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数据的警示-《重生2004:打造湖人新王朝》

  ### **第162章 数据的警示**

  圣安东尼奥的夜晚,对于湖人队而言,格外漫长和寒冷。失败的阴影笼罩着全队,更衣室里弥漫着沮丧和沉默。没有人愿意多说话,失败的画面在每个人脑海中反复播放,尤其是蒂姆·邓肯在内线予取予求的场景,如同梦魇。

  回到下榻的酒店,陈昊并没有立刻休息。他让张志远将比赛的技术统计和球探团队的初步分析报告送到了他的套房。他需要最冰冷、最客观的数据,来验证他现场观赛的感受。

  宽大的书桌上,摊开着厚厚的分析报告和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播放着比赛的关键片段剪辑,重点是马刺队进攻湖人内线的回合。

  张志远站在一旁,指着打印出来的数据表格,语气沉重:

  “老板,数据不会说谎。请看——”

  “禁区得分:我们36分,马刺58分,输了22分。”

  “篮板球:我们38个,马刺52个,输了14个。其中前场篮板,我们输了6个。”

  “二次进攻得分:我们8分,马刺18分。”

  “蒂姆·邓肯个人:28分,15篮板(其中5个前场篮板),5助攻,3盖帽。他在场时,马刺队净胜我们21分。”

  陈昊的目光扫过这些刺眼的数字,脸色凝重。这些数据直观地印证了他在球场上的观感——内线被彻底打爆了。

  “我们的内线球员数据呢?”陈昊问道。

  张志远翻到另一页:“大卫·李,上场24分钟,4分6篮板,正负值-18。安德鲁·拜纳姆,上场12分钟,2分3篮板,4次犯规,正负值-15。拉玛尔(奥多姆)当他顶到五号位时,虽然数据尚可(15分10板),但防守端消耗巨大,导致他进攻效率下降,并且无法发挥他组织策应的优势。”

  陈昊闭上眼,揉了揉眉心。这些数据像一根根针,扎在他的决策神经上。他回想起比赛中的几个关键画面:邓肯在篮下轻松要位,大卫·李用尽全力也无法阻止他接近篮筐;拜纳姆在一次防守中被邓肯的假动作点起,目送对方打板得分;奥多姆为了协防邓肯,漏掉了外线的射手……

  “球探团队的初步结论是什么?”陈昊睁开眼,目光恢复清明。

  张志远推了推眼镜,念道:“结论很明确:我们的内线防守和篮板保护,在面对拥有顶级低位攻击力或强力冲击型内线的球队时,存在系统性风险。大卫·李积极性足够,但身高和力量在面对真正的大个子时吃亏;拜纳姆潜力巨大,但经验、技术和身体对抗尚处于发育阶段,无法立即提供即战力;奥多姆是万金油,但让他长期顶防五号位是资源错配,且会加速其消耗。我们缺乏一个真正的、能护筐、能顶防、能保护篮板的蓝领型中锋。”

  陈昊沉默了片刻,走到窗边,望着圣安东尼奥寂静的夜空。城市的灯火如同繁星,却无法照亮他此刻内心的沉重。

  “也就是说,”陈昊缓缓开口,“如果我们不能在季后赛开始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无论科比能得多少分,无论我们的进攻体系多么流畅,一旦遇到马刺、或者拥有类似内线配置的球队(比如拥有德克·诺维茨基和小牛队,或者拥有卡洛斯·布泽尔和梅米特·奥库的爵士队),我们很可能重蹈覆辙,甚至一轮游?”

  张志远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从数据和战术层面分析,是的,风险极高。常规赛的对手可能不会如此针对,但到了刺刀见红的季后赛,对手一定会抓住我们这个弱点往死里打。就像……就像今晚的马刺一样。”

  数据的警示,冰冷而残酷。它剥去了81分带来的华丽外衣,露出了底下隐藏的结构性危机。陈昊知道,他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仅仅依靠内部挖潜和战术调整,恐怕难以在短时间内弥补这个硬实力的差距。

  “通知库普切克总经理,”陈昊转过身,语气果断,“明天一早,我要和他开一个电话会议。同时,让我们的球探网络,将搜寻目标更加聚焦——寻找那些具备防守和篮板能力,合同易于处理,并且有可能在交易市场上获得的内线球员。我们需要行动起来了。”

  “是,老板。”张志远应道,立刻开始安排。

  这一夜,陈昊房间的灯亮到很晚。数据的警钟已经敲响,作为这艘紫金战舰的掌舵人,他必须做出抉择,是继续相信年轻球员的成长,还是果断出手,为冲击冠军补上最后,也可能是最关键的一块拼图。圣安东尼奥的失败,如同一份血淋淋的诊断书,摆在了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