天地,从不曾顺着它的呼吸走一步。”
他抬手,指向匠作区中央那座空置已久的高台——昨夜他曾在此下令集结,今日,他要在这里定下新路。
“从今日起,立共研堂。”
台下有人皱眉:“共研?以往几次联合,最后都成了大坊吞小坊,成果归一人,苦劳归众人。”
“这次不同。”路明从袖中抽出一张铁券,“凡入共研堂者,皆需按印立誓:若有隐瞒新法、私藏技艺者,十年之内不得参与任何联合项目,所辖工坊自动退出资源调配名单。”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几位年长执事:“第一批成员,由各坊推举,我不指定一人。你们信不过我,可以换人监督。但规矩只有一条——发现即共享,延误即除名。”
短暂沉默后,一位白须老者上前一步:“我愿派弟子加入。但有个问题——这‘脉引’之术依赖感知,若只有少数人能感应地脉,岂不是变相垄断?”
“所以第一步,是让所有人都能听见。”路明从腰间解下一枚铜铃,置于台心,“接下来七日,所有报名者轮流贴地静坐,每日三时,听铃震与地动之间的回响。能辨出三次以上节奏变化者,方可进入初训。”
“七日?”有人低声嘀咕,“光坐着就能学会?”
“不是坐着就能学会。”路明看着那人,“是连大地最轻的颤动都听不见的人,不配碰真正的器。”
话音落下,空气微微一凝。质疑的眼神开始退缩。
这时,另一名工坊首领开口:“就算大家都能学,资源呢?玄银母矿有限,地火精炭存量也不足支撑大规模试验。你打算怎么分?”
“不分。”路明答得干脆,“先集中。我已核算过,修复三条主地脉节点,需玄银四十斤、精炭二百斤。这些资源优先供给共研堂统一调度。完成后,全区域灵气流速提升至少两成,届时每座工坊的出器效率都会提高。”
“三个月内完成?”有人问。
“三个月。”路明点头,“目标明确,时限清晰。不是画饼,是实打实要做的事。第一条脉,在北岭断谷;第二条,在西原塌井;第三条,就是眼前这座护界碑下的主联结。”
他转身,手掌再次覆上碑体裂缝。震动感比清晨更强了些,像是沉睡的躯体正努力睁眼。
“它曾死过千年。”他说,“昨夜才跳动第一下心跳。我们不必一步登天,只要它还在跳,我们就往前走。”
风掠过高台,吹动他的衣袍。没有人再说话。
路明低头,从靴侧抽出一面小鼓,置于台角。鼓面漆黑,无纹无饰,唯有边缘一圈刻着极细的波纹线,与地脉图上的主弧完全一致。
他拿起鼓槌,停顿一秒,然后重重落下。
咚——
第一声响起时,远处三处试验点同时亮起蓝光。
咚——
第二声落,炼器炉的火焰稳定如柱,不再跳跃。
咚——
第三声毕,整座匠作区的地砖缝隙里,浮现出淡不可察的微光,如同地下有河苏醒,悄然奔涌。
钟声再度响起,与鼓音余韵交织。人们抬头,望向高台。
路明立于鼓旁,左手垂在身侧,布条边缘渗出暗红,但他站得笔直。青冥刃仍插在石槽中,刀身蓝脉起伏,与脚下大地同频。
一名执事走上前,双手抱拳:“共研堂的事,今晚就议章程。”
另一人紧随其后:“我们出十名学徒,随时待命。”
又一人道:“库房腾出三间,可作讲习所。”
提议接连而出,不再犹豫,不再试探。他们看着那座仍在缓慢愈合的护界碑,仿佛看见了整个洪荒的未来正在重启。
路明没应答,只是抬起右手,指向北岭方向。
“明天。”他说,“第一批人跟我去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