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豫园寻趣,后勤偶遇-《从狼烟北平开始》

  民国二十年十二月初七,清晨的上海带着几分湿润的凉意,阳光透过酒店的玻璃窗,柔和地洒在房间里。白秀珠早早起床,正对着镜子挑选今天要穿的衣服 —— 一件浅蓝色的旗袍,是她特意为上海之行准备的,领口绣着精致的兰花,衬得她身姿愈发窈窕。

  “明远,你看这件旗袍好看吗?” 白秀珠转过身,笑着问还躺在床上的周明远。

  周明远揉了揉眼睛,坐起身,目光落在她身上,瞬间亮了起来:“好看!太好看了!咱们秀珠穿什么都好看,尤其是这件旗袍,简直像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白秀珠脸颊微红,走到床边,轻轻拍了他一下:“就会贫嘴!快起床啦,表哥说今天要带咱们去豫园,还要吃很多好吃的小吃呢,可别迟到了。”

  “好,马上起!” 周明远笑着掀开被子,快速洗漱完毕,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衬衫和西裤 —— 虽然是出来玩,但他习惯了保持整洁的形象,更何况今天要去热闹的豫园,说不定还会遇到熟人。

  早上九点,李建国准时来到酒店楼下。看到白秀珠穿的旗袍,他眼前一亮:“秀珠,你这旗袍真好看!上海的姑娘们都爱穿旗袍,你穿起来一点都不输她们!”

  白秀珠笑着说:“表哥过奖了,这是我特意为来上海准备的,就是不知道合不合时宜。”

  “合适!太合适了!” 李建国笑着说,“走,咱们去豫园,路上我给你们讲讲豫园的故事,那可是上海有名的老园林了,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呢。”

  坐上车,李建国一边开车,一边给他们介绍豫园:“豫园是明朝的时候建的,里面有很多好看的亭台楼阁,还有假山、池塘,特别精致。最有名的是里面的‘玉玲珑’,是一块很大的太湖石,据说有一千多个孔,特别神奇。”

  白秀珠听得入了迷,眼睛里满是期待:“听起来就很好看!我一定要多拍几张照片,回去给妈和立华小姐看看。”

  半个多小时后,他们抵达了豫园。门口早已挤满了游客,有本地的市民,也有像周明远他们一样的外地人,还有不少高鼻梁、深眼窝的外国人,手里拿着相机,兴奋地拍照。

  走进豫园,周明远和白秀珠瞬间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了 —— 青瓦白墙的建筑古色古香,蜿蜒的长廊连接着各个亭台,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几条红色的锦鲤在水里悠闲地游着,假山堆叠得错落有致,上面爬满了绿色的藤蔓,偶尔还有小鸟落在上面,叽叽喳喳地叫着。

  “这里太漂亮了!” 白秀珠忍不住感叹,“比咱们金陵的园林还要精致,像是走进了画里一样。”

  周明远点点头,拿出相机,笑着说:“来,我给你拍张照,把这漂亮的景色都拍下来。”

  他选了一个能看到池塘和假山的角度,让白秀珠站在长廊下,按下了快门。照片里,白秀珠穿着浅蓝色的旗袍,嘴角带着甜美的笑容,身后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清澈的池塘,宛如画中的美人。

  “太好看了!” 白秀珠凑过来看了看照片,开心地说,“明远,你拍照的技术越来越好了!”

  “那是因为模特好看。” 周明远笑着说,又给她拍了几张,才收起相机,跟着李建国往 “玉玲珑” 的方向走。

  来到 “玉玲珑” 前,周明远和白秀珠都被眼前的太湖石惊呆了 —— 那块石头足足有两米多高,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孔洞,阳光透过孔洞照进来,在地上形成了斑驳的光影,特别神奇。

  “这就是‘玉玲珑’吧?太神奇了!” 白秀珠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石头,“这么多孔洞,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

  李建国笑着说:“据说这是天然形成的,后来被人搬到了豫园。很多人都喜欢来这里拍照,还有人说,要是能从一个孔看到另一个孔对面的景色,就能实现一个愿望呢。”

  白秀珠好奇地凑近一个孔洞,往对面看了看,笑着说:“我看到了!我看到对面的亭子了!那我的愿望是不是就能实现了?”

  “肯定能!” 周明远笑着说,“你的愿望是什么?说不定我能帮你实现。”

  白秀珠眨了眨眼,笑着说:“我的愿望是,咱们以后能一起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永远这么开心。”

  周明远心里一暖,握紧她的手:“会的!一定会的!我会陪你去所有你想去的地方,让你每天都这么开心。”

  中午十二点,他们在豫园里的一家老字号餐馆吃饭。李建国点了很多上海特色菜,有油焖大虾、糖醋小排、响油鳝糊,还有周明远和白秀珠最想吃的生煎包。

  “快尝尝这个响油鳝糊,是上海的特色菜,味道特别鲜。” 李建国给他们每人夹了一筷子,“这家餐馆的厨师做了几十年的响油鳝糊,手艺特别好,很多老上海人都爱来这里吃。”

  周明远尝了一口,鳝糊的口感细腻滑嫩,酱汁浓郁鲜美,带着淡淡的蒜香,让人回味无穷。他忍不住点头:“好吃!这味道太特别了,咱们金陵很少能吃到这么地道的鳝糊。”

  白秀珠也尝了一口,脸上满是满足:“真的很好吃!比我想象中还要鲜,我得多吃点。”

  正吃着,周明远突然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周主任?您怎么在这里?”

  他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军装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惊讶的笑容。周明远愣了一下,随即认出了他 —— 是军政部后勤处的王处长,之前在金陵开会的时候见过几次。

  “王处长?您也来豫园玩?” 周明远连忙站起身,笑着说,“真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您。”

  王处长走到桌前,笑着说:“我家就在这附近,周末的时候常来豫园逛逛,没想到今天能遇到你。这位是?” 他指了指白秀珠,又看了看李建国。

  “这是我爱人,白秀珠,这位是她的表哥,李建国,在上海开工厂。” 周明远介绍道,又对白秀珠和李建国说,“这位是军政部后勤处的王处长,是我的领导。”

  “王处长您好!” 白秀珠和李建国连忙打招呼。

  “你们好!” 王处长笑着说,“周主任,你这次来上海是出差还是玩啊?”

  “是带爱人来玩的,之前忙东北前线的物资运输任务,一直没机会陪她出来,这次正好趁讲课结束,带她来上海看看。” 周明远笑着说。

  “应该的!应该的!” 王处长点点头,“你上次的讲课我听说了,反响特别好,张科长还在会上表扬你了,说你为咱们后勤系统立了大功。对了,上海的后勤联络点你去过了吗?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跟他们说,或者跟我说也行。”

  “去过了,昨天在外滩遇到了联络点的陈干事,他很热情,还给了我名片。” 周明远笑着说,“这次就是来玩的,没什么需要麻烦您的,谢谢您的关心。”

  “那就好!” 王处长笑着说,“你们慢慢吃,我就不打扰你们了,要是有时间,晚上可以一起吃个饭,咱们好好聊聊后勤的工作。”

  “好啊!” 周明远爽快地答应了,“我晚上联系您,咱们再约时间。”

  王处长点点头,跟他们告别后,转身离开了。

  李建国看着王处长的背影,笑着说:“明远,没想到你在上海还有这么大的领导朋友,真厉害!”

  周明远笑着说:“都是工作上认识的,王处长人很好,对下属特别照顾。”

  下午,他们在豫园里继续游览,逛了里面的商店,买了很多上海的特产,有五香豆、梨膏糖,还有给杨立华带的丝巾。白秀珠还买了一把精致的檀香扇,扇面上画着豫园的景色,特别好看。

  晚上七点,周明远按照约定,和王处长在一家上海菜餐馆见面。李建国因为要陪家人,没有一起去,白秀珠则留在酒店里整理白天拍的照片。

  饭桌上,王处长和周明远聊起了后勤工作:“周主任,你上次提出的后勤标准化流程,张科长很重视,让我跟你对接一下,看看能不能尽快制定出来,在全国军营推广。”

  周明远连忙说:“我已经开始准备了,杨廷鹤伯父给了我很多资料,还有之前各军营的后勤流程手册,我打算结合东北前线的经验,制定一套详细的标准化流程,争取下个月拿出初稿。”

  “好!太好了!” 王处长点点头,“要是有需要帮忙的,随时跟我说,军政部会全力支持你。你是个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轻人,以后在后勤岗位上肯定能有大作为。”

  “谢谢您的鼓励!我一定会努力的。” 周明远真诚地说。

  两人聊了很久,从后勤标准化流程,到未来的后勤发展方向,越聊越投机。临走时,王处长拍了拍周明远的肩膀:“周主任,好好干!我很看好你,以后有机会,我会向部长推荐你,让你承担更多的责任,为咱们国家的后勤事业多做贡献。”

  回到酒店时,已经快晚上十点了。白秀珠还没睡,正坐在沙发上整理照片。看到周明远回来,她连忙站起来:“明远,你回来啦!跟王处长聊得怎么样?”

  周明远走过去,坐在她身边,把和王处长聊的内容跟她说了一遍。白秀珠听完,开心地说:“太好了!这说明你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以后你一定能在后勤岗位上做得更好。”

  周明远笑着说:“这也离不开你的支持,要是没有你在家里照顾我,让我能安心工作,我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他拿起桌上的照片,一张张翻看 —— 有白秀珠在豫园拍的单人照,有他们俩的合影,还有很多好看的风景照。每一张照片里,都充满了他们的欢声笑语,记录着他们在上海的美好时光。

  “明远,明天咱们去南京路逛逛好不好?表哥说那里有很多大商场,我想去看看上海的衣服和布料,给你买件新衬衫。” 白秀珠看着他,眼里满是期待。

  “好啊!” 周明远点点头,“你想去哪里,咱们就去哪里,这次来上海,就是要让你玩得开心。”

  两人洗漱完毕后,躺在床上。白秀珠靠在周明远的怀里,轻声说:“明远,跟你在一起,不管去哪里,我都觉得很开心。谢谢你给了我这么幸福的生活。”

  周明远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轻声说:“傻瓜,这是我应该做的。能娶到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以后,我会给你更多的幸福,让你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照亮了两人幸福的脸庞。周明远闭上眼睛,心里满是期待 —— 明天又能和白秀珠一起去新的地方,体验新的事物,而他的后勤工作,也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他知道,只要有白秀珠在身边,有领导和朋友的支持,有系统的助力,他的未来一定会充满希望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