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抵达州府繁华地,说书行当竞争烈,固有势力盘根深-《九界说书人:一张嘴翻覆三千大劫》

  “天缺裂痕……”裴砚心中默念,苏九璃那带着一丝凝重的话语,在他心头留下浅浅的刻痕。

  究竟是什么样的裂痕,能与末劫景象关联?

  他目前毫无头绪,只能将这份疑惑与警惕暂且压在心底。

  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临安城,到了。

  眼前的景象,让裴砚微微失神。

  这已不能称之为城,简直是一座巍峨巨镇。

  高耸入云的楼阁鳞次栉比,飞檐斗拱,气势非凡。

  街道宽阔,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空气中弥漫的,不仅仅是市井的喧嚣,更有浓郁驳杂的修行者气息。

  炼气、筑基,乃至金丹气息都偶有掠过,远非他先前所待的青石镇可比。

  苏九璃依旧是那副清冷模样,对眼前的繁华视若无睹。

  裴砚瞥了她一眼,这位神仙姐姐的心思,果然不是凡俗能够揣度的。

  他很快被另一番景象吸引了注意力。

  临安城内的说书行业,竟是如此发达!

  几乎每隔几条街,便能看到茶楼、酒肆,乃至勾栏瓦舍的招牌下,都围着一群听客。

  隐约传来的说书声,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婉转低回,显然都颇具功底。

  “这临安城,倒是热闹。”裴砚轻声自语。

  苏九璃并未回应,她的注意力似乎被城中某处特殊的气息牵引。

  裴砚寻了处人流相对集中的酒楼,将坐骑交给小二,与苏九璃走了进去。

  大堂内几乎座无虚席,正中央的高台上,一位青衫老者正说得唾沫横飞,手中醒木一拍,满堂喝彩。

  “……那魔道巨擘,身高三丈,青面獠牙,一出手便是漫天血光……”

  裴砚听了几句,便知这老者的故事虽然通俗,但讲述技巧纯熟,很能调动听众情绪。

  他目光扫过,发现城中最为显眼的几家大型茶楼,如“听雨轩”、“闻道阁”,门前更是车马喧嚣,宾客盈门。

  这些地方,无疑是临安说书界的执牛耳者。

  据闻,那里名家汇聚,各有其独门招牌话本,培养了大量忠实拥趸,形成了难以撼动的固有势力。

  裴砚心思活络起来。

  若能在此地打响名头,【言灵之力】的提升速度,想必会远超从前。

  他向苏九璃递了个眼色,独自走向“听雨轩”那气派非凡的门楼。

  门口的迎客小厮见他衣着寻常,气质也并非豪奢,只是淡漠地瞥了他一眼。

  “客官,听书还是品茗?”

  裴砚拱了拱手:“在下也是个说书人,想来贵地探探行情,不知可有机会登台?”

  那小厮上下打量他,嘴角露出一抹几乎不可见的轻慢。

  “我们听雨轩的说书先生,要么是成名已久的名家,要么便是自带独门绝技的新秀。”

  “话本不仅要新奇有趣,先生自身的修为也不能太低,否则压不住场面。”

  小厮顿了顿,又补上一句:“最好,还要有城中名宿或同行的引荐。”

  裴砚眉头微动。

  门槛果然不低。

  他正欲再问,旁边一位刚出来的锦衣客人与相熟的掌柜打扮之人寒暄。

  “李掌柜,今日‘妙笔先生’的新段子,当真是听得人如痴如醉啊!”

  “那是自然,‘妙笔先生’可是我们临安府三位‘话魁’之一,他的【书魂】据说能引动天地异象,听他一段书,胜过苦修半月!”

  话魁?【书魂】引动天地异象?

  裴砚心头一跳。

  他从未听过“话魁”这个名号。

  过去他所知的说书人,最多也就是书魂显化,以神魂之力影响听众情绪。

  竟有人的【书魂】能短暂干涉小范围的现实规则?

  这几乎是类似“领域”的雏形了!

  这临安城的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得多。

  他默默退了出来,回到苏九璃身边。

  “如何?”苏九璃依旧平静。

  裴砚苦笑一声:“看来想在这里混口饭吃,不容易。”

  “这里的说书人,竞争怕是激烈得很。”

  他将方才听闻的“话魁”之事简单说了。

  苏九璃对此并不意外:“万法归宗,殊途同归。言灵之力运用到极致,自然能影响现实。”

  她对这些世俗纷争显然不感兴趣,转而开口:“城西与城南有两处灵气异常汇聚之地,或许与‘天缺裂痕’的线索有关。”

  裴砚点了点头。

  “天缺裂痕”之事关乎重大,但他眼下更需要解决的是立足问题。

  一路行来,他也听到不少关于临安说书界明争暗斗的传闻。

  抢地盘、挖墙脚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会动用修行手段进行打压。

  一些小势力抱团取暖,形成了所谓的“行会”。

  而如“听雨轩”、“闻道阁”这般的大势力,背后往往有修仙宗门或大家族的身影,根基稳固,不是他一个初来乍到的小子能轻易撼动的。

  贸然挑战,恐怕会招致群起而攻之。

  “看来,得先低调行事,摸清楚这里的门道再说。”裴砚心中有了计较。

  不能急于求成。

  “苏姑娘,我们先寻个地方落脚吧。”

  苏九璃没有异议。

  两人寻了一家位置相对僻静,但还算干净的客栈住了下来。

  房间内,裴砚摊开纸笔,开始整理自己的话本。

  《三国演义》、《封神榜》这些故事,在这个世界应当是全新的。

  但如何讲述,如何结合【言灵之力】发挥最大效果,还需要仔细斟酌。

  尤其是知道了“话魁”的存在,他更不敢掉以轻心。

  必须一鸣惊人,才能在这龙盘虎踞的临安城站稳脚跟。

  夜色渐深。

  裴砚正沉思着后续的说书计划,房门被轻轻叩响。

  【叩叩叩】

  “客官,有您的东西。”门外传来客栈小二的声音。

  裴砚起身开门。

  小二恭敬地递上一张制作精美的烫金请柬。

  “这是?”裴砚接过,入手微沉。

  “方才一位客人留下的,指名给裴砚公子您。”小二答道。

  裴砚翻开请柬。

  “品茗论道?妙笔先生?”

  请柬上的署名,正是他白天听闻的临安城三大“话魁”之一,“听雨轩”的台柱子——妙笔先生!

  邀请他明日午时,于闻道阁一叙。

  裴砚心中诧异,这位“话魁”怎会知道自己?还主动相邀?

  他将请柬翻到背面,准备细看。

  目光触及背面,他动作一顿。

  在请柬背面右下角,用极细微、几乎难以辨认的血色小字,写着一行狰狞的字迹:

  “滚出临安,否则死!”

  裴砚拿着请柬的手,缓缓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