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炸裂关系-《快节奏破案100宗刑侦命案》

  潘可欣点点头回答:

  “我这人的性格向来就藏不住事。就在我发现那份检查报告的当天晚上,我便向杨南山提出了离婚。

  见这样的铁证摆在自己眼前,他也只能承认自己得了艾滋病的事情。但杨南山却始终不肯承认他出轨的事实。

  其实,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无论如何我都是一定要与他离婚的。我这人虽然喜欢看帅哥,也的确是个恋爱脑,但说到底我还是非常惜命的。

  现如今,杨南山感染上了那样的脏病。即便是他的小模样再标致,我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却无福消受啊!

  与其这样每天看着眼馋,还不如当断则断!这世界上小鲜肉多得是,我又何必要在这一棵树上吊死?

  想当初,我那样锲而不舍地追求了他这么多年,可真正追到手之后才发现,像他这样的帅哥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哎!我老公在某方面的能力,的确是有些差强人意。

  我原本以为,他只是对男女之间的事情不感兴趣。可没想到,他仅仅只是对我不感兴趣。反正,我是没从他身上尝到什么甜头。既然如此,又何必互相折磨呢?

  可当我婆婆知道我提出离婚的事情后,她老人家的态度是坚决反对。老太太不仅将他儿子劈头盖脸地痛骂了一顿,还跟我打起了感情牌,就为了能让我心软而改变主意。

  从那之后,她便会每天都亲手给我煲鸡汤,把我们母子俩照顾得舒舒服服的。

  我刚剖腹产生完宝宝,您也知道,这剖腹产的人身体恢复起来比较慢,所以,我的身体状况一直都非常虚弱。

  再加上,这产后出血的情况始终没有好转,这真是几乎是要了我半条命。

  在那样的情况下,我的确是需要人照顾。再加上,我婆婆她的身体不好,我也不想拿离婚的事情,再去刺激她老人家。所以这封离婚协议一直都放在这里,始终都没签署成功。

  可现如今,我婆婆去世了,我也没有什么好顾忌得了。况且,杨南山前几天又借着公司出差的理由,跑到外地去和别人开房。

  这个花心大萝卜肯定猜不到,我早就已经将他银行卡的消费记录,和我手机绑定在了一起。只要,他的消费记录有任何风吹草动,我手机立刻就会收到短信提醒。

  这男人实在是太猖狂了,我前不久才刚刚和他提出离婚,他不仅不知收敛,反而,还带着那个女人跑到外地去逍遥了。既然这样, 那这段婚姻我还有什么好留恋的呢?”

  方翊听到此处也略感震惊。

  “可杨南山在为我们警方录口供的时候,他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被单位派出去在外地出差。

  你单凭几条开房的消费记录,就断定他是在和其他女人幽会,是不是有些太武断了?”

  “警察同志,如果您对我所说的话有所怀疑,可以去他开房的那家酒店调查一下。

  杨南山他分明就是对你们警方说了假话,他口中所谓的去外地工作,其实就是去陪那个贱女人了。”

  在潘可欣提供的线索下,警方立刻对杨南山和杨东海的行动轨迹展开了调查。苏瑶先后走访了这两兄弟的工作单位。

  经过一番调查后发现,这兄弟二人全都不约而同地从单位里请了病假。而所谓的被公司派去外地出差,也只不过是他们欺骗警方的借口。

  苏瑶立刻调取了杨南山入住酒店的监控视频,可她却在 视频画面中惊讶地发现,这个和杨南山举止亲密,搂搂抱抱一起走进酒店房间的,竟然就是他的大哥杨东海。

  这一发现,彻底震碎了苏瑶的三观!她用手指着监控画面不禁感叹道:

  “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炸裂了吧!真没想到,潘可欣口中破坏她家庭的狐狸精,竟然会是杨南山的亲大哥。”

  而此时的监控画面里,杨东海正搂着杨南山的芊芊细腰,在大庭广众之下激吻缠绵。这无比香艳的画面,让警局的在场众人都不忍直视。

  但方翊脸上的神情却十分平静,看不出一丝惊讶的情绪。

  “果然不出我所料!他们兄弟两个人,的确就是同性恋的关系。从案发现场,这两个人之间不同寻常的亲密举动, 我就看出这对兄弟很有问题。

  这也就怪不得,他们和自己老婆之间的夫妻关系都不太好。他们将老婆娶回家的目的,不过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和掩人耳目罢了。”

  “原来,这兄弟俩是同性恋的关系。既然,杨南山感染了艾滋病,那杨东海作为他的情人,也肯定逃不过感染的风险。

  这样看来,杨东海的老婆张晴实在是太可怜了。她不仅要时不时的承受丈夫的家暴。甚至,还要每天都面临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张晴虽然多次提出想要和杨东海离婚, 但由于袁老太地百般阻挠,却始终都离不掉。仅仅只是这一点,就很有可能会成为她杀害袁老太的杀人动机。

  但是,我们已经对案发当天,袁老太楼门前的监控视频进行了仔细排查。

  现在可以非常肯定,张晴在进入楼栋前的时候,她手里除了一个非常小的手提包之外,并没有携带任何其他的工具。

  可经过法医的初步判定,杀死袁老太的凶器是一把电锯。而一把标准电锯的长度最少要在40cm左右。

  所以,如果张晴真的是杀害袁老太的凶手,那她绝对不可能悄无声息地躲过监控摄像头,将如此显眼的作案工具,带入到案发现场之内。

  况且,张晴和潘可欣一起离开时的监控视频,我也已经进行过逐帧的排查了。可以非常确定,她们两个人手中并没有任何可疑的物品。

  所以,杀害袁老太的那把电锯,很有可能事先就被藏在这栋楼里。并且,至今都没有被带出这栋楼的活动范围。”

  苏瑶的推论,也让案情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

  “你的意思是说,杀人凶器现在还在那栋楼里?”

  苏瑶点点头回答。

  “根据监控视频排查后的结果,基本可以确定这把杀人的电锯现在还在这栋楼里。

  如果,这把杀人的电锯真的还被藏在了这栋楼里,那它最有可能出现的地方,就是在袁老太家隔壁正在装修的403房间。

  方警官,你还记得咱们在案发现场做笔录时,听到隔壁403房间一直传来叮叮当当的装修声吗?我在给屋内装修工人做笔录的时候,就发现他们的装修工具箱里,有一把符合凶器特征的电锯。

  但根据工人们叙述,这把电锯是在一个月前,装修刚刚开始进行的时候,就已经放置在403房间里了。

  并且在案发当天,403房间刚好安装全屋定制的衣柜,因为,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电锯。所以,装修工人们在当天还曾正常使用过这把电锯,但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但由于施工时的噪音太大,装修工人们谁都没有听到隔壁袁老太的房间内有任何异常。

  根据这些工人的口供所述,他们也并没见过什么闲杂人等,在案发当天进出过隔壁401房间。

  我已经将403房间里的那把电锯,带回警局送去检验科化验了,相信检查结果很快就会出来的。”

  方翊对着苏瑶赞许地点点头,随后说道:

  “你分析得非常正确。杀死袁老太的那把电锯,肯定还留在这栋楼里。

  可是,如果电锯始终都被放在403的房间里。那凶手又是怎么能在装修工人的眼皮子底下, 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到403房间去偷拿电锯的呢?”

  见方翊满脸疑惑,苏瑶立马开口解释道。

  “方警官,关于这一点我已经调查清楚了。根据包工头向我提供的情况,他说工人经常会将部分装修材料,和一些不常用的装修工具,全都堆积在楼道的走廊处。

  就因为这一点,隔壁402房间的小两口可没少向物业反映情况。这样看来的话,凶手很有可能事先就知道楼道里一直堆放着这把电锯。所以,这才会将它锁定为杀人的工具。

  可是,还有一点我实在想不明白。凶手为什么要将袁老太的头颅用电锯砍下后,又直接放进了卫生间的烘干机里,他这么做的目的,难道只是为了泄愤吗?

  凭借着咱们警局以往破获的几起分尸案的经验来看,凶手之所以会选择这么复杂的作案手段,不惜将死者的尸体大卸八块,多半是为了藏匿运输尸体更加方便。

  但袁老太虽然被砍下了头颅,可凶手却没有选择毁尸灭迹。而是将她的身体和头颅全都留在了案发现场。

  像这样的情况,除了仇杀之外,我再也想不到其他的作案动机了。可死者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究竟是谁会和她有如此大的深仇大恨?非要用这样的方式将她虐杀致死呢?

  根据,咱们警方的走访和排查,最有可能和袁老太结下冤仇的人,就是她的大儿媳妇张晴。

  可张晴却在案发时间段,全程都和潘可欣在一起。她就算是有作案动机,也完全没有作案时间啊。毕竟,从杀人到分尸,还是需要相当充足的时间的。”

  苏瑶提出的种种疑点,方翊也全都经过仔细思考。

  “或许,凶手将袁老太头颅烘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泄愤和复仇。而是,想要掩盖袁老太的具体死亡时间。

  毕竟,死者的头颅经过高温烘干之后,会对法医推算准确死亡时间有所影响。这样一来,凶手就可以混淆时间概念,故意制造不在场证明。

  通过,我对袁老太家附近沿路的监控进行排查后发现,张晴开车到达案发现场的时间,大概是在下午1点10分左右。

  而在张晴和潘可欣的口供里都有提到过,她们妯娌俩在出门前,曾去隔壁401房间探望过袁老太。

  监控视频显示,她们出门的时间大概是在下午3点20左右。的确是由张晴开车,带着潘可欣母子俩赶往医院打预防针。

  而且,通过对医院监控视频,和张晴车上的行车记录仪的排查,都可以证明她全程的确是和潘可欣在一起。并且,这妯娌二人均没有回到过案发现场。

  如果,张晴真的是杀死袁老太的凶手,那她的作案时间,应该是在下午1点10分到下午3点20左右。

  虽然,因为死者的头颅组织被破坏严重,咱们很难确定她的准确死亡时间。

  但是,根据法医初步尸检结果可以判断。袁老太的死亡时间,完全可能是在上述这个时间段内。所以,这样看来的话,张晴的不在场证明很有可能就是假的。”

  苏瑶也紧皱着眉头,仔细分析着方翊口中的每一句话。

  “方警官,你的意思是说,潘可欣和张晴这妯娌两人,全都在对我们警方撒谎。

  但是,根据周围人反应,潘可欣和袁老太的婆媳关系,一直都相处的十分融洽。她根本就没有非要杀死自己婆婆的杀人动机呀!

  倒是,潘可欣和张晴妯娌之间的关系,就因为袁老太的偏心,始终都相处的并不和谐。如果,张晴真的是杀人凶手的话,那潘可欣为什么要替她打掩护呢?这逻辑关系实在是有些说不通啊!”

  就在此时,法医科的工作人员,也将几份检测报告送到了方翊手中。

  “方警官,案情有线索了!我们在苏警官提交到法医科的那把电锯上,提取到了细微的人体骨渣。

  经dNA比对后发现,人体组织细胞属于死者袁老太。由此可以确定,这把电锯就是杀死袁老太的凶器。

  但是,这把电锯应该是被凶手仔细清洗处理过的, 我们在这把杀人凶器上,除了提取到了几名装修工人的指纹之外, 并没有再提取到其他的指纹。”

  紧接着,法医又将另一份报告交给方翊,开口对着他继续说道:

  “虽然,我们没有在杀人凶器上发现凶手的指纹。但却在被打碎的青花瓷玻璃碎片上,意外发现了除袁老太之外的血迹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