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时间窗口-《明暗法则》

  杨丽娅关于“不止一双眼睛”的警告,让团队对b-7仓库的潜在风险有了更清醒的认知。强行潜入无异于自投罗网。行动陷入僵局,急需一个打破平衡的契机。

  这个契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出现。

  这天下午,老周在例行监控与“味臻集团”、“周承斌”事件相关的网络舆情和通讯碎片时,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岩门市本地的一个小众论坛上,出现了一则关于城北老工业区规划调整的讨论帖。发帖人抱怨政府规划朝令夕改,影响了其家族在那一带(恰好包含b-7仓库所在区域)一块小地块的预期收益。帖子里附带了一张模糊的规划草图照片。

  这张草图本身价值不大,但老周注意到,发帖人在与其他网友争论时,无意中提及了一个细节:因为规划争议,近期可能会有“上面的人”去那边“实地再看一下”,时间大概就在“下周头几天”。

  “上面的人”、“实地查看”——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让老周瞬间警觉。他立刻将这条信息提取出来,交给余年。

  “规划调整?实地查看?”余年看着那模糊的草图和老周标注出的关键词,眼神微动,“这会不会是我们的机会?”

  “如果真的有官方人员,而且是带着一定权限的人员去那个区域进行正式勘查,”林晓顺着思路分析,“那么,为了确保勘查顺利进行,或者为了在‘上面的人’面前维持表面秩序,当地的某些‘眼睛’可能会暂时收敛,或者注意力被吸引开。”

  “制造混乱,或者利用既定的秩序活动,来掩盖我们的行动。”苏晴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没错。”余年点头,“这是一个时间窗口。关键在于,这个消息是否准确,以及这个‘实地查看’的具体时间、路线和人员构成。”

  “我来核实。”老周立刻行动起来。他通过多个渠道交叉验证:一方面追踪发帖人的其他网络痕迹,评估其信息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尝试接入岩门市相关部门的内部通讯系统(在极其谨慎的匿名状态下),寻找与此次勘查相关的调度安排或通知线索。

  经过一夜的紧张工作,老周带来了初步确认的消息:

  “基本属实。岩门市发改委和规划局的一个联合小组,确计划于下周二上午,对城北老工业区部分地块进行现场勘查,为后续的规划调整做论证。b-7仓库所在的区域,在勘查路线边缘。届时,会有辖区派出所的民警协助维持秩序。”

  下周二上午!时间窗口非常明确。

  “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也可能是唯一的机会。”余年做出决断,“利用官方勘查作为掩护,在秩序建立、各方注意力被吸引的时候,快速进入b-7仓库,找到目标,然后迅速撤离。”

  “风险依然很大。”林晓提醒,“就算官方活动能吸引大部分注意,但楚啸天安排的人,或者杨丽娅提到的其他‘眼睛’,未必会完全放松警惕。”

  “所以行动必须快、准、隐蔽。”余年看向程日星和老周,“老周,你需要设计一套非侵入式的快速探测装备,能在不破坏门锁、不触发内部警报的情况下,确认东南角那个热源区域的具体情况,最好是能直接获取存储介质。日星,你负责外围策应和观察,利用官方勘查队伍作为背景屏障,监控所有可能靠近仓库的可疑人员和车辆,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发出预警,行动即刻终止。”

  “明白!”程日星和老周齐声应道。

  “林晓,苏晴,你们留在东海,负责远程协调和应急支援。同时,密切关注周承斌和楚啸天其他方向的动静,防止他们声东击西。”

  计划初步制定,紧张细致的准备工作随即展开。老周开始改装设备,程日星反复熟悉b-7仓库周边的电子地图和撤离路线,甚至在脑海中预演了数十种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及应对方式。

  与此同时,那条关于规划勘查的消息,仿佛一颗被投入棋盘的石子,其引发的细微涟漪,似乎也触动了一些敏感的神经。老周监测到,有两个此前未曾出现的Ip地址,开始对岩门市规划局的网站和相关新闻进行频繁访问。

  “又有新的‘眼睛’被吸引过来了。”老周将情况汇报给余年。

  “意料之中。”余年神色不变,“水越浑,对我们越有利。只要我们的动作够快,就能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拿到东西。”

  裂隙已经出现,曙光就在眼前。但所有人都清楚,穿过这道裂隙的过程,将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危险共舞的极限挑战。成功,则可能掌握决胜的关键;失败,则可能万劫不复。

  下周二,一切将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