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团队喜添医圣手,系统奖励生机运,恶客再临闻道阁-《九界说书人:一张嘴翻覆三千大劫》

  裴砚故作沉吟,指节轻叩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顾清晏屏息等待,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满是期待与忐忑。

  良久,他才缓缓颔首:“顾姑娘一片赤诚,裴某若再推辞,倒显得不近人情了。这‘合作’,我应下了。”

  “太好了!”顾清晏喜上眉梢,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叮咚!恭喜宿主,医道圣手顾清晏加入队伍,其“悬壶济世”之气运将为你提供持续的“生机气运”加持,提升对负面状态抗性及恢复速度。解锁特殊羁绊“医道护航”。】

  系统提示音在裴砚脑海中响起。

  他微微一怔,随即感觉到一股温润的气息自身体深处弥漫开来,方才因强行催动话本之力对抗黑纹所带来的虚弱感,竟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消退。

  额角细密的汗珠早已干涸,苍白的脸色也逐渐恢复红润,甚至比先前还要精神几分。

  这“生机气运”的加持,立竿见影。

  裴砚心下暗喜,面上却不露分毫。

  顾清晏此刻已完全沉浸在即将开始的“研究”中,她迫不及待地从随身携带的药箱里取出一个小巧精致的笔记本和一支炭笔。

  “裴公子,方才您说书时,可曾感觉到体内有何异样?比如,气血流注有无特殊变化?或是经脉是否有异常搏动?”她一边问,一边准备记录。

  裴砚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专业“盘问”弄得微微一滞。

  他总不能说自己就是凭感觉念稿子吧?

  “咳,”裴砚清了清嗓子,“此乃言灵师秘法,非寻常气血流转可比。”

  顾清晏笔尖一顿,若有所思:“秘法……那么,这‘气运’又是如何从话本中剥离,作用于现实的呢?它是一种能量形态,还是某种……规则的显化?”

  她眼中闪烁着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兴奋,问题一个接一个。

  裴砚只觉得头皮有些发麻,这医痴的研究热情,真是比火还旺。

  苏九璃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两人一来一回。

  当顾清晏将“言灵”之力与她认知中的某些“神力”混淆时,苏九璃才淡淡开口:“顾姑娘,裴公子所言之‘言灵’,与寻常修士所用‘神力’或‘法力’,并非同源,其借用的是话本世界本身蕴含的‘愿力’与‘规则’。”

  顾清晏闻言,连忙在笔记本上添了几笔,又抬头看向苏九璃:“苏姑娘对此似乎颇有了解?愿闻其详。”

  苏九璃却只是浅浅摇头,不再多言。

  她自有传承,但裴砚这种体系,她也是初见,只是凭借阅历和感知,能分辨出一些本质区别。

  裴砚暗自松了口气,苏九璃这番话,倒是替他解了围。

  接下来的几日,裴砚的临时书摊因为林府三管家之事,在临安城内名声大噪。

  那些原本潜藏在暗处,对他这个外来说书人抱有敌意、甚至派地痞流氓骚扰的势力,也瞬间销声匿迹。

  谁也不想去招惹一个能解“不治之症”,还可能与林府搭上关系的人物。

  林府家主林如海是个知恩图报之人,在确认三管家彻底痊愈,并且精神矍铄远胜往昔之后,亲自登门。

  一番感激涕零自不必说,更是大手一挥,在城南一处临河的清雅地段,为裴砚购置了一座小巧的两进院落。

  “裴先生大才,屈居街角实在委屈。”林如海双手奉上地契,“此宅院虽不大,胜在清净,以后便是‘裴氏书馆’,也方便先生静心创作,弘扬正道。”

  裴砚看着地契,心知这林如海不仅是感谢,也是一种投资。

  他也不客气,欣然收下。

  有了固定的场所,招牌打出去,吸纳气运也更为方便。

  新的“裴氏书馆”很快便收拾妥当,门前挂上了裴砚亲手题写的匾额,虽无名家风范,却也自有一股洒脱不羁之气。

  顾清晏几乎是把自己的半个药房都搬了过来,在后院一间厢房里布置成了临时的“研究室”,每日除了钻研她那本《青囊补录》,便是缠着裴砚,试图从他口中套出更多关于“气运”和“言灵”的奥秘。

  裴砚多数时候含糊其辞,偶尔透露一两句“天机不可泄露”之类的话,反倒让顾清晏越发觉得高深莫测。

  苏九璃则依旧清冷,多数时候只是静坐品茶,或是在院中那棵老槐树下看书,仿佛一切喧嚣都与她无关。

  但裴砚知道,她的感知一直笼罩着整个书馆,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她。

  这日午后,裴砚正琢磨着下一部要“说”的话本,好尽快吸纳足够的气运,尝试冲击【卷册境】。

  【卷册境】,按照系统的说法,一旦突破,他便能初步将话本中的某些场景具现在现实中,形成一方小小的“领域”,威力远非现在的“言咒”可比。

  “裴公子。”书馆新招的伙计小石头快步从前堂进来,手中捧着一份制作极为考究的请柬。

  请柬用的是上好的洒金宣纸,边缘烫着繁复的云纹,正中三个龙飞凤舞的墨字:闻道阁。

  裴砚接过请柬,指尖触及那微凉的纸面。

  上次是血淋淋的【血柬】,透着赤裸裸的威胁与警告。

  这次,倒是换了副“礼貌”的面孔。

  “闻道阁……”裴砚低声念出这三个字,眸色微沉。

  苏九璃放下手中的茶杯,清冽的视线投了过来。

  顾清晏也从后院探出头,她对这些江湖门道不甚了解,但听苏九璃提起过,这“闻道阁”是临安城说书界的权威,也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裴砚拆开请柬,内容言简意赅,邀请他明日辰时,前往闻道阁总舵,参与“新晋说书人品评会”。

  落款处,除了闻道阁的大印,还有几位在临安城赫赫有名的说书大家联名签署。

  “品评会?”顾清晏凑过来看了一眼,秀眉微蹙,“这口气,倒像是前辈在考较晚辈。裴公子如今在临安城的名声,还需要他们来品评?”

  她放下手中的炭笔,语气带着几分不忿:“依我看,这根本就是一场鸿门宴!他们见裴公子的书摊日渐兴隆,又解了林府的奇症,怕是动了他们的根基,想借此机会打压异己,维护他们所谓的‘正统’地位。”

  苏九璃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望向闻道阁所在的方向。

  “闻道阁内,气运驳杂。”她轻启朱唇,“有几股力量颇为强大,其中一股,其凝练程度,已十分接近【卷册境】大成的气息。”

  此言一出,顾清晏脸色微变。

  【卷册境】大成,那是什么概念?裴砚现在连【卷册境】的门槛都还没摸到。

  裴砚将那份制作精美的请柬放在桌上,指尖轻轻一点。

  【噗】的一声轻响,请柬无火自燃,转瞬间化为一撮飞灰。

  他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上次他们想用阴的,派人送来【血柬】,见我不为所动,这次又想用明的,搞什么‘品评会’?”

  “正好,”裴砚站起身,掸了掸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我也想看看,这临安城的说书界,水究竟有多深!”

  顾清晏看着桌上那撮灰烬,又看向裴砚,眼神中带着一丝担忧。

  就在此时,苏九璃忽然开口,声音比往日更添了几分凝重:“裴砚,你看这灰烬。”

  裴砚低头看去,那堆请柬的灰烬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没有完全烧毁。

  他伸手拨开表层的灰,一枚小小的金属薄片露了出来,上面刻着一行极细小的字。

  顾清晏也凑近细看,待看清那行字,她倒抽一口凉气:“品评不过,禁言三月,逐出临安。”

  “这是霸王条款!”她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