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效果波动引担忧-《带着截教一飞冲天》

  路明盯着主控台的屏幕,那行字还留在角落的终端上:“你还敢再试?”

  他没有回答。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转身走向中央阵列。助手立刻跟上,低声问是否按原计划进行第三次调试。路明点头,声音很稳:“开始。”

  技术人员迅速就位。照虚鉴被重新安置在阵眼位置,接口连接完毕,能量槽读数显示四成七。比上次更低。但没人提出异议,前两次的结果摆在眼前,压制有效,峰值下降百分之十八,恢复周期缩短。这已经超出预期。

  “启动第一轮脉冲。”路明下令。

  蓝光再次从镜面射出,直击能量柱。数据曲线立刻出现凹陷,干扰峰值回落。监控屏上的三组并行线同步波动,采样频率调至每息一次,记录精度达到毫秒级。

  “回落正常,幅度稳定。”技术人员报出数据。

  路明站在阵台边缘,目光没离开屏幕。他知道这种压制不会持续太久,关键在于窗口期能延长多少。只要能找到规律,就有机会建立长期调和机制。

  第一轮结束,脉冲停止。能量柱的波动短暂平缓,随后开始回升。速度比前两次快了一些。

  “记录回落间隙。”路明说,“对比前三次数据。”

  助手快速调出历史图表。三条曲线并列显示,回落周期分别为二十七息、二十三息、十九息。一次比一次短。

  “它在适应。”路明低声说。

  没人接话。实验室里的气氛变了。刚才的安静是专注,现在却是沉默的压抑。有人低头检查设备,有人反复核对读数,像是希望发现哪里出了错。

  第二轮脉冲启动。输出功率维持上次水平,节奏不变。蓝光注入后,抑制效果依然存在,但曲线凹陷的深度明显减弱。回落幅度只有之前的七成。

  “峰值只降了百分之九。”技术人员抬头,“而且恢复速度更快了。”

  路明没动。他看着能量柱内部的光流,原本被压下的狂躁正在反弹。红点重新密集闪烁,频率越来越高。

  第三轮还没开始,警报响了。

  “能量波动突破安全阈值!”有人喊。

  主控台的警戒灯转为红色,持续闪动。监测数据显示,干扰源的活跃度不仅恢复,甚至超过了初始水平。能量柱外围的空间场域出现轻微扭曲,地面符文有两处断开连接。

  “关闭激发系统!”路明立刻下令。

  指令传下,照虚鉴的接口自动断开。镜面暗了下来,最后一丝蓝光消失。实验室陷入短暂的静默,只剩下仪器运行的滴鸣声。

  路明走到主控台前,调出完整的数据流。三轮引导的全过程被回放,每一毫秒的变化都清晰可见。他逐帧查看蓝光注入后的反应,重点关注干扰源的恢复节点。

  “每次脉冲结束后,它的反弹速度都在加快。”他说,“不是随机波动,是有规律的加速。”

  助手站在一旁,犹豫了一下:“会不会是法器的问题?照虚鉴之前就有裂纹,连续使用可能导致能量传导不稳定。”

  路明没答。他切换到设备检测界面,放大镜体结构图。上次出现的微裂纹这次扩展了,从边缘延伸至中部,形成一道细微的断层。虽然不影响当前运行,但继续强行激发,崩裂只是时间问题。

  “暂停所有主动操作。”他说,“改为被动观测。”

  技术人员愣了一下:“完全停止干预?”

  “对。”路明盯着屏幕,“我们一直在压它,但它也在学怎么反弹。现在停下来,看它自己会怎么动。”

  命令传下,整个系统转入待机模式。三重监测阵列保持开启,采样频率提升到每息五次,捕捉每一次细微震荡的起始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能量柱的波动没有减弱,反而在几次小幅回落之后突然蹿升。红点密集到几乎连成一片。

  “它在试探。”路明说,“前两轮我们压制它,它退了。第三轮我们停手,它立刻反扑。”

  助手低声问:“这是不是说明……它真的有意识?”

  路明没回答。他想起三天前那个自启的备用终端,屏幕上浮现的那句话:“你听到了吗?”

  现在,它又来了。

  “调出所有被动监测数据。”他说,“我要看每一次波动的起点,找到它发力的节奏。”

  技术人员快速操作。屏幕上出现一条新的曲线,标记着最近三十次波动的起始时刻。路明盯着那些点,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按照间隔时间默数节奏。

  十息。

  八息。

  六息。

  七息。

  五息。

  不规则,但趋势明显。间隔在变短。

  “它在加快。”他说,“不只是反弹,是在主动提速。”

  助手脸色变了:“如果我们一直压制,它会不会越变越强?”

  路明没说话。他知道答案。

  外力干预正在刺激它进化。每一次压制,都是在逼它学会更快地恢复,更高效地对抗。他们以为找到了方法,其实只是触发了它的适应机制。

  “把前七次实验的全部数据整理出来。”他说,“包括第一次引导前的原始状态。”

  “您想找出它的基础频率?”

  “对。”路明目光落在屏幕上,“如果它真有意识,就不会完全随机行动。它一定有个起点,一个最原始的节奏。我们得先找到那个点,才能谈控制。”

  助手立刻去准备。技术人员开始重新校准监测仪,确保接下来的记录不会遗漏任何细节。

  路明站在主控台前,汗水顺着鬓角滑下。他没去擦。他知道团队已经开始动摇。前一刻还在庆祝突破,下一刻就发现成果不可持续。信心像沙子一样流失。

  他必须稳住局面。

  “所有人听着。”他开口,声音不高,但足够清晰,“我们没失败。只是看清了一件事——这不是一次性的压制,而是一场拉锯。它在变,我们也要变。”

  没人说话,但几道目光抬了起来。

  “接下来,我们不再主动出手。”他说,“只记录,只观察。我要知道它什么时候动,动多久,停多久。我要知道它什么时候‘喘气’。”

  指令传下,实验室重新安静下来。只有仪器的滴鸣声规律回响。

  路明盯着屏幕,那条能量曲线仍在剧烈跳动。忽高忽低,像某种呼吸。

  他忽然注意到一件事。

  在最近一次波动达到峰值后,有不到半息的停顿。极短,几乎可以忽略。但确实存在。

  他调慢回放速度,反复查看那一瞬间。

  停顿出现了。

  就在最高点之后,所有数据归零的刹那,有一个空白。

  不是故障,不是延迟。

  是空。

  他屏住呼吸,手指悬在回放键上。

  “再来一遍。”

  画面重播。

  峰值到达。

  数据骤降。

  空白出现。

  半息。

  然后,新一轮波动开始。

  路明缓缓坐回椅子,指尖再次敲击桌面。

  他找到了。

  它不是一直在动。

  它也会停。

  就在最狂暴的顶点之后,它会停下来。

  像喘息。

  像……思考。

  他抬起头,看向能量柱。

  “原来你不是不知道累。”

  他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打开加密日志。

  输入一行新记录:

  “干扰源具备节律性停顿,出现在每次波动峰值后的瞬间,持续约半息。推测为其感知或调整的间隙。下一步,尝试在此时介入,非压制,而是同步。”

  他合上日志,转身面对助手。

  “准备下一轮测试。”

  “还是用照虚鉴?”

  “不。”路明摇头,“换方式。不用压制,用共鸣。”

  “怎么做?”

  路明看着屏幕,那条曲线又一次冲向高峰。

  “等它喘气的时候。”

  我们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