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上山抓野兔-《荒年好大仓,我靠种地养全家》

  麦大江打开门,徐氏也从屋里出来,

  麦大树先是打量了一番院子,看着院子里摆放整齐的柴火,和手拿斧头的二哥,麦大树笑着道:“二哥劈柴呢?二哥,二嫂,我来看看你们,二丫和阿福不在家吗?”

  “云芽去山上了,阿福在村里玩呢,你说有事,有啥事?”

  云芽?麦大树一听这名字还愣了一下,然后想起好像是二哥给二丫取的名字,自己没怎么在意。

  不知为什么,听到云芽不在家麦大树松口气。

  麦大树笑着道:“我来是有件好事,云月那丫头在县城里给家里人找了活计。

  大哥和大侄子是粮铺的账房和活计,咱们是劳工的活计。

  这次也是大哥和爹让我来告诉你的,我看着应该是爹后悔让二哥你净身出户了,

  这才让云月丫头将二哥你的活计也找了。

  当初你们什么都没带走,现在日子应该也不好过,这次爹娘应该是心里气消了,过意不去了。”

  麦大树滔滔不绝的讲着好话,

  希望二哥一家能和爹娘关系缓和,不要闹太僵,这样同在一个村里,总有见面的时候。

  若是还没有什么表示,否则村里人不定怎样看待他们。

  这些天他在村里遭受过白眼,说他对兄长一家狠心。

  明明是老头子抽风,将二哥一家净身出户,和他有什么关系?

  他当初还说要将分得的房子让二哥继续住呢!

  是娘不同意,非要他们当晚就搬出家。

  现在却要他跟着他们一起被戳脊梁骨,麦大树十分憋屈。

  就想着如果能够通过这次的事情和二哥关系好起来,就算是表面的做做样子,也行呀!

  所以麦大树极力说好话,也想着,二哥一家现在正是缺钱的时候,一定会同意吧........

  虽说都分家了,若是二哥去了,那就是接受了爹娘和大哥的好意,他也能少受点连累。

  ————————————————————

  这边云芽和李桐儿一起上山,想要看看能不能抓到点野兔子,山鸡之类的野物,给家里开源。

  李桐儿和哥哥李磊上山过几次,对山里比较熟悉,所以这次二人并不是在山外围打转。

  两人在山林中仔细搜寻着,

  突然,李桐儿指着不远处的草丛,小声说道:“云芽,你看那边,好像有动静。”

  云芽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隐隐约约看到一个灰色的身影在草丛里晃动。

  她们轻手轻脚地靠近,原来是一只肥硕的野兔。

  云芽和李桐儿对视一眼,默契地开始包抄。云芽从左边迂回,李桐儿从右边堵截。

  就在野兔准备逃窜的瞬间,云芽眼疾手快,猛地扑了过去,一把抓住了野兔的后腿。

  野兔拼命挣扎,云芽死死不松手,李桐儿赶紧上前帮忙,终于将野兔制服。

  两人看着野兔,相视一笑都露出开心的笑容。

  云芽和李桐儿正高兴着,突然听到旁边的草丛里又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她们警惕地握紧手中的工具,轻手轻脚的拨开草,原来是一个兔子窝,里面还有好几只小兔子。

  云芽眼睛一亮,提议道:“桐儿,咱们把这窝兔子都抓回去圈养起来吧,小兔子繁殖的快,以后就有吃不完的兔肉了,要是能和县里的大酒楼搭上线还能挣些家用。”

  李桐儿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毕竟家里就指着哥哥一人打猎挣银子,哥哥虽然偶尔能带一些小野物回来,

  但是他们家还没尝试过养兔子,若是养兔子真能挣银子,哥哥还能轻松一些。

  两人说干就干,找来了一些树枝和藤条,把兔子们一网打尽。

  回家的路上,两人还在商量着怎么圈养兔子。

  云芽看了每只兔子的性别后一乐说:“还是成双成对的呢!咱们对半分可好?”

  李桐儿没意见,点头赞同。

  云芽想着自家院子里好像没有什么能养兔子的地方又道:“我家院子里没有兔笼,我也不会编兔笼,回去之后你能教教我吗?”

  “行,我回去帮你一起弄。兔子吃野草就行,咱们以后上山顺便割点回来。”

  两人开开心心的背着兔子,拎着干树枝柴火下了山。

  回到家后,云芽把抓到兔子的事告诉了父母,麦大江和徐氏也很高兴,觉得这是个增加收入的好办法。

  一家人在李桐儿的指导之下,开始动手准备搭建兔笼,期待着这些兔子能给家里带来更多的好处。

  忙活完,麦大江把今天麦大树来找他的事情讲给云芽听

  云芽回想原剧情中好似有这一段,原书中并没有分家

  当时大伯麦庆林一直在家以温书的名义什么也不干。

  一开始麦大树有意见但是并不说

  后来终于有一天麦大树在自己婆娘的枕边风下爆发了

  也是这个时候麦云月从县城回来说给家里的劳动力们找了活计,

  麦老头为了安抚麦大树,决定这次进县城干活的人工钱可以留一成在自己手里,

  于是麦大树欣然的接受了这样的安排

  实际上,这不过是麦云月一家吸血的另一层算计罢了。

  麦云月与刘家的少东家刘启轩在绣房交好。

  明里暗里哭诉家里人多,有懒惰的二叔一家拖累,还有对爹科举有意见的三房,极力抹黑其余两房。

  又讲现在不是农忙,只有自己一人挣银子虽然够家中的开销,却不够父亲的读书花用,想要家里几个叔叔都出来干活,叔叔们却推脱找不到。

  那刘启轩是个不知人间疾苦的,才接触自家的买卖也不过是总管账目,并不了解一户农家人一年的开销有多少。

  看着这个小小年纪就辛苦养家,坚毅而令自己心动的女子在向自己诉苦,怎能不帮上一把?

  当即大手一挥,给安排了三四个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