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指尖离开传讯阵,晶简的蓝光已经沉入底座。信息发了出去,名单上的名字开始一个个亮起微光,那是系统在确认接收状态。他没有动,手还搭在控制台边缘,眼睛盯着主屏上那条起伏不定的红色曲线。
实验舱的能量波动还在继续。每一次异频脉冲出现,间隔都不一样,但频率特征始终一致。他把前两次的波形图并列调出,放大到极限。两道信号之间,确实存在一丝极细的能量牵引痕迹。这种现象他见过,不是设备能产生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更像某种高阶存在短暂停留后留下的余迹,可现在却出现在机械回路里。
这不是故障。
是连接。
他重新打开人才名录,手指滑过一排排名字。这次筛选的标准更严。必须参与过神秘能量底层建模,必须有跨域耦合项目经验,必须通过忠诚审查。洪荒本土的学者还好查证,外界合作方的人选则需要额外验证。他一条条划掉不可靠的名字,最后留下十七人。
这十七人中,有三个曾在外围区域处理过空间异常事件。其中一个,三年前在北境封印裂隙时,成功捕捉到一段非实体存在的能量残流。那个人叫陈渊,现居外界边境的观测站,距离这里至少要走两天。
路明在名单上标记了他的名字,设为优先响应对象。
传讯阵忽然轻震了一下。第一份回执到了。是洪荒内部的一位研究员,姓林,专攻符文与能量场交互逻辑。她的名字在名单上亮成绿色,代表已确认收到指令,并接受召集。
紧接着,第二、第三个人也回应了。速度比预想快。看来高压时限起了作用。他没放松,继续盯着监控画面。东侧通道的巡防阵列又闪了一下,断点依旧不到半息,自动修复。和上次一样,正好是异频脉冲出现后的第十二个周期。
他记下了时间。
召集令发出之前,他曾想让参会者携带近五年内的独立研究成果到场。但现在,这个要求不够了。资料可以伪造,成果可以复制,甚至连人本身都可能被替换。他必须确保每一个进来的人都真实无误。
他在系统中追加新规:所有参会者必须本人到场,不得代行。所携玉简必须当场开封,由主控系统直接读取原始数据,禁止任何形式的预加载或远程传输。任何试图绕过检测的行为,立即取消资格。
规则设好后,他又加了一层限制。身份验证必须通过三重关卡。第一关,血脉印记比对。每个人的血脉波动都是唯一的,无法模仿。第二关,专属密语。只有本人知道的答案,输入错误一次即锁定。第三关,精神波动检测。系统会扫描来者的意识频率,判断是否被操控或伪装。
做完这些,他调出会议室的安防配置。原本的守卫力量不变,新增两名影巡执事驻守入口,全程录像留存。会议期间,所有对外通讯通道关闭,内部数据流加密等级提升至最高。
他不想再出一点差错。
窗外夜色更深,研究区的灯火依然明亮。走廊里偶尔有人走过,脚步声很轻。他没回头,也没看时间。主屏上的红色警戒线还在跳动,幅度小,但持续不断。那不是警告,是提醒。
问题已经嵌入系统内部。
而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把能解决问题的人找来。
第二批回执陆续抵达。五个人确认参加,其中两个来自外界势力的技术团队。他们的名字亮起时,系统自动进行了背景核查。记录显示,这两人在过去两年中多次参与联合项目,无异常行为,精神波动稳定,符合准入标准。
但他还是多看了一眼。
外界派来的人,未必全是自己人。灰袍人虽然签了协议,不代表所有人都愿意合作。有些人可能带着别的目的进来。他不能只靠系统判断,还得靠现场把控。
他打开通讯器,接通影巡总部。
“明天辰时前,所有参会者进入研究区时,按新规执行三重验证。任何人不符合条件,立刻带走,不得放行。”
对方回复:“明白。”
通话结束,他放下通讯器,目光回到主控台。屏幕上,两处异频脉冲的牵引痕迹又被捕捉到一次。这次的时间间隔比上次短了八息。频率在加快。
他把这段数据单独截取出来,存入临时档案,命名为“牵引序列01”。这是他准备交给专家组的第一份材料。不带推测,只有原始数据。让他们自己去看,去想,去发现问题的本质。
他不需要一开始就给出答案。
他要的是能看懂问题的人。
第三批回执来了。总共十七人,已有十一人确认到场。剩下六个还没回应。其中一个是在南境闭关的符道大师,据说正在参悟一道古阵,无法被打扰。另一个是外界派驻的工程师,位置信号丢失,暂时联系不上。
他没等太久。十息之后,最后一个名字也亮了起来。十七人全部确认。
名单闭合。
召集令完成部署。
他靠在座椅上,手指轻轻敲击台面。第一批专家最早也要明天清晨才能到达。这段时间,他必须守住这里。系统不能崩溃,实验舱不能失控,那个隐藏的连接口也不能再扩大。
他调出所有实验舱的运行日志,逐项比对。七个舱体,六个正常,只有一个报警。材料来源大部分相同,设计图纸一致,验收流程无差别。唯一不同的,是那个允许远程上传校准程序的附加协议。
这项条款是灰袍人提的。
当时他说是为了维持设备精度。
现在看来,那不是维护,是后门。
他已经在几个小时前切断了上传通道,但问题还在。说明对方不只是上传了一个程序,而是改写了系统的某个底层响应机制。这种修改不会立刻暴露,而是潜伏下来,等待特定条件触发。
而现在,条件已经满足。
他盯着那条红色曲线,突然发现一个细节。每次异频脉冲出现前,实验舱的核心符盘都会有一次微弱的能量回流。幅度极小,不到正常值的百分之一,如果不是特意观察,根本看不出来。
这种回流方向反常。
能量不该往回走。
除非……它在回应什么。
他迅速调出符盘的结构图,找到能量输出节点。那里有一根细小的符金丝,连接着主回路。材料记录显示,这根丝来自外界供应批次。
和其他舱体用的一样。
可为什么只有这个舱有问题?
他放大图像,仔细查看符金丝的纹路。表面光滑,无裂痕,导能效率正常。一切看起来都没问题。
但他知道,问题就在这里。
他把这根符金丝的编号记下,准备等专家来了之后,让他们一起分析。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守着系统,不让情况恶化。
他站起身,走到主控台侧面的储物格前,取出一块空白玉简。将“牵引序列01”和符金丝编号刻录进去,封存备用。
然后回到原位,坐下。
双手放在台面上,目光落在屏幕中央。
红色警戒线还在闪烁。
门外长廊空无一人。
他等的是明天辰时的脚步声。
        实验舱的能量波动还在继续。每一次异频脉冲出现,间隔都不一样,但频率特征始终一致。他把前两次的波形图并列调出,放大到极限。两道信号之间,确实存在一丝极细的能量牵引痕迹。这种现象他见过,不是设备能产生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更像某种高阶存在短暂停留后留下的余迹,可现在却出现在机械回路里。
这不是故障。
是连接。
他重新打开人才名录,手指滑过一排排名字。这次筛选的标准更严。必须参与过神秘能量底层建模,必须有跨域耦合项目经验,必须通过忠诚审查。洪荒本土的学者还好查证,外界合作方的人选则需要额外验证。他一条条划掉不可靠的名字,最后留下十七人。
这十七人中,有三个曾在外围区域处理过空间异常事件。其中一个,三年前在北境封印裂隙时,成功捕捉到一段非实体存在的能量残流。那个人叫陈渊,现居外界边境的观测站,距离这里至少要走两天。
路明在名单上标记了他的名字,设为优先响应对象。
传讯阵忽然轻震了一下。第一份回执到了。是洪荒内部的一位研究员,姓林,专攻符文与能量场交互逻辑。她的名字在名单上亮成绿色,代表已确认收到指令,并接受召集。
紧接着,第二、第三个人也回应了。速度比预想快。看来高压时限起了作用。他没放松,继续盯着监控画面。东侧通道的巡防阵列又闪了一下,断点依旧不到半息,自动修复。和上次一样,正好是异频脉冲出现后的第十二个周期。
他记下了时间。
召集令发出之前,他曾想让参会者携带近五年内的独立研究成果到场。但现在,这个要求不够了。资料可以伪造,成果可以复制,甚至连人本身都可能被替换。他必须确保每一个进来的人都真实无误。
他在系统中追加新规:所有参会者必须本人到场,不得代行。所携玉简必须当场开封,由主控系统直接读取原始数据,禁止任何形式的预加载或远程传输。任何试图绕过检测的行为,立即取消资格。
规则设好后,他又加了一层限制。身份验证必须通过三重关卡。第一关,血脉印记比对。每个人的血脉波动都是唯一的,无法模仿。第二关,专属密语。只有本人知道的答案,输入错误一次即锁定。第三关,精神波动检测。系统会扫描来者的意识频率,判断是否被操控或伪装。
做完这些,他调出会议室的安防配置。原本的守卫力量不变,新增两名影巡执事驻守入口,全程录像留存。会议期间,所有对外通讯通道关闭,内部数据流加密等级提升至最高。
他不想再出一点差错。
窗外夜色更深,研究区的灯火依然明亮。走廊里偶尔有人走过,脚步声很轻。他没回头,也没看时间。主屏上的红色警戒线还在跳动,幅度小,但持续不断。那不是警告,是提醒。
问题已经嵌入系统内部。
而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把能解决问题的人找来。
第二批回执陆续抵达。五个人确认参加,其中两个来自外界势力的技术团队。他们的名字亮起时,系统自动进行了背景核查。记录显示,这两人在过去两年中多次参与联合项目,无异常行为,精神波动稳定,符合准入标准。
但他还是多看了一眼。
外界派来的人,未必全是自己人。灰袍人虽然签了协议,不代表所有人都愿意合作。有些人可能带着别的目的进来。他不能只靠系统判断,还得靠现场把控。
他打开通讯器,接通影巡总部。
“明天辰时前,所有参会者进入研究区时,按新规执行三重验证。任何人不符合条件,立刻带走,不得放行。”
对方回复:“明白。”
通话结束,他放下通讯器,目光回到主控台。屏幕上,两处异频脉冲的牵引痕迹又被捕捉到一次。这次的时间间隔比上次短了八息。频率在加快。
他把这段数据单独截取出来,存入临时档案,命名为“牵引序列01”。这是他准备交给专家组的第一份材料。不带推测,只有原始数据。让他们自己去看,去想,去发现问题的本质。
他不需要一开始就给出答案。
他要的是能看懂问题的人。
第三批回执来了。总共十七人,已有十一人确认到场。剩下六个还没回应。其中一个是在南境闭关的符道大师,据说正在参悟一道古阵,无法被打扰。另一个是外界派驻的工程师,位置信号丢失,暂时联系不上。
他没等太久。十息之后,最后一个名字也亮了起来。十七人全部确认。
名单闭合。
召集令完成部署。
他靠在座椅上,手指轻轻敲击台面。第一批专家最早也要明天清晨才能到达。这段时间,他必须守住这里。系统不能崩溃,实验舱不能失控,那个隐藏的连接口也不能再扩大。
他调出所有实验舱的运行日志,逐项比对。七个舱体,六个正常,只有一个报警。材料来源大部分相同,设计图纸一致,验收流程无差别。唯一不同的,是那个允许远程上传校准程序的附加协议。
这项条款是灰袍人提的。
当时他说是为了维持设备精度。
现在看来,那不是维护,是后门。
他已经在几个小时前切断了上传通道,但问题还在。说明对方不只是上传了一个程序,而是改写了系统的某个底层响应机制。这种修改不会立刻暴露,而是潜伏下来,等待特定条件触发。
而现在,条件已经满足。
他盯着那条红色曲线,突然发现一个细节。每次异频脉冲出现前,实验舱的核心符盘都会有一次微弱的能量回流。幅度极小,不到正常值的百分之一,如果不是特意观察,根本看不出来。
这种回流方向反常。
能量不该往回走。
除非……它在回应什么。
他迅速调出符盘的结构图,找到能量输出节点。那里有一根细小的符金丝,连接着主回路。材料记录显示,这根丝来自外界供应批次。
和其他舱体用的一样。
可为什么只有这个舱有问题?
他放大图像,仔细查看符金丝的纹路。表面光滑,无裂痕,导能效率正常。一切看起来都没问题。
但他知道,问题就在这里。
他把这根符金丝的编号记下,准备等专家来了之后,让他们一起分析。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守着系统,不让情况恶化。
他站起身,走到主控台侧面的储物格前,取出一块空白玉简。将“牵引序列01”和符金丝编号刻录进去,封存备用。
然后回到原位,坐下。
双手放在台面上,目光落在屏幕中央。
红色警戒线还在闪烁。
门外长廊空无一人。
他等的是明天辰时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