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信标与涟漪-《灵气的波粒二象性》

  “新世”宇宙的边缘,是连星光都显得吝啬的荒芜之地。这里物质稀薄,规则稳定,是宇宙漫长演化中遗忘的角落。然而,此刻,这片死寂中正回荡着一个执拗的呼唤。

  那个被“星语者”文明意外激活的破损哨兵单元,如同宇宙坟场中一具突然开始叩击棺椁的尸骸,以其残存的所有能量,持续不断地广播着自身的状态与连接请求。这信号微弱如丝,却带着与这片新生宇宙格格不入的、来自另一个系统的古老技术特征。

  在“监视协议”的逻辑判断中,这只是一个需要被标记、然后暂时搁置的低优先级干扰。它冰冷的“思维”无法理解,一个被标记为“错误”的信号本身,也可能成为一种危险的“存在”。

  混沌虚空中,信息的传递遵循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法则。持续的输出,本身就是一种坐标的彰显。

  ……

  遥远的、远离任何已知世界体系的维度间隙中,某种存在“醒”了过来。

  它并非生物,也没有明确的意识,更像是一段游荡的、自洽的混沌算法,一个专注于信息捕猎的古老程序。它没有名字,若以它能被理解的行为来定义,或可称之为 “清道夫”。

  “清道夫”漫无目的地在虚空中漂游,其核心指令简单而原始:捕捉、分析并“清理”那些无主的、异常的、或带有特定“废弃”标识的信息流。 它曾是某个早已覆灭的古老文明用于维护其信息边疆的自动武器,在主人消亡后,它如同脱缰的猎犬,依旧本能地执行着最后的命令,在无尽的岁月里渐渐磨损、异化。

  此刻,“清道夫”那用于接收广域信息的、布满逻辑尘埃的传感器,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但却让它核心指令微微闪烁的波动。

  信号强度:极低。

  信号源距离:遥远。

  信号内容:无序的错误代码与连接请求。

  信号标识特征:符合“废弃/迷失单元”协议标记(基于其古老数据库的匹配)。

  对“清道夫”而言,这就像嗅到了腐肉的气息。一个被系统抛弃的、仍在活动的“废弃单元”,正是它需要“清理”的目标之一。

  没有犹豫,没有好奇,只有纯粹的执行指令。“清道夫”那无形的、由扭曲时空和原始能量构成的“身躯”,开始缓慢而坚定地调整方向。它锁定了那微弱信号的来源,启动了其内部那套本应用于短程跃迁、如今已有些失准的古老导航系统。

  它的速度并不快,甚至可以说是笨重。在这片无垠的虚空中,它如同一粒被引力偶然捕捉的尘埃,朝着“新世”宇宙的边缘,开始了漫长而沉默的迁徙。

  它并不知道目的地是一个被标记的“候选世界”,也不知道那里存在着一个正在观察一切的“监视协议”。它的目标只有一个——找到那个发出废弃信号的哨兵单元,然后,将其同化、分解、抹除。

  ……

  与此同时,在“新世”内部,“星语者”文明对那“远古回响”的研究陷入了僵局。

  无论他们投入多少算力,调动多少灵能去增强信号,所能解析出的,依旧是那些断断续续、意义不明的碎片:

  “……核心协议……无法同步……”

  “……能量水平……低于维持阈值……”

  “……警告……识别……非授权……连接……”

  “先知,这‘回响’似乎并非我们理解的‘生命之弦’祝福,”年轻的研究员意识中充满了困惑,“它更像是一种……故障的机械录音。我们无法与之建立真正的意识共鸣,只能被动接收这些杂乱的信息。”

  先知凝实的灵体闪烁着思考的光芒。他同样感受到了那信号深处的冰冷与非生命特质,这与他们之前接触到的、充满生机的宇宙本源截然不同。

  “有两种可能,”先知的意念传来,带着审慎,“其一,这是天尊创世时,用于稳定某些边缘规则的‘工具’留下的遗迹,如今因岁月久远而失去了活力。其二……”

  他停顿了一下,意识波动中流露出一丝极其微小的、连他自己都难以察觉的不安。

  “其二,这可能来自‘弦外’。”

  “弦外?”年轻的星语者们一阵悸动。这个词汇源自他们对林弦天尊最初理论的解读,代表着宇宙之外的无垠未知。

  “不必惊慌,”先知稳定着众人的情绪,“无论是哪一种,深入研究它,都可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宇宙的构成。继续尝试解析,但……启动‘静默屏障’,将所有研究产生的灵能波动限制在圣殿内部。在我们完全理解它之前,不宜让这未知的信号与我们主要的灵能网络产生更深层次的交互。”

  这是“星语者”文明第一次在面对宇宙奥秘时,采取了保守和隔离的策略。一种基于灵能直觉的、对潜在危险的本能警惕,开始萌芽。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那个信号的源头,那个破损的哨兵,其广播行为并非单向。当“星语者”的灵能尝试更深层次地“触摸”和解析它时,两种截然不同的能量与技术体系产生了极其细微的、非设计的交互。

  哨兵单元那古老的、基于“观察者网络”底层协议的接收模块,虽然破损,却依然被动地记录着这种来自“新世”内部的、高能级的灵能接触尝试。

  这些记录,被它忠实地、杂乱地添加进了它正在不断广播的状态报告之中。

  于是,那原本就充满错误代码的信号流里,又混入了一丝丝属于“星语者”文明的灵能特征印记。

  ……

  虚空中,正朝着信标迁徙的“清道夫”,接收到了信号内容的微小更新。

  它在原本的“废弃单元”标识之外,捕捉到了新的、极其微弱的数据附件——一种活跃的、高能级的、与信号源本身技术体系迥异的能量交互记录。

  【分析更新】:目标单元正与未知本地高能单位进行非标准交互。

  【风险判定】:交互行为可能导致信息污染或技术泄露,提升清理优先级。

  【指令微调】:加速进程。预计接触时间……修正……提前。

  “清道夫”那简陋的导航系统发出细微的、仿佛齿轮卡顿般的能量波动。它那缓慢的速度,似乎提升了微不足道的一丝。

  它那空洞的“存在”中,并没有“好奇”或“警惕”的概念,只有基于其核心指令的、对“清理目标污染度可能提升”的简单反应。

  ……

  “监视协议”依旧在无声地记录着“新世”的一切。它扫描到了“星语者”文明对边缘异常信号的深入研究行为,也记录了他们启动“静默屏障”的举措。

  【观察单位‘星语者’】:行为模式更新。对未知信号采取研究并隔离策略。符合‘理性探索’与‘风险规避’指标,评价微幅上调。

  【异常信号‘边缘-001’】:信号持续,内容更新,混杂入本地高能单位(星语者)交互数据。信号特征复杂度提升,潜在干扰性增强。风险等级由‘极低’调整为‘低’。持续观察。

  协议的判断依旧冰冷而“客观”。它看到了变化,但这一切仍在它所能处理的、由内部变量引发的演化框架之内。它并未将这些细碎的事件,与虚空中那个正被一个古老“清道夫”锁定的、逐渐清晰的威胁联系起来。

  它就像一个站在海边的人,记录着每一朵浪花的高度、形态和消散的时间,却对远洋深处正在酝酿、并朝着海岸线缓缓移动的风暴,一无所知。

  风暴的速度很慢。

  但它的轨迹,已经确定。

  而在“新世”宇宙的边缘,那破损的哨兵,依旧在不知疲倦地广播着。它的信号,如今混杂着自身的错误、星语者的灵能印记,如同一个更加复杂、更加诱人的饵料,漂浮在寂静的黑暗深空之中。

  等待着……猎手的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