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电动车的尾灯如同血红的眼睛,迅速消失在更深的黑暗里。余年站在原地,月光将他身影拉得细长,投在斑驳的墙壁上。三楼的黑暗窗口,与远去的“外卖员”,像天平的两端,在他脑中剧烈摇晃。
跟,可能找到徐文渊更大的巢穴,甚至触及“先生”的脉络,但也可能打草惊蛇,让窗口里的目标瞬间蒸发。
守,或许能确认徐文渊的位置,但同样存在不确定性,且可能错失顺藤摸瓜的良机。
电光石火间,余年做出了决断。
“老周,”他对着麦克风低语,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你接管无人机,锁定那个‘外卖员’,分析他的最终目的地和接触对象。不必跟太近,确保隐蔽。”
“明白。那这边……”
“这边,我来处理。”
他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那个窗口后的窥视,带着一种被困住的焦虑。而“外卖员”的离去,更像是一次既定的物资补充或信息传递。徐文渊本人,大概率还在这里。
他需要一双眼睛,一双不会引起怀疑的眼睛。
余年快速退出主干巷道,拐进一条更窄、堆满废弃家具的岔路。他拿出备用的加密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王大爷,”他切换成轻松熟稔的语气,仿佛只是寻常问候,“吃了月饼没?……吃了就好。有个小事,您家楼下那栋贴出租红纸的楼,三楼最右边那户,好像有点动静,我有个朋友想租那边的房子,怕不踏实,您受累帮我瞅一眼,看看那户住的什么人,平时有啥动静不?……对对,就随便看看,别特意问。”
王大爷,就是之前那个为保健品诈骗案焦急万分的老人,家住这片自建房区域边缘,人缘熟络,观察力因常年维权而变得敏锐,且对余年心怀感激。他是最完美的“民间观察员”。
几分钟后,王大爷遛弯似的晃悠到那栋楼附近,借着和楼下邻居闲聊的工夫,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三楼窗口。不久,余年的备用手机震动,收到一条语音:
“小余啊,那户怪得很,搬来小半个月了,没见咋出门。刚才老李头还说,听见那屋有男人咳嗽,声儿有点哑。哦对了,他家垃圾袋扔得少,但常有矿泉水瓶子。”
声音嘶哑(可能是刻意伪装或压力导致),深居简出,消耗大量瓶装水(减少外出取水频率)——这些碎片信息,拼凑出一个高度符合隐匿者特征的画像。
几乎同时,老周的消息也从主通讯器传来:
「‘外卖员’目的地确认,城东‘蓝湾’咖啡馆,停留七分钟,与一名穿灰色风衣、提公文包的中年男子有短暂接触(无物品交换)。该男子随后驾车离开,车牌已记录,正在追踪。无人机显示,‘外卖员’已折返,但路线并非直接回城中村。」
不是直接返回?余年眼神一凝。是确认安全,还是另有任务?
“王大爷,谢了,您先回吧,没事了。”他结束与老人的通话,将全部注意力重新集中。
折返的“外卖员”像一个移动的问号。而三楼窗口的目标,如同镜中的月亮,看得见,却仍隔着一层无法触及的玻璃。
他需要更近一步,需要确认那扇窗后,是不是他寻找的“幽灵”。
夜色渐深,城中村的喧嚣并未平息,反而因节日的余温更添了几分躁动。一轮明月高悬,清冷地注视着下方这场无声的博弈。余年如同融入了砖石阴影的一部分,耐心等待着,等待着猎物或他的信使,露出下一个破绽。
他知道,无论是窗口后的窥视,还是巷道里折返的车灯,都只是巨大冰山浮出水面的微小一角。真正的较量,在月光照不见的地方,早已悄然展开。
跟,可能找到徐文渊更大的巢穴,甚至触及“先生”的脉络,但也可能打草惊蛇,让窗口里的目标瞬间蒸发。
守,或许能确认徐文渊的位置,但同样存在不确定性,且可能错失顺藤摸瓜的良机。
电光石火间,余年做出了决断。
“老周,”他对着麦克风低语,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你接管无人机,锁定那个‘外卖员’,分析他的最终目的地和接触对象。不必跟太近,确保隐蔽。”
“明白。那这边……”
“这边,我来处理。”
他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那个窗口后的窥视,带着一种被困住的焦虑。而“外卖员”的离去,更像是一次既定的物资补充或信息传递。徐文渊本人,大概率还在这里。
他需要一双眼睛,一双不会引起怀疑的眼睛。
余年快速退出主干巷道,拐进一条更窄、堆满废弃家具的岔路。他拿出备用的加密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王大爷,”他切换成轻松熟稔的语气,仿佛只是寻常问候,“吃了月饼没?……吃了就好。有个小事,您家楼下那栋贴出租红纸的楼,三楼最右边那户,好像有点动静,我有个朋友想租那边的房子,怕不踏实,您受累帮我瞅一眼,看看那户住的什么人,平时有啥动静不?……对对,就随便看看,别特意问。”
王大爷,就是之前那个为保健品诈骗案焦急万分的老人,家住这片自建房区域边缘,人缘熟络,观察力因常年维权而变得敏锐,且对余年心怀感激。他是最完美的“民间观察员”。
几分钟后,王大爷遛弯似的晃悠到那栋楼附近,借着和楼下邻居闲聊的工夫,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三楼窗口。不久,余年的备用手机震动,收到一条语音:
“小余啊,那户怪得很,搬来小半个月了,没见咋出门。刚才老李头还说,听见那屋有男人咳嗽,声儿有点哑。哦对了,他家垃圾袋扔得少,但常有矿泉水瓶子。”
声音嘶哑(可能是刻意伪装或压力导致),深居简出,消耗大量瓶装水(减少外出取水频率)——这些碎片信息,拼凑出一个高度符合隐匿者特征的画像。
几乎同时,老周的消息也从主通讯器传来:
「‘外卖员’目的地确认,城东‘蓝湾’咖啡馆,停留七分钟,与一名穿灰色风衣、提公文包的中年男子有短暂接触(无物品交换)。该男子随后驾车离开,车牌已记录,正在追踪。无人机显示,‘外卖员’已折返,但路线并非直接回城中村。」
不是直接返回?余年眼神一凝。是确认安全,还是另有任务?
“王大爷,谢了,您先回吧,没事了。”他结束与老人的通话,将全部注意力重新集中。
折返的“外卖员”像一个移动的问号。而三楼窗口的目标,如同镜中的月亮,看得见,却仍隔着一层无法触及的玻璃。
他需要更近一步,需要确认那扇窗后,是不是他寻找的“幽灵”。
夜色渐深,城中村的喧嚣并未平息,反而因节日的余温更添了几分躁动。一轮明月高悬,清冷地注视着下方这场无声的博弈。余年如同融入了砖石阴影的一部分,耐心等待着,等待着猎物或他的信使,露出下一个破绽。
他知道,无论是窗口后的窥视,还是巷道里折返的车灯,都只是巨大冰山浮出水面的微小一角。真正的较量,在月光照不见的地方,早已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