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这研究院里有高人啊-《重生1988,我有个随身农场》

  稍微收拾了一下,李长生便出发了。

  车辆在路上飞驰,预计还有两个多小时才能到杭城。

  而省供销门口,已经挤满了人。

  也不知道谁放出去的消息,说是省供销已经联系上了研究院的人。

  之前大家是惶惶不可终日,现在终于要有个结果了。

  他们的轧花厂、纺织厂、服装、布匹等生意,都依赖棉花的供应……

  不论是做大做强,还是倒闭,都需要棉花的确切信息。

  郑琴的办公室门口也是站满了关系户。

  “……这批棉花是不是最后一批了。”

  “听说棉花田都被破坏了,以后没有棉花了是吗?”

  七嘴八舌的议论像念经一样,吵得郑琴头疼,她还没什么话说。

  这些人多少都沾亲带故。

  没有关系的,在大门口等着呢。

  大家都很关心这新品种棉花还能不能种出来,这关系到以后的棉花供给。

  可她哪儿知道棉花的具体情况,之前跟李长生见过之后,她还去见了李光年。

  李光年被打得很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说不出棉花的后续。

  他烧光了棉花杆子,除了研究院,最后一个接触那些批新品种棉花的,就是李光年了。

  研究院那边为了保护残留的资料都把研究方向上交了,如果有种子,有数据,研究院没必要这么做。

  那么,最有可能知道新品棉花的相关信息的,也就李光年了。

  结果是李光年晕过去之前都说自己不知道。

  很有可能,是真不知道。

  那……

  这棉花估计是最后的绝唱了。

  就算研究院现在跟供销还有省里谈好,那明年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郑琴再次体会到了什么叫煎熬。

  而且这样的煎熬,得持续到李长生再次到来。

  他没有说什么时候来,那她就不能找理由开溜。

  到了她这个位置,谁还坐班啊。

  这不是怕李长生找不到她吗?

  下午两点半,她老老实实来到办公室,门口的人一个都没少。

  “还等着呢,兴许今天不来了。”郑琴道。

  “我们回去也是闲着,万一来了呢,我们也好早做打算。

  说实话,这厂子也开不下去了,如果棉花没有办法正常供应,那还是关掉好了。

  长痛不如短痛。”

  “你们纺织厂还好,没有棉花,还能做做其他材料来撑着。

  我们这些小轧花厂就难了。”

  “都别说丧气话,大家打起精神来。”郑琴鼓励道。

  她压根不想鼓励他们,而是听了一早上的丧气话,她都有些郁闷了。

  这些人把她当垃圾桶呢,所有负面情绪都往她这儿倒。

  “咦?外边什么动静?”

  有人喊了一声。

  这时候大家还没安静下来,省供销门口那边传来了闹哄哄的声音。

  “出什么事儿了?”

  大家纷纷趴在窗户边往下看。

  有个小孩一路往里跑,朝办公楼这边跑了过来。

  那小孩来到郑琴办公室门口,把手心里攥着的纸条递了过去:“有个人说在这上面的地址等你。”

  郑琴在众人的疑惑目光中,接过纸条。

  她来到角落,确保没人能看到上面的内容。

  “悦来茶楼,李长生。”

  郑琴心头一跳,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来了!

  “是不是研究院的同志来了!”

  门边的人都凑了过来。

  大家都很激动。

  “我出去一趟。”郑琴不置可否。

  她大步离开。

  悦来茶楼,三楼777包间。

  七上八下,吃公粮的人讲究这个。

  “姐。”

  郑琴来到门口,李长生便将门打开。

  “老弟啊,姐可真是太难了,你刚才估计也看到了,乌泱泱的全是人啊。”郑琴一脸愁容。

  李长生笑道:“我就是考虑到姐这边有困难,所以才打早就赶过来了。”

  郑琴点点头,心疼道:“还没吃饭呢吧,先吃东西。”

  “吃饭不急,先告诉你结果吧。”李长生道。

  郑琴眼巴巴的看着。

  “研究院那边给的回复是等消息,要先和省里谈。”李长生道。

  虽说郑琴没有期待有特别好的效果,毕竟研究院是出了名的小心眼,上次因为不让卖大米,研究院那白糖是一车车拉去沪城啊。

  这次棉花被截留,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可是,她真的要顶不住了。

  那些厂子是一天关一批啊。

  本来就是物价暴涨的阶段,厂子关停,物资变少,物价更要起飞。

  她只是管供销的,弄不到棉花不算她的主要责任,现在有棉花不能动,这口黑锅她就背定了。

  “长生,这要等多久啊。”郑琴一脸愁容。

  “具体还不知道。”李长生道,“我一会儿就得去找他们,把东西交上去。

  姐,这边再等等吧。”

  郑琴知道没什么办法了,只好问出了另外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长生,这棉花明年还能有吗?”

  “明年?”李长生叹了口气,“这个也是不确定的,研究院那边在紧锣密鼓的重新试验。

  有可能几天后就又找到了培育的数据,有可能一直都没有。

  不过相关的数据也交给了农科院那边,他们估计两三年会有结果。”

  “……”郑琴面色发白。

  两三年。

  这省里的棉花相关的厂子怕是都倒闭完了。

  这样的话,只能高价进口,还得看阿美莉卡那边的脸色。

  “姐,东西我就不吃了,这边我已经买过单,你喝会儿茶再回去吧,我先去把东西交上去。”李长生道。

  郑琴点点头,只说了句路上慢点儿。

  李长生来到办公大楼,把许青缨写的大通道论文递了上去,说是研究院那边喊他交过来的。

  这份报告很快就递到了一个办公室。

  办公室的人看完后,面色微变,立马让人去复印了十几份,召集人来到了会议室。

  众人看到桌上的报告,还以为又是什么无聊的套话,大家都懒得看。

  但偶尔有那么一两个没来得及带杯子的人,实在没东西研究了,就盯着上面的内容看了一会儿,结果越看越是心惊。

  “大通道建设,这研究院里边有高人啊,竟有如此见识和魄力。”

  “这路如果按照上面说的修,还真有大作为。”

  “我当时就有这么个轮廓,没想到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看完的人都啧啧称奇,剩下一些没看的人立马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