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英雄凯旋惊一省,从容应对定大局-《重生八零,先踹了白眼狼儿女》

  机舱门缓缓打开。

  一股带着家乡泥土芬芳的空气,瞬间涌了进来。

  不等其他人有所反应,张秘书长已经一个箭步上前,激动地对李浩轩说:“李副团长,您先请!这是您应得的荣誉!”

  他说话的姿态,已经近乎于谦卑。

  李浩轩没有推辞,平静地点了点头,第一个走出了机舱。

  一时间,所有的镁光灯都对准了他。

  “咔嚓!咔嚓!咔嚓!”

  闪光灯不断亮起,将黄昏的天空照得亮如白昼。

  停机坪上,那群平日里只会出现在省新闻联播里的高官们,此刻全都伸长了脖子,用一种探究、好奇、甚至带着一丝崇敬的目光,望向这个从舷梯上缓缓走下的年轻人。

  太年轻了!

  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第一反应。

  他们想象过无数次这位立下不世之功的英雄的模样,或许是像钱总工那样经验老到的专家,或许是像张秘书长那样沉稳干练的官员。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走在最前面的,竟然是一个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的青年。他穿着一身简单的白衬衫,身姿挺拔,面容平静,面对眼前这足以让任何人都心跳加速的盛大场面,眼神平静,十分镇定。

  这种巨大的反差,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他就是李浩轩?”

  “我的天,比照片上看起来还要年轻!”

  “这气度……这份从容……简直不像这个年纪的人能有的!”

  迎接队伍里,人群中响起了低声议论和惊叹。

  就在这时,陈副省长动了。

  他几乎是小跑着迎上前去,完全不顾自己副省长的身份,在李浩轩走到红地毯尽头时,一把就抓住了他的双手。

  “浩轩同志!欢迎回家!我代表省委、省政府,代表全省人民,欢迎你凯旋!”

  陈副省长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发自内心的欣赏和狂喜。他没有称呼“李副团长”或者“李顾问”,而是直接用了“浩轩同志”,这是一种巨大的政治信号,代表着一种近乎平等的认可!

  跟在李浩轩身后的张秘书长、钱总工等人,看到这一幕,全都停下了脚步,脸上充满了与有荣焉的激动。

  而那几位国企老总,则僵在舷梯上,一时不知所措。他们看着被副省长亲手握住的李浩轩,再看看自己被彻底无视的尴尬处境,心中五味杂陈,后悔不已。

  “陈省长,您太客气了。”李浩轩的回答,依旧平静而得体,“这是代表团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陈副省长眼中的欣赏更浓了。他正要说话,一群早就按捺不住的记者,立刻冲破了安保人员的阻拦,将两人团团围住。

  “李浩轩同志!我是省日报的记者!请问您是如何迫使德国人签下这份‘不平等条约’的?”

  “李副团长!我是省电视台的!听说克劳斯·玛菲的董事称呼您为‘导师’,这是真的吗?”

  “李厂长!您这次为国家立下如此大功,请问您对未来有什么规划?您还会继续留在那个小小的乡镇化肥厂吗?”

  一个个尖锐的问题接踵而至。每一个问题,都充满了爆炸性。

  陈副省长眉头一皱,正要呵斥,李浩轩却微笑着抬了抬手,示意他不必担心。

  他接过离自己最近的一个话筒,目光平静地扫过一张张激动而又亢奋的脸。

  喧闹的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各位记者朋友,谢谢大家的关心。”

  李浩轩的声音,通过话筒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停机坪。

  “首先,我想澄清一点。我们与克劳斯·玛菲公司签订的,不是什么‘不平等条约’,而是一份基于互信和共赢的‘战略合作协议’。”

  “其次,‘导师’的称呼,只是德方朋友的客气之词。在技术领域,我们永远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声音变得铿锵有力。

  “至于我个人的未来,我想说,我的根,在红星化肥厂。我的事业,和我们省的工业发展,紧密相连。这次的合同,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一个让我们省,乃至我们国家的化工产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开始!”

  “设备引进来只是第一步。如何把那一百名技术人员选好、用好,如何让我们自己的工人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如何建立起配套的产业链,这才是接下来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谦虚地回应了个人荣誉,又巧妙地将所有人的注意力,从八卦和吹捧,引向了实际的工作和未来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他向所有人,尤其是向陈副省长,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他李浩轩,在乎的不是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是整个产业的未来!

  “说得好!”

  陈副省长听完,忍不住大声喝彩!

  他看向李浩轩的眼神,除了欣赏,更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激动!

  他用力地拍了拍李浩轩的肩膀,对着所有记者,也是对着所有在场的官员,朗声宣布:

  “同志们,你们都听到了吗?这就是我们的大功臣,李浩轩同志的格局!”

  “省里已经决定,成立一个由我亲自挂帅,由李浩轩同志担任常务副组长的‘中德合作项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合同的后续执行工作!计委、经委、化工厅,你们这些部门,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只有一个要求,全力配合浩轩同志的工作!”

  这个任命一出,全场再次哗然!

  常务副组长!

  这虽然是个虚职,但由副省长亲自挂帅,其分量,甚至比一个实权的厅长还要重!这意味着,李浩轩将拥有直接调动全省资源的巨大权力!

  这无疑是巨大的提拔!

  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李浩轩被陈副省长亲自请上了一辆悬挂着特殊牌照的红旗轿车。

  车门关闭,隔绝了外面所有的喧嚣。

  轿车平稳地驶出机场,陈副省长看着身边面容依旧平静的年轻人,终于忍不住问道:“浩轩,你跟我说句实话,跟德国人谈判,你当时……真的一点都不紧张?”

  李浩轩笑了笑,转头看向窗外飞速掠过的夜景。

  “紧张?或许有一点。但当我想到,我身后站着的是整个国家,我面对的,是能为我们未来几十年轻工业发展抢来一线生机的机会时,那点紧张,就全都变成了动力。”

  他收回目光,看着陈副省长,眼神变得无比认真。

  “陈省长,庆功可以,但不能太久。关于那一百个培训名额的选拔方案,我有一个初步的想法,想跟您汇报一下。”

  看着这个在巨大的荣誉面前,没有丝毫迷失,反而第一时间就投入到具体工作中的年轻人,陈副省长再次长叹一声。

  这个时代能有李浩轩这样的人才,是国家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