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锚点-《明暗法则》

  校园霸凌事件如同一次高强度的实战演练,其过程和结果,在余年身边最亲近的两个人心中,投下了分量不同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反应最直接的是林晓。

  在亲眼目睹余年如何一步步利用法律条文、心理评估、现实施压,甚至精准的商业情报,将一场看似无解的困局彻底扭转,为表弟小斌讨回尊严和公道后,她心中那点因宋家案子而产生的、关于手段是否过于凌厉的疑虑,彻底烟消云散。

  当事情发生在自己亲近的人身上,那种切肤之痛和无力感,让她深刻理解了余年所说的“效率”和“代价”。 如果按照她过去那种按部就班、纯粹依赖学校调解的想法,小斌不知道还要在恐惧和绝望中煎熬多久,甚至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而余年,用他那种近乎冷酷的精准和高效,在最短时间内终结了这场噩梦。

  “余老师,”一天工作间隙,林晓给余年泡了杯茶,语气真诚而带着一丝愧疚,“之前……我对您的一些做法不太理解,觉得是不是太……急了。但经过小斌这件事,我明白了。在有些情况下,温和与等待本身就是对恶的纵容。您做得对。”

  余年接过茶,看了她一眼。林晓眼中的迷茫已经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坚定的信服。他知道,这个年轻的助手经历此事后,完成了她职业理念的一次重要淬炼。她不再只是一个怀揣理想的法律新人,开始真正理解现实世界的复杂和运用综合力量的必要性。

  “记住这种感觉,”余年抿了口茶,淡淡道,“但也要记住界限。我们的力量,是用来保护该保护的人,对抗该对抗的恶,而不是为了彰显力量本身。”

  “我明白。”林晓郑重地点点头。

  而苏晴那边的反应,则更为复杂和微妙。

  她是从林晓那里得知事件详细经过的。听着余年如何层层布局,如何利用对方家长的软肋施加巨大压力,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苏晴沉默了许久。

  她承认,这个结果大快人心。那个叫小斌的男孩能摆脱阴影,比任何程序上的“完美”都更重要。余年确实做到了“问心无愧”,也确实保护了弱者。

  她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失,但形态发生了变化。她不再简单地质疑余年“手段是否正确”,而是开始思考,驱动他使用这些手段的,究竟是纯粹的正义,还是某种……对掌控力和效率本身日益增长的依赖?

  晚上通话时,她的语气不再像之前那样带着明显的忧虑,而是多了几分探究。

  “林晓表弟的事情,我听说了。”苏晴的声音从电话那端传来,“你处理得很……漂亮。”

  余年听出了她话语中的保留:“但还是觉得不舒服?”

  “不完全是。”苏晴斟酌着用词,“我只是在想,不是每一个受害者,都能幸运地拥有一个能精准找到对方‘赵老板’的律师。你的方法,似乎……无法复制。”

  “我从未想过复制。”余年回答,“每个案件都是独特的。我的价值,就在于能为每个独特的案件,找到最高效的解决路径。苏晴,法律是武器,但如何使用武器,取决于持剑的人。你不能因为剑太锋利,就责怪持剑人为何不改用木棍。”

  “我明白。”苏晴轻轻吐了口气,“也许是我太理想化了。看到小斌能重新笑起来,我觉得……其他的或许没那么重要了。你依然是那个会为沉默羔羊发声的余年,只是你的方式,比我预想的更加……多元化。”

  这是一种默认,也是一种无奈的接受。苏晴意识到,要想站在余年身边,或许必须接受他身后那片愈发复杂的阴影。他依然是她的“锚点”,但她开始觉得,这个“锚点”本身,也正被深海的暗流所包裹。

  两人的关系,在这种微妙的、基于现实结果的重新评估中,找到了一种新的、脆弱的平衡。

  与此同时,那条关于吴天项目的暗线,在老周不懈的挖掘下,终于有了更清晰的脉络。

  “老吴那个新能源电池回收项目,早期的那笔关键天使投资,基本可以确定了。”老周在加密通讯里言简意赅,“资金经过四层空壳公司周转,最终源头指向一个注册在维京群岛的‘晨曦资本’。而这个‘晨曦资本’的唯一合伙人,是一个叫‘Victor wong’的人。”

  “背景。”余年言简意赅。

  “查不到太多。但很有意思的是,这个‘Victor wong’的名字,以及他常用的一个加密邮箱后缀,出现在楚啸天在海外参加某次非公开金融峰会的一份模糊的参会者联络名单里。虽然无法直接证明是同一人,但关联概率超过70%。”

  “而且,”老周补充道,“我们监测到,就在我们开始深入调查吴天项目资金源的同时,之前那个试探我们数据沙箱的Ip活动频率增加了,虽然依旧隐蔽,但目标性更强。”

  线索像几条冰冷的丝线,悄然汇拢,最终都隐隐指向那片名为“楚啸天”的浓雾。

  余年看着老周发来的分析报告,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他早就预感到了。吴天的项目,果然不干净,或者说,它本身就是楚啸天棋盘上的一步棋。目的不明,可能是试探,可能是利用,也可能是一个更庞大计划的一环。

  他没有下令终止项目,也没有立刻向吴天摊牌。打草惊蛇是最愚蠢的行为。

  他只是给老周回了四个字:「保持监视,深挖Victor。」

  光凭这些间接的、难以作为法庭证据的关联,根本不可能让楚啸天伤筋动骨。对方编织的网络太庞杂,太精密。余年需要更有力的东西,需要能一剑封喉的证据。

  他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独自前行的猎人,已经嗅到了巨兽的气息,看到了它留下的足迹,但他需要耐心,需要等待,需要找到一个最佳的攻击时机,或者……一个能让巨兽自己暴露弱点的机会。

  身边的同伴在理解与担忧中与他同行,远方的敌人则在迷雾中若隐若现。余年知道,自己必须更加谨慎,也更加果决。他脚下的路,注定布满荆棘,而他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智慧、逐渐凝聚的团队,以及内心深处那份不容玷污的、对最终光明彼岸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