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程日星-《明暗法则》

  余年主导的法律宣传战成效显着,不仅有效遏制了网络上的污名化浪潮,更如同在黑暗的湖面上投下星光,引来了更多寻求帮助的微光。社区法律服务中心的咨询量持续增加,林晓和苏晴忙得不可开交,但每个人都充满干劲。

  这天下午,中心来了一位看起来与这里格调有些格格不入的访客。

  一个年轻人,约莫二十出头,顶着一头惹眼的黄毛,穿着有些松垮的街头风格卫衣和破洞牛仔裤,耳朵上还戴着颗闪亮的耳钉。他双手插在兜里,在中心门口徘徊了好一会儿,眼神里带着几分犹豫和审视,最终还是推门走了进来。

  前台负责接待的志愿者女孩看到他的造型,愣了一下,还是保持着专业微笑:“先生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黄毛青年挠了挠他那头黄发,眼神有些游离,声音却出乎意料地清朗:“我……我找余年,余律师。”

  “请问您有预约吗?”志愿者按照流程询问。

  “没有。”他回答得很干脆,随即又补充道,“但我看了他发的那些东西,关于校园贷的。写得……挺带劲。”

  就在这时,林晓正好抱着一叠文件从接待区经过,看到了这个造型扎眼的年轻人。她微微蹙眉,下意识地提高了警惕,走了过去。

  “你好,我是余律师的助理林晓。请问你找余老师有什么事?”林晓的语气带着公事公办的谨慎。

  黄毛青年看到林晓,眼睛亮了一下,但随即被她眼神中的审视弄得有些窘迫,他挺了挺不算宽阔的胸膛,努力让自己显得更理直气壮一些:“我叫程日星!程序的程,日月的日,星辰的星!”他特意清晰而郑重地报出自己的名字,仿佛这个名字对他有着特殊的意义。“我爸给我起的,他说是文天祥《正气歌》里的那句‘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说男孩子心里要装着正气,像天上的日月星辰一样。” 提到父亲和名字的由来,他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和柔和,但很快又被眼前的紧张取代。“我……我想跟余律师干!”

  “啊?”林晓被他这从诗词歌赋到“跟我干”的跳跃弄懵了,“跟余老师干?干什么?”

  “就是……加入你们啊!”程日星似乎有些不耐烦林晓的“迟钝”,语速加快,“我看了你们搞的那个法律宣传,帮那些被网贷坑了的学生!我觉得这事儿特有意义!比我在街上瞎混强多了!我……我能打,也能跑腿,电脑……电脑也会一点皮毛,反正……反正你们肯定用得着我!”

  他一番话说得有些混乱,但眼神里的急切和那丝不容错辨的真诚与渴望,却让林晓心中的警惕消减了几分。她打量着这个看起来像个不良少年,却有着一个光明名字、嚷嚷着要干“有意义”事情的年轻人,觉得有些好笑,又有点好奇。

  “我们这不是帮派,是正经的法律服务机构。”林晓试图让他明白,“加入我们需要专业背景和能力,不是光靠……呃,一腔热血就行的。”

  “我知道!我可以学!”程日星梗着脖子,“我高中毕业就没读了,在社会上混了几年,三教九流的人都见过,街面上的门道儿也清楚!你们对付那些放贷的混蛋,光靠书本知识不行,还得有我这样的人!” 他似乎很反感别人因他的外表而轻视他,急切地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他的话说得直白,甚至有些粗糙,却意外地戳中了一个痛点。确实,在面对李强、赵坤这类底层执行者时,一个熟悉市井规则、善于和人打交道的外部人员,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林晓正在犹豫是否该直接拒绝,还是该进一步了解时,余年刚好从办公室里出来,听到了后面的对话。

  “怎么回事?”余年走了过来,目光平静地落在程日星身上。

  “余老师,这位程日星先生,说想加入我们。”林晓连忙汇报。

  程日星看到余年,眼睛瞬间瞪圆了,像是看到了偶像,刚才那点强装的气势瞬间瘪了下去,变得有些手足无措:“余……余律师!我是程日星!日月的日,星辰的星!”他下意识地又强调了一遍自己的名字。“我……我特别佩服您!我想跟您学,帮您做事!”

  余年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用他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仔细打量着程日星。他看到了那头扎眼的黄毛,那身街头打扮,但也看到了对方眼神中尚未被市井磨灭的亮光,那郑重介绍自己名字时的认真,以及那毫不作伪的、近乎莽撞的真诚。

  “为什么?”余年淡淡地问。

  程日星愣了一下,随即用力说道:“我以前……也觉得混日子没啥,捞点偏门来钱快。但看了您做的事,帮了那么多人,我才觉得……觉得以前活的没找准方向!我爸给我起名‘日星’,是希望我走正道,活出个样子来!我想干点真正对得起这个名字的事!我觉得跟您干,我这一身劲儿才能使对地方!”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一些,却更加坚定,“我……我虽然看着不像好人,但我没前科,也没干过太出格的事,就是……就是以前没开窍。我可以查!”

  最后几句话,他几乎是喊出来的,带着一种急于证明自己、渴望走上正途的迫切。

  余年沉默了片刻。他看得出来,这个年轻人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或许粗糙,却蕴含着难得的正气和行动力,而他的名字,仿佛就是一种宿命的指引。他的团队目前确实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尤其是需要能够渗透到不同层面进行调查和沟通的人。

  “林晓,”余年转头吩咐,“带程先生去会议室,做个简单的背景了解和能力评估。”

  林晓有些惊讶,但还是点头:“好的,余老师。”

  程日星更是喜出望外,差点跳起来,连忙对着余年鞠躬:“谢谢余律师!谢谢余律师给我机会!”

  看着程日星跟着林晓走进会议室的背影,余年嘴角微微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名叫“日星”的年轻人,或许真能像他名字所寓意的那样,给他的团队带来一些光明和力量。

  团队的第一块外部拼图,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嵌入。未来的路,注定需要更多不同特质的人同行。而这个染着黄毛、内心却向往着“日星”之光的程日星,就是第一个被理想和正义吸引而来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