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百亿杀局降临,宫保鸡丁中升华!-《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电话挂断的瞬间,办公室陷入了绝对的死寂。

  孙连城握着听筒,刚才因两万点咸鱼值带来的精神愉悦,此刻已荡然无存。

  赵家。

  商业手段。

  一张由金钱、权力和欲望编织的无形巨网,正悄无声息地向他当头罩来。

  网中的每个节点,都是致命的陷阱。

  孙连城缓缓将听筒放回原位,整个身体深深陷进人座椅。

  他闭上眼,眉心罕见地拧成一个疙瘩。

  但这股压力只盘踞了三秒,便被他驱散。

  他睁开眼,目光越过窗外的天空,最终定格在自己那只朴实无华的保温杯上。

  心乱如麻,当以烈火烹油解之。

  天大的难题,大不过一顿饭。

  他决定了,今天中午,亲自下厨,做一道宫保鸡丁。

  在他看来,这道菜,是汉东省的权力缩影,更是宇宙运转的微观模型。

  ……

  孙连城家的厨房,陈设简单,甚至有些老旧。

  他一言不发地走进去,站定在操作台前。

  钟小艾那句“赵家准备用商业手段对付你”的警告,还在他耳边回响。

  他慢条斯理地系上围裙,动作间,带着一种近乎于道的虔诚。

  一块新鲜的鸡腿肉,在他手中那柄德国产的双立人片刀下,骨肉被精准无误地分离。

  刀锋划过,不是切割,而是秩序的重建。

  切好的鸡丁,大小匀称,宛若一个个等待审批的项目。

  他将鸡丁放入碗中,加入盐、料酒、蛋清和淀粉,用手指轻柔而均匀地抓捏。

  这层薄薄的浆,既是规则,也是程序。

  是保护,亦是束缚。

  它能锁住鸡丁最鲜嫩的本质,也能让它在烈火烹油的残酷环境中,得以保全。

  接着,是调制那碗决定成败的“碗汁”。

  糖、醋、酱油、料酒、水淀粉……每一种调料,都由精确到毫克的电子秤来量度。

  他调配的不是酱汁。

  是汉东各方势力的权力配比,是星辰运转的轨道参数。

  糖多了,是高育良的伪善。

  醋多了,是李达康的刻薄。

  唯有达到那黄金般的平衡点,才能成就一盘真正的“和谐”。

  一切就绪。

  开火。

  厚重的法国珐琅铸铁锅稳坐灶台,热锅冷油。

  一把干辣椒,一把花椒,投入温热的油中。

  “刺啦——”

  一股辛香霸道的味道,是宇宙大爆炸的奇点,瞬间炸开!

  那不是香气。

  那是混乱,是斗争,是汉东这潭深水之下,一切矛盾的开端。

  火力,瞬间拧到最大。

  上浆的鸡丁滑入锅中。

  “哗——”

  雪白的鸡丁在滚油中翻滚沉浮,瞬间锁紧所有汁水,正是那一个个在权力风暴中挣扎求存的个体。

  快速翻炒,盛出。

  葱姜蒜爆香,倒入鸡丁与香脆的花生米。

  最后,那碗象征着权力配比的“碗汁”,沿着滚烫的锅边,淋入!

  “滋啦!”

  一声巨响,仿佛尘埃落定。

  糖醋的香气与之前的糊辣味激烈碰撞,交织,

  最终融合成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的、高级的复合香型。

  孙连城手腕一抖,颠勺。

  锅中万物,在火焰之上,达成了一种矛盾而又完美的统一。

  一盘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的宫保鸡丁,出锅。

  他没有急着吃。

  一碗白米饭,一盘菜,他端到阳台的小桌上,沐浴着午后温暖的阳光。

  夹起一块鸡丁送入口中。

  嫩滑。

  紧接着,是糖醋的酸甜。

  而后,是花椒的微麻与辣椒的火爆。

  最后,牙齿咬碎一颗花生米,满口香脆。

  无数种味道在口腔里层层递进,轮番登场,最终却融合成一种极致的和谐。

  孙连城吃得心满意足。

  这一刻,他脑中那团关于“赵家”的迷雾,豁然开朗。

  他悟了。

  这盘菜里,李达康就是那干辣椒,刚猛火爆,一点就着,试图用最激烈的手段,烧穿一切。

  高育良,则是那碗复杂的糖醋汁,看似温润甜美,

  实则内里藏酸,暗藏机锋,能将所有尖锐的味道都包裹起来,化为己用。

  而自己,孙连城……

  他夹起一颗花生米,放进嘴里,轻轻一咬。

  “咔嚓。”

  清脆,独立。

  自己,就该是这颗花生米。

  它在最后下锅,在滚烫的油锅里走一遭,

  沾染了各方的味道,被酱汁包裹,与辣椒共存。

  但无论外界如何火爆,如何酸甜,它的内核,永远是香脆的,独立的。

  它不会被烧成灰,也不会被煮成糊。

  它,保持着自我。

  这,才是咸鱼的最高境界。

  入局,而不入戏。

  同流,而不合污。

  在宇宙这间大厨房里,做一颗有嚼劲、有风骨的花生米。

  想通了这一点,孙连城感觉自己的人生哲学,已然升华。

  赵家的威胁,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

  他吃完饭,仔仔细细地将那套米其林厨具擦拭得锃亮,放回原处。

  然后泡上一杯清茶,躺回他心爱的工学椅上,

  正准备打开一部关于黑洞的纪录片,享受这完美的、悟道后的咸鱼午后。

  桌上那部红色的加密电话,再次突兀地响了起来。

  他知道,是钟小艾。

  孙连城慢悠悠地接起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钟小艾凝重无比的声音,

  详细讲述着赵瑞龙已经联合港商,准备在京州投资一个百亿级的商业综合体项目。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把这个项目做成一个巨大的、沾满黄油的蛋糕,再把分蛋糕的刀,亲自递到他孙连城的手里。

  只要他动了刀,就必然会沾上洗不掉的油。

  孙连城安静地听完,脸上没有波澜,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

  “我知道了。”

  他挂了电话,非但没有担心,反而笑了。

  他关掉纪录片的播放界面,打开电脑,调出了京州市所有大型商业项目的审批流程图。

  那张过去看来密密麻麻、盘根错节、足以逼疯任何一个实干家的流程图,

  在他眼中,此刻却显得无比可爱,甚至……美妙。

  他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看着屏幕上那需要经过十几个部门、盖上几十个公章的繁琐流程,自言自语道:

  “想用商业的刀来砍我?”

  他轻笑一声,眼神里带着一丝怜悯。

  “真是可爱。”

  “你们对‘程序’这两个字所蕴含的、宇宙般浩瀚的力量……”

  “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