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合上的瞬间,云绮月脚下的地面就变了。
不再是石板的硬实感,而是软中带沉,每一步都像踩进湿泥。雾气贴着小腿往上爬,冷得不刺骨,却让人从内里发寒。她站定,没有立刻动,手指在腕上敲了三下,皮肤有知觉,呼吸也稳,说明神志还在。
她开口:“柳萱儿。”
声音出去不到两步就被吞了,只剩一点回音,像是从地底返上来。她等了两息,侧前方传来窸窣声,一个人影慢慢浮现出来,轮廓模糊,走近才看清是柳萱儿。
“你也在。”柳萱儿拍了拍肩上的雾水,“那扇红门后面一股焦味,一进去就呛得我咳了几声。你还好吗?”
“还好。”云绮月点头,“没受伤,也没被幻象拉走心神。”
两人靠得近了些。四周全是灰白的雾,看不见天,也分不清方向。风还在吹,但那阵吟唱声更清晰了,断断续续,节奏缓慢,听着像某种仪式的起调。
“叶凌轩呢?”柳萱儿问。
“不知道。”云绮月看着自己刚才进来的方向,那扇白门已经不见,连个影子都没留下,“我们各自进了不同的门,规则不允许同行。”
柳萱儿皱眉:“这地方不让用灵力探路,我试过,放出去的气刚离体就散了。现在只能靠眼睛和脚。”
“眼睛也没用。”云绮月低声说,“能见度太低,往前走几步都难。”
她们沉默了一瞬。这种环境最磨人,不是打不过的敌人,而是连对手在哪都不知道。她们不能停,也不能乱走,一旦偏离路径,可能永远绕不出来。
柳萱儿忽然蹲下身,伸手摸了摸脚边的苔藓。
“等等。”她说,“这里有东西。”
云绮月立刻跟着蹲下。那片苔藓颜色略深,表面有一处凹陷,不大,但形状规则。五个指印般的痕迹嵌在上面,间距均匀,边缘清晰。
“不是人踩的。”柳萱儿用指尖顺着痕迹滑过,“人的脚掌宽,趾头不会这么细长。而且你看深度——前后一致,说明走路很稳,不是挣扎或慌乱留下的。”
云绮月盯着那痕迹,又伸手探了探周围地面。别的地方都平整,唯独这一处有压痕,再往前几步,又有第二组。
“不止一个。”她说,“连续出现,方向一致。”
她们顺着痕迹往前挪了十步,果然又发现第三组脚印。位置不重叠,也没有绕圈,一路向前延伸。
“有人……或者什么东西,走过这条路。”柳萱儿抬头,“而且时间不长,苔藓还没恢复。”
云绮月没接话。她在想玉佩启动幻境时的规律。每一次危机背后都有破解之法,绝境中出现线索,往往就是出口的提示。可她也清楚,陷阱常披着希望的外衣。
“可能是引路,也可能是诱饵。”她说,“我们不知道这些脚印通向哪里。”
“总比原地站着强。”柳萱儿站起身,“你不想动,我可以先探一段。万一有问题,我跑得快。”
“不行。”云绮月也站起来,“要走一起走,不能分开。”
柳萱儿看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她知道云绮月不是怕,是不想让任何人冒险。
两人达成默契,开始沿着脚印前进。每一步都放得很慢,脚落地前先试探地面硬度,确认稳定才把重心移过去。雾太浓,她们不得不低头看路,视线几乎贴着地面。
走了约莫三十步,柳萱儿忽然抬手拦住云绮月。
“停。”
她蹲下,手指点了点新出现的一组脚印边缘。那里有一丝极淡的光晕,一闪即逝。
“有灵力残留。”她说,“很弱,但确实存在。这不是自然形成的痕迹。”
云绮月俯身查看。那光晕像是从印痕内部渗出来的,颜色偏青,不属于她认识的任何一门灵流体系。但她能确定一点——这痕迹是活的,还在缓慢释放能量。
“它在引导我们。”她说,“用灵力标记路径,防止我们迷失。”
“那它是帮我们?”柳萱儿问。
“不一定。”云绮月直起身,“也许是测试。看看我们会不会跟,敢不敢跟。”
她们对视一眼,都没退意。
“继续走。”云绮月说,“但每十步停下来检查一次。如果有异常,立刻撤回上一个节点。”
柳萱儿点头,两人重新启程。
雾依旧浓,但有了脚印,方向总算明确。她们不再盲目摸索,而是沿着这条隐秘的线一步步推进。途中试过用灵力在旁边刻记号,可不出三息,痕迹就消失,像是被地面吸走。
“这地方排斥标记。”柳萱儿甩了甩手腕,“谁设计的幻境,真够狠的。”
“目的就是让人失去参照。”云绮月说,“一旦怀疑自己的记忆,就会崩溃。”
她们又走了二十步。脚印依然连续,没有中断,也没有变化。前方的地势略微抬高,似乎通向一个小坡。
就在她们踏上坡道时,柳萱儿突然停下。
“等等。”她压低声音,“你听。”
云绮月屏息。
风里的吟唱声变了。不再是单调的重复,而是多了一个音节,短促,像是回应。
她回头看了一眼来路。
脚印还在,但最后一组的边缘,出现了裂纹。像是有什么东西正从下面顶出来。
“不对。”她抓住柳萱儿的手臂,“我们走的时候,这印子是完整的。”
柳萱儿也察觉了:“它在变。”
她们盯着那组脚印。裂纹缓缓扩大,中间浮起一丝青光,像脉搏一样跳了一下。
云绮月立刻后退半步:“快走。”
两人加快脚步往坡上冲。身后没有追击声,也没有震动,但她们都不敢回头。直到爬上坡顶,视野依旧被雾封锁,但脚下的痕迹依然清晰,继续向前延伸。
她们喘了口气,停下检查。
“刚才那个……是活的?”柳萱儿问。
“不清楚。”云绮月盯着来路,“但脚印不该自己裂开。除非它本来就不只是印记。”
“你是说,这根本不是脚印?”柳萱儿声音低了,“是某种东西留下的‘信号’?”
云绮月没回答。她想起乳母曾讲过一个故事——远古时期有种生灵,能在人心最迷茫时现身,留下足迹,引人前行。但它不救人,它只选人。能走到终点的,是它认可的,走不到的,就成了养料。
她没说这个故事。
“我们继续。”她说,“但现在每五步停一次。不能再冒险。”
柳萱儿点头,脸色紧绷。
她们再次出发。坡顶之后是一片缓降的谷地,地面更湿,苔藓厚得像毯子。脚印陷得更深,每一步都要用力拔脚。
走了不到十步,柳萱儿忽然伸手扶住旁边的树干。
“怎么了?”云绮月问。
“头晕。”柳萱儿闭了下眼,“刚才那阵吟唱,好像钻进脑子里了。”
云绮月立刻扶住她:“撑住,别闭眼。”
柳萱儿摇头:“我没睡,就是……耳朵里嗡嗡响,像有人在念名字。”
云绮月皱眉。她没这种感觉,但不敢大意。她拉着柳萱儿往前走了几步,离开刚才的位置。
“再坚持一下。”她说,“等找到安全点就休息。”
柳萱儿点头,勉强站稳。
她们又走了一段。脚印依旧向前,没有中断。前方雾中隐约现出一片石林,柱状岩体林立,像是某种废弃祭坛的残迹。
就在她们接近石林边缘时,云绮月突然停住。
“你看前面。”
柳萱儿顺着她目光看去。
最新的一组脚印旁边,多了个新痕迹——一个完整的掌印,比之前的脚印大一圈,五指分明,掌心朝下,像是有人在此处按地起身。
掌印边缘,青光未散。
        不再是石板的硬实感,而是软中带沉,每一步都像踩进湿泥。雾气贴着小腿往上爬,冷得不刺骨,却让人从内里发寒。她站定,没有立刻动,手指在腕上敲了三下,皮肤有知觉,呼吸也稳,说明神志还在。
她开口:“柳萱儿。”
声音出去不到两步就被吞了,只剩一点回音,像是从地底返上来。她等了两息,侧前方传来窸窣声,一个人影慢慢浮现出来,轮廓模糊,走近才看清是柳萱儿。
“你也在。”柳萱儿拍了拍肩上的雾水,“那扇红门后面一股焦味,一进去就呛得我咳了几声。你还好吗?”
“还好。”云绮月点头,“没受伤,也没被幻象拉走心神。”
两人靠得近了些。四周全是灰白的雾,看不见天,也分不清方向。风还在吹,但那阵吟唱声更清晰了,断断续续,节奏缓慢,听着像某种仪式的起调。
“叶凌轩呢?”柳萱儿问。
“不知道。”云绮月看着自己刚才进来的方向,那扇白门已经不见,连个影子都没留下,“我们各自进了不同的门,规则不允许同行。”
柳萱儿皱眉:“这地方不让用灵力探路,我试过,放出去的气刚离体就散了。现在只能靠眼睛和脚。”
“眼睛也没用。”云绮月低声说,“能见度太低,往前走几步都难。”
她们沉默了一瞬。这种环境最磨人,不是打不过的敌人,而是连对手在哪都不知道。她们不能停,也不能乱走,一旦偏离路径,可能永远绕不出来。
柳萱儿忽然蹲下身,伸手摸了摸脚边的苔藓。
“等等。”她说,“这里有东西。”
云绮月立刻跟着蹲下。那片苔藓颜色略深,表面有一处凹陷,不大,但形状规则。五个指印般的痕迹嵌在上面,间距均匀,边缘清晰。
“不是人踩的。”柳萱儿用指尖顺着痕迹滑过,“人的脚掌宽,趾头不会这么细长。而且你看深度——前后一致,说明走路很稳,不是挣扎或慌乱留下的。”
云绮月盯着那痕迹,又伸手探了探周围地面。别的地方都平整,唯独这一处有压痕,再往前几步,又有第二组。
“不止一个。”她说,“连续出现,方向一致。”
她们顺着痕迹往前挪了十步,果然又发现第三组脚印。位置不重叠,也没有绕圈,一路向前延伸。
“有人……或者什么东西,走过这条路。”柳萱儿抬头,“而且时间不长,苔藓还没恢复。”
云绮月没接话。她在想玉佩启动幻境时的规律。每一次危机背后都有破解之法,绝境中出现线索,往往就是出口的提示。可她也清楚,陷阱常披着希望的外衣。
“可能是引路,也可能是诱饵。”她说,“我们不知道这些脚印通向哪里。”
“总比原地站着强。”柳萱儿站起身,“你不想动,我可以先探一段。万一有问题,我跑得快。”
“不行。”云绮月也站起来,“要走一起走,不能分开。”
柳萱儿看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她知道云绮月不是怕,是不想让任何人冒险。
两人达成默契,开始沿着脚印前进。每一步都放得很慢,脚落地前先试探地面硬度,确认稳定才把重心移过去。雾太浓,她们不得不低头看路,视线几乎贴着地面。
走了约莫三十步,柳萱儿忽然抬手拦住云绮月。
“停。”
她蹲下,手指点了点新出现的一组脚印边缘。那里有一丝极淡的光晕,一闪即逝。
“有灵力残留。”她说,“很弱,但确实存在。这不是自然形成的痕迹。”
云绮月俯身查看。那光晕像是从印痕内部渗出来的,颜色偏青,不属于她认识的任何一门灵流体系。但她能确定一点——这痕迹是活的,还在缓慢释放能量。
“它在引导我们。”她说,“用灵力标记路径,防止我们迷失。”
“那它是帮我们?”柳萱儿问。
“不一定。”云绮月直起身,“也许是测试。看看我们会不会跟,敢不敢跟。”
她们对视一眼,都没退意。
“继续走。”云绮月说,“但每十步停下来检查一次。如果有异常,立刻撤回上一个节点。”
柳萱儿点头,两人重新启程。
雾依旧浓,但有了脚印,方向总算明确。她们不再盲目摸索,而是沿着这条隐秘的线一步步推进。途中试过用灵力在旁边刻记号,可不出三息,痕迹就消失,像是被地面吸走。
“这地方排斥标记。”柳萱儿甩了甩手腕,“谁设计的幻境,真够狠的。”
“目的就是让人失去参照。”云绮月说,“一旦怀疑自己的记忆,就会崩溃。”
她们又走了二十步。脚印依然连续,没有中断,也没有变化。前方的地势略微抬高,似乎通向一个小坡。
就在她们踏上坡道时,柳萱儿突然停下。
“等等。”她压低声音,“你听。”
云绮月屏息。
风里的吟唱声变了。不再是单调的重复,而是多了一个音节,短促,像是回应。
她回头看了一眼来路。
脚印还在,但最后一组的边缘,出现了裂纹。像是有什么东西正从下面顶出来。
“不对。”她抓住柳萱儿的手臂,“我们走的时候,这印子是完整的。”
柳萱儿也察觉了:“它在变。”
她们盯着那组脚印。裂纹缓缓扩大,中间浮起一丝青光,像脉搏一样跳了一下。
云绮月立刻后退半步:“快走。”
两人加快脚步往坡上冲。身后没有追击声,也没有震动,但她们都不敢回头。直到爬上坡顶,视野依旧被雾封锁,但脚下的痕迹依然清晰,继续向前延伸。
她们喘了口气,停下检查。
“刚才那个……是活的?”柳萱儿问。
“不清楚。”云绮月盯着来路,“但脚印不该自己裂开。除非它本来就不只是印记。”
“你是说,这根本不是脚印?”柳萱儿声音低了,“是某种东西留下的‘信号’?”
云绮月没回答。她想起乳母曾讲过一个故事——远古时期有种生灵,能在人心最迷茫时现身,留下足迹,引人前行。但它不救人,它只选人。能走到终点的,是它认可的,走不到的,就成了养料。
她没说这个故事。
“我们继续。”她说,“但现在每五步停一次。不能再冒险。”
柳萱儿点头,脸色紧绷。
她们再次出发。坡顶之后是一片缓降的谷地,地面更湿,苔藓厚得像毯子。脚印陷得更深,每一步都要用力拔脚。
走了不到十步,柳萱儿忽然伸手扶住旁边的树干。
“怎么了?”云绮月问。
“头晕。”柳萱儿闭了下眼,“刚才那阵吟唱,好像钻进脑子里了。”
云绮月立刻扶住她:“撑住,别闭眼。”
柳萱儿摇头:“我没睡,就是……耳朵里嗡嗡响,像有人在念名字。”
云绮月皱眉。她没这种感觉,但不敢大意。她拉着柳萱儿往前走了几步,离开刚才的位置。
“再坚持一下。”她说,“等找到安全点就休息。”
柳萱儿点头,勉强站稳。
她们又走了一段。脚印依旧向前,没有中断。前方雾中隐约现出一片石林,柱状岩体林立,像是某种废弃祭坛的残迹。
就在她们接近石林边缘时,云绮月突然停住。
“你看前面。”
柳萱儿顺着她目光看去。
最新的一组脚印旁边,多了个新痕迹——一个完整的掌印,比之前的脚印大一圈,五指分明,掌心朝下,像是有人在此处按地起身。
掌印边缘,青光未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