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兵坊的金鸣声尚未散尽,案上复刻印记又亮了一次。这一次光纹稳定,持续三息后缓缓收敛——是南溟商会开启了正式回函。
路明抬手,执事已将新玉符送至案前。符体温热,字迹清晰:“愿就‘风险共担’条款展开细则磋商,首期合作拟以青岩矿脉为试点,派三人技术团入境勘测。”
他放下玉符,未立即回应。南溟动作快,但不莽撞。选青岩矿脉,因那处旧损严重,修复难度高,若洪荒真有实力,必敢接下最难一环;若只是虚张声势,自然会推诿拖延。这是试探,也是机会。
他提笔写下三套投入比例方案:三七、四六、对等。每一套都附带人力配置、材料清单与失败赔偿预估。随后命人将文书封入轻羽匣,由信鹰直投南溟驻外使站。
刚落笔,第二枚玉符抵达,来自玄工阁。
“查证团已启程,两日内抵界,望准许参访阵法枢纽区。”
路明眉心微动。
上次回函中只提“依协议条款执行参访”,对方却直接点名“阵法枢纽区”,意图明显。那里虽非核心禁地,但布防逻辑、能量流转路径皆藏于其中,看一眼,便能推演七分。
他起身走出主殿,沿石阶步入通联台偏院。沙盘早已备好,镇守大阵联动模型按真实比例凝成光影,外围标注着可开放区域与数据层级。他亲自调整了几处光点位置,将演算流速调至对外公开版本的上限,既显诚意,又留余地。
当日黄昏,玄工阁查证团如期而至。五人皆着灰袍,领队者姓莫,曾任阵道院副执事,眼神锐利,进门便问:“可否直入枢纽?”
“可以。”路明答得干脆,“但仅限外围观测台,数据流经脱密处理,实时延迟两个时辰。”
莫长老皱眉:“延迟则失真,如何验证?”
“若你们带来的校验算法足够精准,”路明转身指向沙盘,“大可凭现有参数反推运行效率。我更建议——不如共建一期优化模块,用结果说话。”
众人一怔。
这不在预期之中。他们来是查证,不是合作。
“贵方愿意共享非密级演算数据?”另一人追问。
“不止。”路明抬手,沙盘中央浮现一组动态图谱,“这是上月矿脉净化术与阵法耦合测试的部分记录,能耗下降二成八,稳定性提升十九个百分点。若诸位有兴趣,可带回去细看。”
他说完,取出一枚无封印玉简,递了过去。
莫长老接过,指尖轻扫,眼中渐起波澜。这些数据真实、完整,且处处留有接口痕迹——分明是为后续协作预留的空间。
“若参与共建……”他迟疑开口,“权限能到哪一步?”
“技术层面全开。”路明看着他,“决策仍由双方联席会议定夺。项目成败,记在共同名下。”
空气静了片刻。
最终,莫长老收下玉简,拱手:“三日后提交初步构想。”
路明点头:“我在昭信台候着。”
两日后,南溟商会传来消息:三方投入比例暂定四六,洪荒占四,南溟占六,首期人力各出十二人,材料按市价折算,失败损失依比例分摊。另附一条——请求洪荒派出主导工程师一人,全程参与。
这是信任的标志。以往合作,各方都坚持自家主导,生怕被窃技。如今主动让出主导权,说明他们认准了洪荒的技术底气。
路明批了“准”,并指派沈舟带队。此人沉稳懂分寸,曾主持过三处废弃矿脉再生工程,资历够硬,不会被人轻易拿捏。
同日,玄工阁送来共建提案:以镇守大阵第三节点为试验段,引入新型导灵矩阵,目标是降低日常维系消耗。方案严谨,测算详实,连突发断流应急机制都列了三条备用路径。
他在文书上签下“同意启动”,并在末尾加了一句:“欢迎派员入驻,我方将设专属协作室。”
消息传回,两方皆动。
南溟商会连夜召开议事堂会议,次日清晨便将正式协议草案传回。玄工阁也召集群修会审,半日后确认无异议。
路明召集通联台执事,在主殿前立起玉壁。两份文书同时录入:一份为《青岩矿脉联合修复协议》,一份为《镇守大阵节能优化共建备忘录》。玉壁光纹流转,界碑微微震颤,象征对外协作通道正式开启。
仪式当日上午举行。南溟代表未能亲至,由传讯灵影代签;玄工阁则派了莫长老现场落印。两枚灵印分别没入玉壁,光华大作,持续整整一刻钟才平息。
围观修士低声议论。有人问:“落霞宗为何不来?”
路明站在玉壁前,声音不高却传遍全场:“合作之门敞开,准入资格不限先后。今日所定条款,未来加入者一律适用。”
人群安静下来。
他知道有人怀疑,觉得这是安抚之词。但他不在乎。真正重要的是,规则已经立下——不是谁求谁,而是互利共生。
签约完毕,他回到主殿,立刻下令更新“协作响应专席”轮值表,值守人数翻倍,时限压缩至六个时辰内必答。同时公示技术协作预备组新增名单,其中三人曾在北境主持过大阵调试,背景透明,无可挑剔。
正午刚过,第一份联合勘测路线图从南溟方向传来。标注清晰,行程紧凑,首日便要深入青岩矿脉塌陷区。
他铺开地形图,用朱笔圈出几处风险点,又调出地下气流记录,比对往年崩裂征兆。正在批注,执事急报:“玄工阁派驻人员已过边界,预计半个时辰后抵达。”
“安排住处,设独立议政厅。”他头也不抬,“再传令下去,所有非必要禁地闭锁,巡防频次增至每刻一次。”
执事应声欲退,他又补了一句:“告诉他们,客人来了,茶要热,路要清,但门——只能走到该走的地方。”
午后风起,吹动案上新印的合作纲要纸页。边角微微卷起,又被镇纸压住。
他伸手抚平,目光落在“风险共担”四个字上。
这时,南溟商会传来最新消息:已在矿区外围设立临时工坊,明日辰时开工,邀请洪荒工程师准时到场。
他提起笔,在日程玉简上写下“青岩矿脉,联合勘测启动”,然后轻轻一划,将“筹备”改为“进行”。
窗外,锻兵坊的锤声依旧规律回响。药庐青烟袅袅,巡山弟子换岗铃声准时响起。
一切如常,却又不再相同。
他坐回主位,手指轻敲桌面,节奏平稳。
门外脚步声由远及近,执事捧着一只赤铜盘进来,盘中躺着一枚刚解封的玉符,表面仍有余温。
他接过,看清内容,眼神微凝。
是玄工阁派驻人员途中发来的最后一道讯息:
“我方随行技师提议,能否顺道查看西岭残阵遗迹?据传那里留有上古导灵基座,或有助于本次节能推演。”
路明放下玉符,指尖缓缓摩挲边缘。
西岭残阵,不在开放参访名录之内。
他盯着那行字,许久未动。
殿内烛火轻轻晃了一下。
        路明抬手,执事已将新玉符送至案前。符体温热,字迹清晰:“愿就‘风险共担’条款展开细则磋商,首期合作拟以青岩矿脉为试点,派三人技术团入境勘测。”
他放下玉符,未立即回应。南溟动作快,但不莽撞。选青岩矿脉,因那处旧损严重,修复难度高,若洪荒真有实力,必敢接下最难一环;若只是虚张声势,自然会推诿拖延。这是试探,也是机会。
他提笔写下三套投入比例方案:三七、四六、对等。每一套都附带人力配置、材料清单与失败赔偿预估。随后命人将文书封入轻羽匣,由信鹰直投南溟驻外使站。
刚落笔,第二枚玉符抵达,来自玄工阁。
“查证团已启程,两日内抵界,望准许参访阵法枢纽区。”
路明眉心微动。
上次回函中只提“依协议条款执行参访”,对方却直接点名“阵法枢纽区”,意图明显。那里虽非核心禁地,但布防逻辑、能量流转路径皆藏于其中,看一眼,便能推演七分。
他起身走出主殿,沿石阶步入通联台偏院。沙盘早已备好,镇守大阵联动模型按真实比例凝成光影,外围标注着可开放区域与数据层级。他亲自调整了几处光点位置,将演算流速调至对外公开版本的上限,既显诚意,又留余地。
当日黄昏,玄工阁查证团如期而至。五人皆着灰袍,领队者姓莫,曾任阵道院副执事,眼神锐利,进门便问:“可否直入枢纽?”
“可以。”路明答得干脆,“但仅限外围观测台,数据流经脱密处理,实时延迟两个时辰。”
莫长老皱眉:“延迟则失真,如何验证?”
“若你们带来的校验算法足够精准,”路明转身指向沙盘,“大可凭现有参数反推运行效率。我更建议——不如共建一期优化模块,用结果说话。”
众人一怔。
这不在预期之中。他们来是查证,不是合作。
“贵方愿意共享非密级演算数据?”另一人追问。
“不止。”路明抬手,沙盘中央浮现一组动态图谱,“这是上月矿脉净化术与阵法耦合测试的部分记录,能耗下降二成八,稳定性提升十九个百分点。若诸位有兴趣,可带回去细看。”
他说完,取出一枚无封印玉简,递了过去。
莫长老接过,指尖轻扫,眼中渐起波澜。这些数据真实、完整,且处处留有接口痕迹——分明是为后续协作预留的空间。
“若参与共建……”他迟疑开口,“权限能到哪一步?”
“技术层面全开。”路明看着他,“决策仍由双方联席会议定夺。项目成败,记在共同名下。”
空气静了片刻。
最终,莫长老收下玉简,拱手:“三日后提交初步构想。”
路明点头:“我在昭信台候着。”
两日后,南溟商会传来消息:三方投入比例暂定四六,洪荒占四,南溟占六,首期人力各出十二人,材料按市价折算,失败损失依比例分摊。另附一条——请求洪荒派出主导工程师一人,全程参与。
这是信任的标志。以往合作,各方都坚持自家主导,生怕被窃技。如今主动让出主导权,说明他们认准了洪荒的技术底气。
路明批了“准”,并指派沈舟带队。此人沉稳懂分寸,曾主持过三处废弃矿脉再生工程,资历够硬,不会被人轻易拿捏。
同日,玄工阁送来共建提案:以镇守大阵第三节点为试验段,引入新型导灵矩阵,目标是降低日常维系消耗。方案严谨,测算详实,连突发断流应急机制都列了三条备用路径。
他在文书上签下“同意启动”,并在末尾加了一句:“欢迎派员入驻,我方将设专属协作室。”
消息传回,两方皆动。
南溟商会连夜召开议事堂会议,次日清晨便将正式协议草案传回。玄工阁也召集群修会审,半日后确认无异议。
路明召集通联台执事,在主殿前立起玉壁。两份文书同时录入:一份为《青岩矿脉联合修复协议》,一份为《镇守大阵节能优化共建备忘录》。玉壁光纹流转,界碑微微震颤,象征对外协作通道正式开启。
仪式当日上午举行。南溟代表未能亲至,由传讯灵影代签;玄工阁则派了莫长老现场落印。两枚灵印分别没入玉壁,光华大作,持续整整一刻钟才平息。
围观修士低声议论。有人问:“落霞宗为何不来?”
路明站在玉壁前,声音不高却传遍全场:“合作之门敞开,准入资格不限先后。今日所定条款,未来加入者一律适用。”
人群安静下来。
他知道有人怀疑,觉得这是安抚之词。但他不在乎。真正重要的是,规则已经立下——不是谁求谁,而是互利共生。
签约完毕,他回到主殿,立刻下令更新“协作响应专席”轮值表,值守人数翻倍,时限压缩至六个时辰内必答。同时公示技术协作预备组新增名单,其中三人曾在北境主持过大阵调试,背景透明,无可挑剔。
正午刚过,第一份联合勘测路线图从南溟方向传来。标注清晰,行程紧凑,首日便要深入青岩矿脉塌陷区。
他铺开地形图,用朱笔圈出几处风险点,又调出地下气流记录,比对往年崩裂征兆。正在批注,执事急报:“玄工阁派驻人员已过边界,预计半个时辰后抵达。”
“安排住处,设独立议政厅。”他头也不抬,“再传令下去,所有非必要禁地闭锁,巡防频次增至每刻一次。”
执事应声欲退,他又补了一句:“告诉他们,客人来了,茶要热,路要清,但门——只能走到该走的地方。”
午后风起,吹动案上新印的合作纲要纸页。边角微微卷起,又被镇纸压住。
他伸手抚平,目光落在“风险共担”四个字上。
这时,南溟商会传来最新消息:已在矿区外围设立临时工坊,明日辰时开工,邀请洪荒工程师准时到场。
他提起笔,在日程玉简上写下“青岩矿脉,联合勘测启动”,然后轻轻一划,将“筹备”改为“进行”。
窗外,锻兵坊的锤声依旧规律回响。药庐青烟袅袅,巡山弟子换岗铃声准时响起。
一切如常,却又不再相同。
他坐回主位,手指轻敲桌面,节奏平稳。
门外脚步声由远及近,执事捧着一只赤铜盘进来,盘中躺着一枚刚解封的玉符,表面仍有余温。
他接过,看清内容,眼神微凝。
是玄工阁派驻人员途中发来的最后一道讯息:
“我方随行技师提议,能否顺道查看西岭残阵遗迹?据传那里留有上古导灵基座,或有助于本次节能推演。”
路明放下玉符,指尖缓缓摩挲边缘。
西岭残阵,不在开放参访名录之内。
他盯着那行字,许久未动。
殿内烛火轻轻晃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