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狐踪引客途-《小李飞刀》

  日上三竿,官道尘土飞扬。

  离了那诡谲的小溪,李寻欢与龙啸云策马疾行,一路无话。方才那场突如其来的厮杀与那抹惊艳的红色,如同烙印般刻在两人心头,滋味却截然不同。

  龙啸云频频回首,眼中残留着惊悸与一丝难以言喻的迷醉。“玉面狐狸…谢颜…”他喃喃自语,仿佛仍在回味那缥缈的箫声与曼妙的身影,“李兄弟,那女子…究竟是敌是友?她为何要帮我们?”

  李寻欢目视前方,面容沉静,唯有握着缰绳的手,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那枚温润的翡翠狐佩。那触感,冰凉中又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如同它的主人一般难以捉摸。

  “不知。”他回答得简单干脆,“江湖中人,行事岂能常理度之?或许一时兴起,或许另有所图。”

  龙啸云却似有些不甘心:“她临走时,似乎对你…”他话未说尽,意思却显而易见。那红衣女子对李寻欢显而易见的兴趣,让他心中莫名有些不是滋味。

  李寻欢沉默片刻,淡淡道:“龙兄,美色如刀,温柔陷阱,往往比明枪暗箭更致命。”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龙啸云心头。龙啸云讪讪一笑,不再多言,只是眼底的神色,却复杂了几分。

  又行一程,时至正午,人马俱疲。前方道旁出现一间简陋的茶寮,布幌子上一个大大的“茶”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歇歇脚吧。”龙啸云提议道,他的伤口虽经桑葚羹调理,一番激战后仍需休整。

  李寻欢微微颔首。

  茶寮甚是冷清,只有几个行脚商人模样的客人低头喝茶。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妪颤巍巍地过来招呼。

  两人要了茶水和干粮,默默吃着。

  李寻欢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茶寮。泥地、破桌、粗陶碗…一切都显得寻常。但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他们所用的这张木桌的桌腿内侧。

  那里,被人用尖锐之物,新刻上了一个小小的图案——

  一只线条简练、却活灵活现的狐狸侧脸!

  与那枚翡翠玉佩上的雕刻,一模一样!

  谢颜!她来过这里!她甚至算准了他们必会在此歇脚!

  李寻欢心脏微微一缩,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端起茶碗,借势用身体挡住了龙啸云的视线。

  那老妪过来添水时,李寻欢状似无意地问道:“婆婆,近日可有一位穿红衣服、很漂亮的姑娘路过此地?”

  老妪昏花的老眼眨了眨,嘟囔着:“红衣服?哦…好像是有这么位姑娘…昨天傍晚来的,骑着一匹好马,喝了碗茶就走了…怪得很,她还问去济南府哪条路近便…”

  济南府!她果然也朝着这个方向去了!

  龙啸云闻言抬起头,眼中闪过讶异。

  李寻欢不再多问,放下茶钱,起身道:“龙兄,走吧。”

  龙啸云虽疑惑,也只好跟上。

  离开茶寮一段距离,龙啸云才忍不住问道:“李兄弟,你怀疑那谢颜也去了济南府?她与那孙白发…”

  “不知。”李寻欢打断他,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前方道路,“但她的举动,无疑是在给我们引路。”

  或者,是在将他们引向某个特定的方向。

  果然,此后路途,每隔十数里,总能在路边的树干、岩石、甚至废弃的界碑上,发现那极其隐蔽的狐狸标记,清晰地指引着通往济南府的方向。

  这标记成了悬在两人心中的又一道谜题。谢颜此举,是善意指引,还是诱敌深入?她那句“这笔人情,要记下”,又究竟是何含义?

  数日奔波,济南府高大的城墙已遥遥在望。

  越是靠近,李寻欢心中那股不安的预感却愈发强烈。这一路太过“顺利”,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为他们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这日傍晚,两人于济南府外最后一处小镇打尖住店。明日便可入城。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李寻欢独坐窗前,窗外月凉如水。他再次取出那枚狐佩,在月光下端详。翡翠流光,那狐狸的眼眸仿佛活了过来,带着一丝狡黠与深意,静静地与他对视。

  忽然,他耳廓微动!

  一阵极其细微、几不可闻的衣袂破风声从客栈屋顶掠过!

  轻功极高!绝非寻常夜行人!

  李寻欢眼神一凛,瞬间吹熄油灯,身形如鬼魅般滑至窗边,透过缝隙向外望去。

  只见清冷月光下,一道模糊的黑影正在对面屋脊上疾行,速度奇快,方向直指济南府!

  而就在那黑影之后不远处,另一道身影如影随形!

  后面那人一身红衣,在月光下仿佛一朵飘行的红云,不是谢颜又是谁?!

  她似乎在追踪前面那黑影!

  两人一前一后,瞬间掠过屋脊,消失在城南方向的夜色中。

  李寻欢毫不迟疑,推开窗户,如一片落叶般悄无声息地掠出,施展身法,远远缀了上去!

  他心中疑云大起:谢颜在此出现,又在追踪何人?此事是否与“退思园”、与“孙白发”有关?

  济南府近在咫尺,但城外的夜色,却似乎比城内隐藏着更多的秘密。

  龙啸云仍在房中熟睡,对窗外这场无声的追逐毫无察觉。

  李寻欢的身影融入夜色,紧盯着前方那抹若隐若现的红色,如同被狐火引向未知深处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