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各自-《一抹繁花忆》

  直到内城司闻讯,派人前来,那对夫妇和其中一些人才趁乱遁走。而没跑的人都是京中百姓,听了那对夫妇一番痛哭流涕的陈述之后,才一路跟来看热闹的。

  此事顿时在京中百姓的茶余饭后之间引起热议,毕竟百姓可不会如朝臣那样想得多。

  三天之后,一名年轻女子抱着个小婴儿,同样领着一群人来到了宁王府大门外,女子直接跪在地上,梨花带泪,一声声地唤着寒郎,凄婉之音令闻者动容。

  自有好打抱不平之人出声相助,喊道让宁王世子出来。

  苏良夫妇不让端木寒出面,自己两人领着人来到了大门外。

  还不待苏氏出声,女子就先唤了爹娘,又言爹娘带着亲儿子前来京城,弃了自己便罢,那时自己尚不知已有身孕,后来得知有孕后,一路艰难来到京城,只求能留下孩子,这亲孙子不能也弃了啊!

  苏良夫妇如何能认,双方顿时又是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内城司闻讯后,掐着和前一次差不多的时间才派人前去,结果自然也就同前一次一样。

  此两事一出后,一时之间,京中对于真假世子之议是尘嚣日上。

  对此,朝中反倒是一片平静,谁也没提这个事。

  原本心仪于择先皇孙而选的部分朝臣更是腹议:闹吧,闹吧,最好闹得狗咬狗一嘴毛,闹得皇上彻底打消有意于宁王世子的念头才好!

  忠皇派的朝臣则想着:互相质疑也好,最好能摆出实证来互证。如此一来,要辩出真假,岂不是更容易?

  其他原本就持观望态度的朝臣自是巍然不动,继续更为谨慎地观望。

  而卫国公一派,包括卫国公,无不在心里骂了人,爆了粗口,这都是些什么事?

  不管众臣如何思量,反正,两个宁王世子之争算是拉开了帷幕。

  平国公夫人得知如意鸟早在被送去那天,就被端木寒放走后,松了口气,又听平国公提起冯驸马建议先行主动请罪,当即就指责冯驸马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皇上顺势削了平国公府的爵位呢?难道冯驸马就没想到这一层?反正已无证物,就算万一被人提起,咬死不认就是,还要上赶着去请罪?气不过的国公夫人又是一通抱怨指责,平国公一时也没拿定主意。

  福宝郡主又念起了紫貂,想让阿二去许府偷偷把紫貂抱回来。阿二就是再蠢也知道不能应,要是让长公主知道,她和驸马不在时,自己竟帮着郡主去干偷鸡摸狗的事,那还不得揭了自己的皮。

  因阿二坚决不肯,阿大就更不用提,福宝郡主只得去找蔡夫人。当然,在蔡府众人的努力下,福宝郡主又被安抚住了。

  玉珠自陪着赵承阳过了生辰后,因既没引来歹人,一时之间也想不出辨明苏大人的两全之策,便干脆呆在许府,除了逗逗紫貂,就是每日听春红洋洋洒洒地讲述京中最新的风向。

  听闻已有人开始对赌谁才是真的宁王之子,对此,玉珠除了觉得无语之外,又想到不知地下的宁王夫妇会如何想?不过,如果安叔所言为真,自己和宝珠活得好好的,想来宁王夫妇也只会将此视作笑话来瞧吧。

  老太太和三太太自然乐见玉珠安稳地呆在府中。

  从老太太处得知三老爷决定只携三太太入宫赴宴,并不会带府里的小姐随行,连玉珠和宝珠也不带,二太太尤为失望。许诗雅几人反而想得开,反正谁也去不成不是吗?

  转眼就到了宫宴的前一日。

  入夜,赵承泽回到许府后,先去前院见了三老爷。

  “你说有人能作证,身亡女子和勇毅侯府的人有来往?”三老爷用食指点着书案。

  “确切地说,是和侯府后院一名姨娘的贴身丫环有来往。”

  “可靠吗?”

  “能作证的人原本就是侯府的丫环,只是后来被卖了出去。”

  “能排除她不是心存怨恨,胡乱攀咬吗?”

  “自然得查过才知,我只是将我得到的消息告知。”赵承泽拿出几页纸,放在三老爷面前,“这些是她提供的一些消息。”

  “你不打算查这条线索?”

  “我有别的事要处理。”

  三老爷点点头,“行,回去吧。”

  赵承泽没走两步,又被三老爷叫住:“等一下。”

  待赵承泽停下转过身来,三老爷摆了摆手,“无事。”

  虽心有疑惑,赵承泽还是再次离去。

  自己为何要提醒那小子呢?如此想着,三老爷拿起面前的纸,认真看起来。

  ……

  次日,皇宫。

  三老爷夫妇一路时不时地同其他人打着招呼,待来到设宴之处时,眼见玉珠竟已坐在了许府的位置上,要说不震惊那是假的,夫妇两人对视了一眼,不动声色地也到许府的位置坐下来。

  “爹,娘。”玉珠完全没有觉得自己出现在此有何奇怪之处,很自然地先出声。

  “嗯。”三老爷的目光从不远处的赵承泽两兄弟身上划过,心里咬牙:好,很好!

  “玉珠,你怎么进宫的?”三太太压低声音。

  “和赵承泽他们一起进来的。”

  “你这孩子,怎么不和爹娘一起呢?”

  “爹不是说只带娘你来吗?我一想,反正赵承泽也要来,就和他一起来好了,赵承阳也非要跟来。”

  面对一脸坦然,理所当然的玉珠,三太太忍住了扶额的冲动。转念又一想:玉珠毕竟是在赵家长大的,下意识的还会觉得自己是赵家人也不足为奇,也不会觉得同赵家人一起进宫有何不妥。

  可三老爷不会如此想啊!此刻的三老爷打心眼里认定就是赵承泽将玉珠拐带进宫的,正琢磨着如何收拾赵承泽呢。

  不久,宫宴正式开始。

  在丝竹声声,歌舞轻曼,杯盏交错间,端木念那兴奋的嗓音显得颇为突兀。

  “皇伯父,侄儿长到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出色的表演呢,这全是托皇伯父的福。”

  比起端木念,席间的人自是更在意皇上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