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他有心放过媳妇也做不到了。
经历了两轮急风骤雨后,梁晓悦开始求放过。
沈行舟也体谅她初尽人事,不敢让她过度劳累。
两人清理一番后,相拥而眠。
这一刻,沈行舟深刻体会到了有媳妇的幸福。
他展开长臂,让媳妇枕在自己的手臂上睡着。
娇妻在怀,一夜好梦!
翌日上午,梁晓悦睡到十点多钟醒来。
此时的沈行舟,正在军营里带着士兵们进行日常训练。
梁晓悦醒来后,没有立即起床。
而是进入空间,去她宿舍的浴室里泡了个澡。
躺在浴缸里,把穿越过来后,发生的所有事情重新捋了一遍。
思考着以后的人生又该如何度过?
思来想去,也想不到她应该干什么?
她只会制药看病。
西医是在25世纪学习的,中医是原身从小跟着爷爷学习的。
而她恰好有两世的记忆。所以,她如今是中西医都通晓。
只不过,她好久没有练过针灸了。
看来有空得多练练,这门手艺不练就容易生疏了。
虽然她会看病,但更精通的还是制药 。
可如今的大环境,对她这个专业,或者说,是对梁家不太友好。
所以,她的专业不能显露。
家人如今情况不明,她现在还真的什么都不能做。
只能暂时苟起来。
她的AI制药空间功能很全面,中药和西药都能制作。
她以后没事就进空间里来打发时间。
想看医书或是练针灸也只能进空间里来。
在外面,这些书和银针是万不可露出来的。
否则,怕被人举报。
想到老祖宗们留下来的救命良方,被人称之为糟粕,她就生气!
看着这两天手臂被晒黑了一丢丢。
她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可以打发时间了。
不能制药,她可以制面膜啊!
她穿越而来,还幸运的带来了她的AI制药空间。
当然不能让设备生锈不是。
她最重视自己的皮肤了,在海边即使不晒太阳,经常吹海风也会变黑。
所以,她得做一些泥膜出来,时不时的给自己捯饬一下。
否则,要不了多久,自己的皮肤便会变差。
空间里的各种药材都有。
简单弄几个美白滋润的泥膜方子那是手到擒来。
从浴缸里出来后,她就在宿舍里转了起来。
这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是她的单独宿舍。
宿舍里的家电设备一应俱全。
她查看了一下洗衣机,发现可以正常使用。
便把换下来的衣服扔进了洗衣机里。
洗衣机自带除螨除菌和烘干模式。
用起来省心又方便。
把脏衣服扔进洗衣机里,就去捣腾泥膜了。
黄芪、白芍、茯苓、白芷按相同的比例放入制药设备里。
设备会自动把这些药材磨成细腻的粉。
用的时候,只需要把这些粉调成糊状,用来敷面即可。
隔日敷一次,连防晒霜都可以省了。
她一次制作了二十份泥膜。
每一份用一个独立的自封袋子装起来。
要用的时候取一包就行。
又在空间里制作了一些花露水和风油精。以备不时之需。
花露水主要是用来除味的。
这两天,在家门口劏鱼,泼过血水的土地经太阳一晒,会有一股腥臭味。
把花露水洒在门口,就可以祛除异味。
快12点的时候,她才从空间里出来。
去厨房里煮了一份海鲜面。再蒸了一大盘生蚝。
这时节的生蚝相当肥美,蘸点酱油水,味道就很鲜。
下午,她又进空间里了。
前几天范嫂子给的蔬菜种子,她偷偷留了一些。
这会把药田附近的一片空地翻出来,把这些蔬菜种上。
实验室里有一个量子锁鲜仓。
以后,吃不完的海鲜和蔬菜她可以往这个锁鲜仓库里藏一些。
就当是囤物资了。
以防台风把门口种的那点青菜祸祸完,家里缺蔬菜吃。
把菜种完后,她又去三号仓库里转了一圈。
这个仓库里存放的全部是临行前,从家里和医馆里收进来的物资。
里面具体都有些什么,她也不是很清楚。
这会去把东西都看看,再进行分类存放。
生活物资直接放进大仓库里,跟空间里带过来的生活物资存放在一起。
药材则是放进量子锁鲜仓里。
金银细软收进空间宿舍里。
那里以前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
客卧以前是用来放各种小型制药设备的。里面有一间密室。
把这些贵重物品放到客卧密室里。
把东西分好类,她回到宿舍里,准备烧点水喝。
突然想到宿舍里900升的8门大冰箱还在。
她赶紧去打开看看,也不知以前放进冰箱的东西还在不在?
这一看,可把她给乐坏了。
以前存满冰箱的肉类、水果、牛奶、酸奶、饮料、啤酒、果酒、雪糕、糖果、巧克力全部都在。
她取出一瓶草莓味的牛奶品尝一口。
还好没过期,还是新鲜的味道 。
一瓶牛奶喝完,她又开始把空间里的东西进行盘点了。
整个实验室里以前的东西全部都在。
自己收进来的物资也不少。
这一整理,就忙活了一下午。
眼瞅着到5点钟的闹铃响了,她赶紧从空间里出来。
沈行舟5:30下班,她提前出去把晚餐准备好。
出空间前,她去宿舍的冰箱里取出一颗巧克力。
好久没吃过了 ,着实怀念那丝滑细腻中略带一丝苦涩的味道。
想到实验室里还有上千斤大米,今晚她就大方一回,蒸米饭吃。
让她后世一天吃两顿米饭的人老吃粥,她着实吃不习惯。
即使是海鲜粥也不行!
于是,她拿出两个碗,学着沈行舟教她的方法。
把米洗好后,一个碗里放一些米,再加上适量的水。
放进蒸锅里。
柴火灶上的铁锅很大,这个竹蒸笼也大。
所以,她感觉这一锅只蒸两碗米饭着实有些浪费柴禾。
便又洗了些生蚝和螺贝放进蒸笼里一起清蒸。
蒸了几分钟后,生蚝和螺贝都熟了。
把这些取出来,又用盘子装了四条处理好的黄鳍鲷进去蒸。
沈行舟把黄鳍鲷放在缸里养着了。
想吃的时候,随时有新鲜的吃。
她第一天来的时候,还以为厨房和后门外的水缸是用来做酸菜的。
现在才知道,原来这些缸是用来养海产品的。
不过,想到这些海鲜这样养着,终究不能长久,只能暂时过渡。
每天还要换水也挺麻烦的。
她便想着可以用竹筒做一个简易版的增氧机。
这会,沈行舟正好回来了。
她便把这个想法跟沈行舟一说。
经历了两轮急风骤雨后,梁晓悦开始求放过。
沈行舟也体谅她初尽人事,不敢让她过度劳累。
两人清理一番后,相拥而眠。
这一刻,沈行舟深刻体会到了有媳妇的幸福。
他展开长臂,让媳妇枕在自己的手臂上睡着。
娇妻在怀,一夜好梦!
翌日上午,梁晓悦睡到十点多钟醒来。
此时的沈行舟,正在军营里带着士兵们进行日常训练。
梁晓悦醒来后,没有立即起床。
而是进入空间,去她宿舍的浴室里泡了个澡。
躺在浴缸里,把穿越过来后,发生的所有事情重新捋了一遍。
思考着以后的人生又该如何度过?
思来想去,也想不到她应该干什么?
她只会制药看病。
西医是在25世纪学习的,中医是原身从小跟着爷爷学习的。
而她恰好有两世的记忆。所以,她如今是中西医都通晓。
只不过,她好久没有练过针灸了。
看来有空得多练练,这门手艺不练就容易生疏了。
虽然她会看病,但更精通的还是制药 。
可如今的大环境,对她这个专业,或者说,是对梁家不太友好。
所以,她的专业不能显露。
家人如今情况不明,她现在还真的什么都不能做。
只能暂时苟起来。
她的AI制药空间功能很全面,中药和西药都能制作。
她以后没事就进空间里来打发时间。
想看医书或是练针灸也只能进空间里来。
在外面,这些书和银针是万不可露出来的。
否则,怕被人举报。
想到老祖宗们留下来的救命良方,被人称之为糟粕,她就生气!
看着这两天手臂被晒黑了一丢丢。
她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可以打发时间了。
不能制药,她可以制面膜啊!
她穿越而来,还幸运的带来了她的AI制药空间。
当然不能让设备生锈不是。
她最重视自己的皮肤了,在海边即使不晒太阳,经常吹海风也会变黑。
所以,她得做一些泥膜出来,时不时的给自己捯饬一下。
否则,要不了多久,自己的皮肤便会变差。
空间里的各种药材都有。
简单弄几个美白滋润的泥膜方子那是手到擒来。
从浴缸里出来后,她就在宿舍里转了起来。
这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是她的单独宿舍。
宿舍里的家电设备一应俱全。
她查看了一下洗衣机,发现可以正常使用。
便把换下来的衣服扔进了洗衣机里。
洗衣机自带除螨除菌和烘干模式。
用起来省心又方便。
把脏衣服扔进洗衣机里,就去捣腾泥膜了。
黄芪、白芍、茯苓、白芷按相同的比例放入制药设备里。
设备会自动把这些药材磨成细腻的粉。
用的时候,只需要把这些粉调成糊状,用来敷面即可。
隔日敷一次,连防晒霜都可以省了。
她一次制作了二十份泥膜。
每一份用一个独立的自封袋子装起来。
要用的时候取一包就行。
又在空间里制作了一些花露水和风油精。以备不时之需。
花露水主要是用来除味的。
这两天,在家门口劏鱼,泼过血水的土地经太阳一晒,会有一股腥臭味。
把花露水洒在门口,就可以祛除异味。
快12点的时候,她才从空间里出来。
去厨房里煮了一份海鲜面。再蒸了一大盘生蚝。
这时节的生蚝相当肥美,蘸点酱油水,味道就很鲜。
下午,她又进空间里了。
前几天范嫂子给的蔬菜种子,她偷偷留了一些。
这会把药田附近的一片空地翻出来,把这些蔬菜种上。
实验室里有一个量子锁鲜仓。
以后,吃不完的海鲜和蔬菜她可以往这个锁鲜仓库里藏一些。
就当是囤物资了。
以防台风把门口种的那点青菜祸祸完,家里缺蔬菜吃。
把菜种完后,她又去三号仓库里转了一圈。
这个仓库里存放的全部是临行前,从家里和医馆里收进来的物资。
里面具体都有些什么,她也不是很清楚。
这会去把东西都看看,再进行分类存放。
生活物资直接放进大仓库里,跟空间里带过来的生活物资存放在一起。
药材则是放进量子锁鲜仓里。
金银细软收进空间宿舍里。
那里以前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
客卧以前是用来放各种小型制药设备的。里面有一间密室。
把这些贵重物品放到客卧密室里。
把东西分好类,她回到宿舍里,准备烧点水喝。
突然想到宿舍里900升的8门大冰箱还在。
她赶紧去打开看看,也不知以前放进冰箱的东西还在不在?
这一看,可把她给乐坏了。
以前存满冰箱的肉类、水果、牛奶、酸奶、饮料、啤酒、果酒、雪糕、糖果、巧克力全部都在。
她取出一瓶草莓味的牛奶品尝一口。
还好没过期,还是新鲜的味道 。
一瓶牛奶喝完,她又开始把空间里的东西进行盘点了。
整个实验室里以前的东西全部都在。
自己收进来的物资也不少。
这一整理,就忙活了一下午。
眼瞅着到5点钟的闹铃响了,她赶紧从空间里出来。
沈行舟5:30下班,她提前出去把晚餐准备好。
出空间前,她去宿舍的冰箱里取出一颗巧克力。
好久没吃过了 ,着实怀念那丝滑细腻中略带一丝苦涩的味道。
想到实验室里还有上千斤大米,今晚她就大方一回,蒸米饭吃。
让她后世一天吃两顿米饭的人老吃粥,她着实吃不习惯。
即使是海鲜粥也不行!
于是,她拿出两个碗,学着沈行舟教她的方法。
把米洗好后,一个碗里放一些米,再加上适量的水。
放进蒸锅里。
柴火灶上的铁锅很大,这个竹蒸笼也大。
所以,她感觉这一锅只蒸两碗米饭着实有些浪费柴禾。
便又洗了些生蚝和螺贝放进蒸笼里一起清蒸。
蒸了几分钟后,生蚝和螺贝都熟了。
把这些取出来,又用盘子装了四条处理好的黄鳍鲷进去蒸。
沈行舟把黄鳍鲷放在缸里养着了。
想吃的时候,随时有新鲜的吃。
她第一天来的时候,还以为厨房和后门外的水缸是用来做酸菜的。
现在才知道,原来这些缸是用来养海产品的。
不过,想到这些海鲜这样养着,终究不能长久,只能暂时过渡。
每天还要换水也挺麻烦的。
她便想着可以用竹筒做一个简易版的增氧机。
这会,沈行舟正好回来了。
她便把这个想法跟沈行舟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