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鲸舟犁浪朝天阙,龙旗引驾拜金陵-《开局收下真太后,反手把鞑子扬了》

  南京城,这座刚刚从满清鞑虏的铁蹄之下挣脱,重焕生机的古都,在朱镇的铁腕治理之下,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恢复着昔日的繁华与秩序。

  街头巷尾,百姓的脸上,渐渐褪去了麻木与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久违的笑容与……对未来的期盼。

  他们知道,这南京城,这江南的天,变了。

  变得……更亮了!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那个男人——大明摄政王,朱镇!

  这一日,南京城外的长江码头,再次戒备森严,旌旗招展。

  台湾延平郡王郑经,在接到摄政王朱镇的诏令之后,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率领着一支由数十艘精锐战船组成的舰队,星夜兼程,浩浩荡荡地赶赴南京,觐见长平公主,朝拜摄政王。

  当郑经的旗舰,缓缓驶入长江水道,看到那江面上往来穿梭,气势恢宏的龙骧军蒸汽明轮炮舰之时,他那颗本就对朱镇充满了敬畏的心,再次……被狠狠地撼动了!

  “这……这便是龙骧军的长江舰队?!”郑经手持千里镜,看着那些不依赖风帆,仅凭船尾那巨大轮子便能逆流而上,快如奔马的钢铁巨舰,以及船上那些黑洞洞,令人心悸的炮口,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他麾下的台湾水师,虽然也号称精锐,但与眼前这支舰队相比,简直是……乡下土财主的护院家丁,遇到了朝廷的正规京营禁军!

  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存在!

  “王爷,”侍立一旁的洪旭,亦是面色凝重,声音带着几分干涩,“看来……我们当初归顺摄政王殿下,是……走对了一步棋啊。”

  郑经闻言,苦笑着点了点头。

  何止是走对了?

  简直是……捡回了一条命!

  他毫不怀疑,若是当初在台湾,自己有半分异心,如今……怕是早已被这支无敌舰队,轰得连渣都不剩了!

  当郑经的舰队,在龙骧军长江舰队的“护航”之下,缓缓抵达南京码头之时,更是被眼前那番景象,惊得目瞪口呆。

  只见码头之上,人山人海,彩旗飘扬。

  龙骧军的将士们,盔明甲亮,刀枪如林,整齐列队,那股冲天的杀伐之气,几乎要将整个天空都撕裂开来!

  而码头两侧,更是站满了自发前来迎接的南京百姓,他们一个个面带喜色,精神饱满,看向龙骧军将士的眼神之中,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拥戴与……敬仰!

  这……这哪里像是刚刚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模样?!

  这分明是……一派盛世气象啊!

  “台湾延平郡王郑经,参见摄政王殿下!”

  当郑经在龙骧军将领的引领下,来到朱镇面前之时,再也不敢有半分倨傲,直接跪倒在地,行叩拜大礼。

  “延平郡王快快请起!”朱镇哈哈一笑,亲自上前,将郑经扶起,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郡王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他拍了拍郑经的肩膀,笑道:“今夜,本王已在王府备下薄宴,为郡王接风洗尘!届时,我等……不醉不归!”

  “多谢王爷!”郑经受宠若惊,连忙躬身道。

  当晚,大明摄政王府,灯火通明,高朋满座。

  朱镇大排筵宴,款待郑经一行。

  龙骧军的各级将领,南京城内的新任文武官员,以及……沐王府的沐剑声等人,皆出席作陪。

  酒宴之上,气氛热烈。

  郑经看着眼前这济济一堂的英雄豪杰,听着他们对朱镇那发自肺腑的拥戴与敬仰,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位年轻的摄政王,早已……将这江南之地,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

  其人心之所向,大势之所趋,已然……不可逆转!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朱镇举杯,朗声道:“今日,郑王爷不远千里,前来南京,乃是我大明复兴大业的一大盛事!”

  “本王提议,我等共饮此杯,为我大明……贺!为我汉家江山……贺!”

  “为王爷贺!为大明贺!”

  众人齐齐举杯,一饮而尽,气氛达到了高潮。

  然而,就在众人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际。

  一名王府亲卫,快步走入大殿,来到朱镇身旁,低声禀报道:“启禀王爷,长平公主殿下派人传话,说有要事,想请王爷、郑王爷,以及沐公爷,前往宫中一叙。”

  “哦?”朱镇闻言,眉头微微一挑。

  这便宜皇侄女,深夜召见,所为何事?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郑经与沐剑声,只见二人也是面露疑惑。

  “也罢。”朱镇放下酒杯,站起身来,“既然是公主殿下相召,我等……便即刻入宫。”

  摄政王府的马车,再次在夜色之中,驶向了皇宫。

  皇宫深处,议事殿内。

  长平公主朱微娖一身素雅宫装,端坐于主位之上,神色凝重,眉宇间带着几分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决然。

  当朱镇、郑经、沐剑声三人走进大殿之时,皆是心中一凛,感觉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氛。

  “不知皇侄女殿下深夜召见,有何要事?”朱镇开门见山地问道。

  长平公主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禀皇叔,微娖今日请三位前来,是想……与三位商议一件,关乎我大明国祚,关乎天下苍生福祉的……头等大事!”

  她顿了顿,目光最终落在了朱镇的身上,那双美丽的眸子之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敬仰,有期盼,更有……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

  “微娖以为,”她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如今南京已复,江南已定,鞑虏败退,四方响应!”

  “我大明中兴之势,已然……不可阻挡!”

  “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不可一日无主!”

  “摄政王之名,虽可总揽军政,但……终究名不正,言不顺!难以号令天下,凝聚四方!”

  此言一出,郑经与沐剑声皆是心中巨震,隐隐猜到了什么,呼吸……都不由得急促了几分!

  朱镇也是眉头微微一蹙,看着长平公主,眼神之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没想到……这便宜皇侄女,竟然……

  “故而,”长平公主猛地对着朱镇,盈盈一拜,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带着几分激动,更带着几分……恳求!

  “微娖,以大明监国公主之名,恳请皇叔……顺应天命,体察民心!”

  “登基称帝!重立大明国号!以正天下视听!以安四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