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只是你不愿承认罢了-《大秦,我,最尊太子,召唤不良人》

  若她真与世民有情,那便作罢;若无,便按原计划送往嬴天衡处。

  不多时,长孙无垢在宫人引领下踏入大殿,神色平静,显然已得知了一切。

  长孙无垢心中泛起阵阵苦涩,尽管她整日闭门不出,终究还是无法避开这场风波。

  她深知美貌对于没有依靠的女子而言,便是一种原罪。

  那些传闻她自然知晓,说来奇怪,她对李世民始终提不起兴趣,却又不敢直接回绝。

  她担心会连累收养自己的舅舅高士廉,这份顾虑反倒让李世民会错了意。

  或许前往大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少能得到嬴天衡的庇护,不必再为前程忧心。

  更何况嬴天衡本身实力深不可测,更重要的是与自己的年纪相仿,远胜过李世民。

  \"民女长孙无垢参见陛下。

  \"长孙无垢恭敬行礼。

  \"免礼。

  \"李渊抬手示意,捋着胡须仔细打量眼前这位让次子魂牵梦萦的女子。

  当长孙无垢抬起脸庞时,连李渊也不禁恍神。

  莹润如玉的肌肤,精致的五官,秋水般的明眸,樱桃般的朱唇,构成了一张倾国倾城的容颜。

  她身姿窈窕,曲线玲珑,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确实是个绝代佳人,较之师妃暄亦不遑多让。

  师妃暄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而长孙无垢则如温婉可人的邻家少女。

  难怪能让世民如此痴迷。

  李渊回过神来问道:\"此事想必你已知晓,不知意下如何?\"

  高士廉突然跪地恳求:\"陛下开恩!臣实在不忍见她被当作物品送往咸阳!\"

  长孙无垢感激地望向高士廉。

  若非舅舅当年收留,他们兄妹恐怕早已流落街头。

  这些年的养育之恩,她始终铭记于心。

  可眼下这事已非舅舅能左右,她不愿连累于他。

  晶莹的泪珠划过脸颊:\"舅舅,多谢您这些年来的照顾。

  \"随后她平静地回应:\"回禀陛下,民女向来只将秦王视作兄长,并无男女之情。

  民女愿赴大秦。

  \"

  这句话宛如惊雷,震得李世民脑中轰然作响。

  \"不可能!无垢,你是在骗我对不对?\"李世民失控地喊道,\"你定是为了保护我才......\"他已经自顾自地脑补出一场感人至深的苦情戏码。

  李渊厉声道:“胡言乱语!押他下去面壁思过!”

  他后背早已湿透,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岂能宣之于口?

  虽然长孙无垢才貌双全,但大秦岂是他们能招惹的?

  欲成霸业者,怎能困于儿女情长?

  李渊当即传令:“明日就遣使护送你入咸阳!”

  “即刻昭告天下!”

  此事刻不容缓,必须让嬴天衡知晓他们的诚意,方能保全慈航静斋,守住李唐基业。

  长孙无垢静默无言,随高士廉返回府中。

  “无垢,是舅父无能......”高士廉神色黯然,眼中满是自责。

  “舅父已尽力,无垢从未怨您......”她轻声道,“往后请多保重,若有缘......自当再见。

  ”

  东宫内,李建成志得意满,仿佛打了场胜仗。

  将二弟未来的妻子献给嬴天衡,不知那个心高气傲的李世民会作何感想?

  这番算计,总算出了心中恶气。

  章台宫中,嬴政正与群臣议事,嬴天衡径自推门而入。

  “父皇急着召见儿臣?”

  对于他这般不拘礼数的举动,众人早已习以为常。

  嬴政将密报掷于案前:“你自己看。

  ”

  韩非笑道:“恭喜殿下再获佳人。

  ”

  “此话怎讲?”嬴天衡展信细阅,不由失笑,“李渊倒是狠得下心!”

  “连未来的大唐国母都舍得送来。

  ”

  他自然明白,若非为保全慈航静斋这等重要盟友,李渊绝不会交出长孙无垢。

  毕竟失去佛门支持,大唐恐怕难敌大隋。

  嬴政抚须道:“此女素有贤名,确为良配。

  ”

  “你身边多是江湖女子,虽各有所长,终非长久之计。

  ”

  “长孙无垢通晓政务,可立为太子妃人选。

  ”

  嬴天衡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父皇,儿臣并不在意这些,但他们既然送来了长孙无垢,那我也只好收下了。

  ”

  “至于慈航静斋和佛门,不过是些跳梁小丑,不足为惧。

  日后想收拾他们,随时可以动手。

  ”

  嬴政微微颔首,区区一个江湖门派,本就不值得他放在心上。

  即便现在不动手,将来也必然铲除。

  在他眼中,佛门的存在本就是一种僭越。

  如今用一个长孙无垢换取佛门苟且偷生,倒也不算吃亏。

  “既然你已有决断,便自行处置吧。

  ”嬴政淡淡道,“等人到了,记得带去给你母后瞧瞧,她可是对长孙无垢颇为青睐。

  ”

  嬴天衡耸了耸肩,“遵命。

  ”

  ……

  咸阳宫外,北境世子徐丰年带着两名老者缓步而至。

  宫门侍卫上前一步,恭敬问道:“来者可是离朝北境世子徐丰年?”

  “正是在下。

  ”徐丰年点头确认。

  侍卫侧身让开,伸手示意:“陛下有旨,请世子入宫觐见。

  ”

  “多谢。

  ”徐丰年微微拱手,目光扫过巍峨壮丽的咸阳宫,随后跟随侍卫踏入宫门。

  他昨日便已递上觐见文书,今日能顺利入宫,自然是嬴政允准。

  此行虽主要是为了见嬴天衡,但既然来到大秦,若不先觐见嬴政,未免有些失礼。

  大殿内,赵高低着身子踏入,小心翼翼地禀报:“陛下,离朝北境世子徐丰年已在殿外候旨。

  ”

  自从上次受罚,赵高行事愈发谨慎,生怕稍有不慎便性命难保。

  如今虽仍是嬴政近臣,却如履薄冰,死亡的阴影时刻笼罩在心头。

  “宣。

  ”嬴政淡淡道。

  “诺。

  ”赵高急忙退下。

  嬴天衡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徐丰年……他来做什么?莫非……”

  未等他细想,徐丰年已踏入大殿。

  他目光一扫,掠过韩非等人,最终落在嬴政与嬴天衡身上,恭敬行礼:“徐丰年拜见始皇帝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

  “免礼。

  ”嬴政淡淡开口,同时打量着这位传闻中纨绔不羁的北境世子。

  眼前的徐丰年,似乎与传言中的形象大相径庭。

  “大秦与离朝素无往来,不知世子此来所为何事?”嬴政开门见山。

  徐丰年朗声一笑:“若我说是仰慕大秦威仪,特来一观,陛下可信?”

  嬴政微微一笑:“为何不信?朕的大秦威震天下,有人仰慕,岂非理所当然?”

  徐丰年一怔,显然没料到嬴政竟如此自信。

  大秦的铁骑无可争议地称霸此界。

  天界仙人垂钓人间气运,各大王朝皆受其扰,唯独大秦,仙人不敢染指分毫。

  “仰慕大秦只是其一,我北境更想归顺!”

  嬴政岂会不知北境现状?徐丰年索性直言,不再遮掩。

  “痛快!”

  嬴政目露赞赏,“朕就欣赏直爽之人!”

  “令尊武王徐霄,朕早有耳闻,乃当世猛将!若能入秦,朕绝不亏待!”

  “陛下能给出什么条件?”

  事关北境存亡,徐丰年不敢有丝毫松懈。

  “武王之位不可保留,大秦从无异姓王,今后也不会有。

  ”

  “但朕可封他为武侯,非世袭。

  能否继承甚至超越其父,全看你之能为。

  ”

  “北境三十万铁骑仍归徐家统辖,朕唯有一个要求——忠于大秦!”

  徐丰年震惊不已。

  他原以为兵权必失,却不料嬴政竟分毫未动。

  降王为侯尚可接受,但保留兵权着实出人意料。

  “陛下就不怕功高震主?不惧我徐家……”

  “功高震主?”

  嬴政朗声大笑,指向白起,“武安君白起曾因功高被赐死,但大秦不亏忠臣。

  太子复活了他,如今他仍掌兵权。

  ”

  “血衣侯白亦非统率三十万白甲军,朕何曾忌惮?”

  徐丰年面露窘迫。

  他离京前只顾关注嬴天衡复活亡者之能,其余一概未察。

  纵有徐霄的情报,他一心只念母亲复活,哪顾其他?

  “畏臣如虎者,不过庸主耳!”

  “他们没这样的能耐!”

  “但朕不同,大秦不同!”

  “朕的臣子忠心不二,朕都铭记于心。

  即便真有人胆敢作乱,朕也有能耐平定叛乱,太子同样有此实力!”

  “有朕在,有太子在,大秦便稳如磐石,天下固若金汤!”

  徐丰年凝视着嬴政父子,终于明白他们的底气从何而来。

  这便是他们的骄傲!

  他们无所畏惧,因为手握兵权者皆是忠臣。

  他们亦有手段震慑群臣,使其不敢生出异心。

  这同样是对他的警告。

  归顺大秦,北境三十万铁骑仍由他掌管,但必须忠心不二,若有异心,必死无疑!

  徐丰年俯身行礼,郑重道:“受教了!”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朗声宣告:“北境武侯徐霄之子徐丰年,拜见陛下!”

  同时,他呈上父亲徐霄交予他的兵符。

  嬴政接过兵符,悠然把玩片刻,又将其抛回给他。

  “回去告知武侯,暂时按兵不动,等候帝国调遣。

  朕终将一统天下!”

  “若遇危难,可随时求援。

  ”

  “臣遵命!”

  徐丰年接受新身份后,神色一松,拱手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

  嬴天衡开口:“若我所料不差,此事应与我有关。

  ”

  徐丰年转向嬴天衡:“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你的事,我答应了。

  ”

  嬴政等人面露困惑,不知他们在说什么。

  嬴天衡解释道:“徐丰年所求,无非是让我复活其母吴素,可对?”

  徐丰年点头,急切问道:“太子殿下,当真能复活我母亲?”

  嬴政这才了然,叹道:“这便是你此行的真正目的吧?”

  “为复活母亲,甘愿交出三十万大军,舍弃半生基业。

  不得不说,你母亲有位好丈夫!”

  换位而思,若他是徐霄,亦会如此选择。

  此刻,嬴政对素未谋面的徐霄生出几分敬意。

  肯为妻子倾尽所有之人,值得重用!

  徐丰年仍有怨气:“若他真爱我母亲,便不会一直龟缩北境,不敢为她复仇!”

  嬴天衡摇头:“你心中清楚,他隐忍不发,只为护你们周全。

  只是你不愿承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