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店。
非要进行支援型飞船探测设备的意识接入的纪熵,整个人瘫坐在轮椅上,总感觉自己身上长满了眼睛,可以无死角地看到四周的任何物体。
甚至能看见柜台上的棒棒糖所形成的微弱引力场。
“烬昭,你说我的身体会不会因为练习飞船再次进化?”纪熵双眼无神地看着天花板问道。
【你那不是进化,按小说的说法,你这叫魔化】
似乎觉得吐槽的不过瘾,纯白色的全息文字再次变化。
【你全身长满探测设备,比魔化还要邪门】
纪熵很想起身抗议,但是全探测器接入的后遗症还需要时间去适应。
无奈之下,纪熵只能强行转移话题道:“说起来,我们幕后的高等文明,到底有多强大?”
“按照我的理解,如果只是领先其他文明一点点,应该会设置一个过滤器,把可能超越自身的文明在萌芽阶段就摧毁掉。”
“而我们幕后的高等文明,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园丁,或者说是文明的守护者?”
【不清楚,不过烬昭认为,提升自身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把希望寄托于高等文明的下场】
“放心,我还没蠢到这个地步。”纪熵翻了半个白眼,继续说道:“对了,东西先给陈战大哥送过去,我回支援型飞船上继续练习了。”
【不吃午饭吗】
“你看我这样子,能吃午饭吗?!”
【烬昭可以在你的肚子里开空间门,直接把打碎的食物放进去】
“烬昭!我以后老了,动不了了,你是不是连我氧气管都要拔?!”
【已记录】
与此同时,陈战在快递站收到了来自永晖星金属墓碑的拓印文和翻译资料。
至于纪念品,纪熵考虑再三,还是没有送过去,免得给陈战大哥添乱。
在安排好新送来的快递后,陈战和行动小组一起通过空间门重新回到了月球南极。
在这里,工作人员正在对五辆改进型的玉兔号进行最后的检查。
“陈战局长,”工作人员的声音在陈战耳边响起:“自动化铺路机已经完成月球熔岩洞穴基地到一号存储器的道路铺设,总长度900公里,全程预计耗时45个小时,每隔20公里都建有紧急救援舱。”
“同时,你们后方会跟随10辆无人救援物资车进行全程跟随,也可随时呼叫轰炸机进行救援。”
“轰炸机?你们把石总师的宝贝雨燕拆过来了?”行动小组组长一脸震惊地问道。
“是的,得益于月球更低的重力,改进型的雨燕在月球表面可以实现垂直升降。”工作人员解释道。
“以防万一,我问一下,你这个垂直起降,不会是和火箭一样的吧?”行动小组组长注意到远处一台立起来,好像轰炸机的建筑问道。
“是的,因为月球不需要气动性,我们在雨燕的前后加装了特殊的固定支架,使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同时也用于验证改进型雨燕是否满足地月间往返的基本要求。”工作人员解释道。
是的。
因为蓝星已经没有战争可打了,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蓝星和月球之间的航线,而雨燕作为首台尚未服役就退役的空天轰炸机,便挑起了这个重任。
一旦验证通过,改进版的雨燕将作为蓝星与月宫城之间的公共交通工具。
许久,探索车队完成了最后的检测。
前方是自动化铺路机使用月砖铺设的平整的路面,不远处的探照灯将原本一片漆黑的路面照亮,为车队指引前方的道路。
陈战可不是什么煽情的人,在确认一切无误后,果断下令道:“出发!”
距离月球南极约4000公里的月球正面。
这里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不过,施工现场里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大量无人化设备以及用于直播的摄像头。
让普通人可以对月宫城进行云监工的同时,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参与感,也激发普通人对未来的想象力。
官方的直播网站上,弹幕更是没有停过。
“前方施工,嫦娥请绕行!”
“好家伙,这用的是原位资源利用技术吧?直接拿月壤当建材!”
“施工单位填地址的时候,写的是月球正面,嫦娥N号坑吗?”
“所以,月宫城小区的邮编是多少?”
“首付多少?公积金能用吗?”
“左边那个机器人偷懒了,被我抓住了吧!”
“……”
月宫城的直播建设,还顺带带动了一波天文望远镜的销量。
当然,也不是一切都这么顺利。
航空航天局会议室内。
除了航空航天局的科研人员外,还有军区的研究人员以及工业部门的研究人员。
他们聚集在一起开会,就一个目的。
商讨如何设计未来的宇宙飞船。
只是……
“道理我都懂,没有空气动力学了,但你也不能设计一个风筝吧?”
“什么叫风筝?!我这个是帆,帆船的帆!巨大的帆面可以最大化利用太阳光压,或者捕获太阳风,是远航飞船的标配。万一所有能源系统都坏掉了,巨帆能提供动力以及能源,让飞船上的人在宇宙中等待救援。”
一名工业部门的研究人员点了点头道:“这个设计的确不错,但是如果我们把飞船的标准定在最少两种备用能源加折叠巨帆,巨大的成本,短期内很少有企业能够承担得起。”
“那也好过在太空把命丢了,毕竟不是蓝星,一旦能源系统失效,那飞船上的人员将进入生命倒计时了。”
“我也赞同添加巨帆。”
一名研究人员翻看会议记录。
除了巨帆,还有棍型飞船、水母型飞船、环形飞船等外观比较符合普通人审美的造型。
再往下翻,还能看见小型化的飞船,也就是可变形机甲,将作为未来的快速机动单兵装备。
再往下翻……
蜈……蜈蚣?!
“嗯?这蜈蚣是谁设计的?!”研究人员一脸震惊地问道。
“这个啊,是一家重卡企业设计的方案,也是这次会议的议题之一,看一下要如何制定民用飞行器的标准。”
那名接话的与会人员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说道:“本来重卡就不怎么考虑空气动力学,出到太空就更不可能了。”
“每条‘蜈蚣腿’都是一个推进单元。主打一个动力足,还能装。”
非要进行支援型飞船探测设备的意识接入的纪熵,整个人瘫坐在轮椅上,总感觉自己身上长满了眼睛,可以无死角地看到四周的任何物体。
甚至能看见柜台上的棒棒糖所形成的微弱引力场。
“烬昭,你说我的身体会不会因为练习飞船再次进化?”纪熵双眼无神地看着天花板问道。
【你那不是进化,按小说的说法,你这叫魔化】
似乎觉得吐槽的不过瘾,纯白色的全息文字再次变化。
【你全身长满探测设备,比魔化还要邪门】
纪熵很想起身抗议,但是全探测器接入的后遗症还需要时间去适应。
无奈之下,纪熵只能强行转移话题道:“说起来,我们幕后的高等文明,到底有多强大?”
“按照我的理解,如果只是领先其他文明一点点,应该会设置一个过滤器,把可能超越自身的文明在萌芽阶段就摧毁掉。”
“而我们幕后的高等文明,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园丁,或者说是文明的守护者?”
【不清楚,不过烬昭认为,提升自身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把希望寄托于高等文明的下场】
“放心,我还没蠢到这个地步。”纪熵翻了半个白眼,继续说道:“对了,东西先给陈战大哥送过去,我回支援型飞船上继续练习了。”
【不吃午饭吗】
“你看我这样子,能吃午饭吗?!”
【烬昭可以在你的肚子里开空间门,直接把打碎的食物放进去】
“烬昭!我以后老了,动不了了,你是不是连我氧气管都要拔?!”
【已记录】
与此同时,陈战在快递站收到了来自永晖星金属墓碑的拓印文和翻译资料。
至于纪念品,纪熵考虑再三,还是没有送过去,免得给陈战大哥添乱。
在安排好新送来的快递后,陈战和行动小组一起通过空间门重新回到了月球南极。
在这里,工作人员正在对五辆改进型的玉兔号进行最后的检查。
“陈战局长,”工作人员的声音在陈战耳边响起:“自动化铺路机已经完成月球熔岩洞穴基地到一号存储器的道路铺设,总长度900公里,全程预计耗时45个小时,每隔20公里都建有紧急救援舱。”
“同时,你们后方会跟随10辆无人救援物资车进行全程跟随,也可随时呼叫轰炸机进行救援。”
“轰炸机?你们把石总师的宝贝雨燕拆过来了?”行动小组组长一脸震惊地问道。
“是的,得益于月球更低的重力,改进型的雨燕在月球表面可以实现垂直升降。”工作人员解释道。
“以防万一,我问一下,你这个垂直起降,不会是和火箭一样的吧?”行动小组组长注意到远处一台立起来,好像轰炸机的建筑问道。
“是的,因为月球不需要气动性,我们在雨燕的前后加装了特殊的固定支架,使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同时也用于验证改进型雨燕是否满足地月间往返的基本要求。”工作人员解释道。
是的。
因为蓝星已经没有战争可打了,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蓝星和月球之间的航线,而雨燕作为首台尚未服役就退役的空天轰炸机,便挑起了这个重任。
一旦验证通过,改进版的雨燕将作为蓝星与月宫城之间的公共交通工具。
许久,探索车队完成了最后的检测。
前方是自动化铺路机使用月砖铺设的平整的路面,不远处的探照灯将原本一片漆黑的路面照亮,为车队指引前方的道路。
陈战可不是什么煽情的人,在确认一切无误后,果断下令道:“出发!”
距离月球南极约4000公里的月球正面。
这里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不过,施工现场里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大量无人化设备以及用于直播的摄像头。
让普通人可以对月宫城进行云监工的同时,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参与感,也激发普通人对未来的想象力。
官方的直播网站上,弹幕更是没有停过。
“前方施工,嫦娥请绕行!”
“好家伙,这用的是原位资源利用技术吧?直接拿月壤当建材!”
“施工单位填地址的时候,写的是月球正面,嫦娥N号坑吗?”
“所以,月宫城小区的邮编是多少?”
“首付多少?公积金能用吗?”
“左边那个机器人偷懒了,被我抓住了吧!”
“……”
月宫城的直播建设,还顺带带动了一波天文望远镜的销量。
当然,也不是一切都这么顺利。
航空航天局会议室内。
除了航空航天局的科研人员外,还有军区的研究人员以及工业部门的研究人员。
他们聚集在一起开会,就一个目的。
商讨如何设计未来的宇宙飞船。
只是……
“道理我都懂,没有空气动力学了,但你也不能设计一个风筝吧?”
“什么叫风筝?!我这个是帆,帆船的帆!巨大的帆面可以最大化利用太阳光压,或者捕获太阳风,是远航飞船的标配。万一所有能源系统都坏掉了,巨帆能提供动力以及能源,让飞船上的人在宇宙中等待救援。”
一名工业部门的研究人员点了点头道:“这个设计的确不错,但是如果我们把飞船的标准定在最少两种备用能源加折叠巨帆,巨大的成本,短期内很少有企业能够承担得起。”
“那也好过在太空把命丢了,毕竟不是蓝星,一旦能源系统失效,那飞船上的人员将进入生命倒计时了。”
“我也赞同添加巨帆。”
一名研究人员翻看会议记录。
除了巨帆,还有棍型飞船、水母型飞船、环形飞船等外观比较符合普通人审美的造型。
再往下翻,还能看见小型化的飞船,也就是可变形机甲,将作为未来的快速机动单兵装备。
再往下翻……
蜈……蜈蚣?!
“嗯?这蜈蚣是谁设计的?!”研究人员一脸震惊地问道。
“这个啊,是一家重卡企业设计的方案,也是这次会议的议题之一,看一下要如何制定民用飞行器的标准。”
那名接话的与会人员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说道:“本来重卡就不怎么考虑空气动力学,出到太空就更不可能了。”
“每条‘蜈蚣腿’都是一个推进单元。主打一个动力足,还能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