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西湖-《红楼:逢冤?不,我是恶魔》

  回到住处,邢岫烟已经为他备好了午饭。

  他看着她忙碌的身影,走上前,从身后抱住了她。

  邢岫烟的身子僵了一下,随即放松下来,任由他抱着。

  “成了。”冯渊将脸埋在她的颈窝里,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

  邢岫烟转过身,伸手抚平他眉间的褶皱。

  “夫君辛苦了。”

  冯渊看着她,那双总是深不见底的眸子里,第一次有了些许暖意。

  他低下头,吻住了她的唇。

  邢岫烟吐出一口气

  “先用餐吧,饭菜该凉了。”

  ..................

  窗外,是杭州城的喧嚣。

  窗内,是两个人的静好。

  ---------------------------------------

  六月,西湖。

  荷叶田田,碧色无边。

  湖上的画舫里,一群文人士子正饮酒作乐,高谈阔论。

  冯渊也在其中。

  他今日,是受了杭州知府的邀请,来参加这场西湖雅集。

  他的名声,早已传遍江南。

  “春风如贵客”、“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春江潮水连海平”。

  一首首石破天惊的诗作,让他成了江南文坛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酒过三巡,有人提议,以这西湖荷花为题,众人联句。

  “冯案首珠玉在前,我等不敢献丑,还请冯案首先开个头!”一个年轻士子高声起哄。

  众人纷纷附和。

  冯渊放下酒杯,站起身,走到船头。

  湖风吹来,带着荷叶的清香和水汽的湿润。

  他看着那满湖的碧绿与嫣红,朗声笑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只一句,便让满船的喧哗,都静了下来。

  是啊,六月的西湖,就是与众不同。

  可到底哪里不同?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冯渊伸手指着那无边无际的荷叶,又指着那在阳光下灼灼生辉的荷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只有最纯粹的色彩,最直接的观感。

  无穷的碧,别样的红。

  这不就是他们眼前看到的西湖吗?

  怎么自己就写不出来!

  满船寂静。

  良久,才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

  “好诗!好诗啊!”

  “此诗一出,再写荷花,便觉索然无味!”

  “化腐朽为神奇,冯公子真乃神人也!”

  正在众人赞叹之际,一个温润的声音从邻近的另一艘画舫上传来。

  “冯兄此诗,洗尽铅华,浑然天成,小弟佩服。”

  冯渊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身穿月白色绸衫的年轻公子,正站在船头,对他含笑拱手。

  那公子约莫二十岁年纪,面如冠玉,气质儒雅,一看便知是世家子弟。

  “敢问兄台是?”

  “在下甄宝开。”那公子笑道,“家父就在金陵任职,我来在杭州读书。”

  “说起来,我仅能有幸与冯郎做同窗。”

  甄家?

  冯渊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连忙还礼。

  “原来是甄兄,久仰。”

  这个甄家,莫非就是那个甄家?

  两人隔着船,攀谈了几句。

  甄宝开笑道:“家师常说,读书人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冯兄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见识,佩服佩服”

  ---------------------------

  这几个月里,冯渊开始了苦行僧般的日子。

  每日卯时,他准时出现在萧牧的书房外,席地而坐,听着里面的讲学声。

  风雨无阻。

  午时,他便与甄宝开等人切磋学问,谈论时政。

  夜晚,他回到家中,将白日所学,反复咀嚼,直到深夜。

  邢岫烟便陪着他,为他磨墨,为他添茶,为他暖床。

  他的日子,虽累,却又充实。

  冯渊身上的那股戾气,似乎被杭州的湖山与萧牧的学问,冲淡了许多。

  而邢岫烟,也在这份安稳中,彻底绽放开来。

  她的眉眼,不再有愁苦,只有为人妇的温婉与柔情。

  她看着冯渊的眼神,也从最初的畏惧,变成了全然的依赖与爱慕。

  秋闱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冯渊知道,自己这条蛰伏已久的龙,马上就要迎来第一次,真正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