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省委书记的召见!沙瑞金亲自约茶-《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挂断电话,孙连城感觉手里的听筒不是温热,是滚烫。

  省委书记,沙瑞金。

  这三个字的分量,足以让汉东省任何一个干部的心脏都停跳半拍。

  消息像长了翅膀。

  还没等孙连城从椅子上完全站起来,已经飞遍了京州市委大院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分管信访、档案、爱国卫生等边缘工作的副市长,被省委一把手亲自点名,请到办公室“聊一聊”。

  这在京州的政治生态里,无异于平地惊雷。

  市委书记李达康的办公室里,气氛凝固如冰。

  他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的车水马龙,脸色比窗外的阴天还要铁青。

  指关节因为用力,死死扣在窗台上,骨节泛白。

  秘书小金端着刚泡好的茶,小心翼翼地走进来,连呼吸都放轻了。

  “书记,您的茶。”

  李达康没有回头,也没有接。

  他的脑子里,像有一万只蜜蜂在嗡嗡作响。

  设局,失败。

  挖坑,失败。

  他本想用养老院项目把孙连城架在火上烤,结果对方轻轻一推,

  让财政局自己否了方案,还落了个尊重专业的好名声。

  他又想用烈士陵园的“送命题”让孙连城去省财政厅碰一鼻子灰,

  结果对方不仅把钱要到了,还要来了超额的“特批”,顺便给自己挣了个“党性高、觉悟深”的先进典型。

  他精心设计的猎场,非但没困住那只懒洋洋的猎物,反而成了对方一飞冲天的发射台。

  现在,沙瑞金亲自接见。

  这已经不是打他的脸了。

  这是把他李达康当成了孙连城上位的垫脚石。

  踩着他的脸,一步登天。

  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混合着难以言喻的憋屈,攥紧了李达康的心脏。

  他感觉自己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懒政的干部,而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巨大旋涡。

  ……

  下午三点,省委大楼。

  沙瑞金的办公室朴素而整洁。

  他亲自给孙连城倒了杯水,脸上带着一种研究的、好奇的微笑。

  “连城同志,坐。”

  “谢谢沙书记。”孙连城表面稳如老狗,内心早已翻江倒海。

  “昨天在财政厅的事,我听说了。”

  沙瑞金开门见山,“很有想法,也很有效果。”

  “现在的干部工作,容易陷入两种极端。”

  “要么是空洞的说教,要么是冰冷的数据。”

  “你这个方法,用情感做引子,用故事当桥梁,一下子就打通了人心。”

  孙连城心里叫苦不迭。

  方法?什么方法?我就是照着U盘念稿子啊!

  “我们的一些干部,做群众工作,总是抱怨老百姓不理解、不支持。”

  沙瑞金的目光温和而锐利,“但他们忘了,人心都是肉长的。”

  “你跟他们讲大道理,他们听不进去。”

  “你跟他们聊聊家长里短,说说身边人的故事,效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他看着孙连城,赞许地点了点头。

  “所以,我今天找你来,是想给你布置一个‘新课题’。”

  孙连城头皮一麻。

  “你能不能把这种‘情感式、故事化’的工作方法,总结成一套理论?”

  “形成一个可供学习、可供推广的经验材料?”

  沙瑞金的语气带着期待,“我们要在全省范围内,搞一次干部工作方法的创新和推广。”

  完了。

  孙连城感觉自己被架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要是摔下来,怕是连灰都剩不下。

  他脑子飞速运转,嘴上却只能硬着头皮,露出一副谦虚而深沉的样子。

  “沙书记,您过奖了。”

  “其实我……也没什么理论。”

  他顿了顿,想起了自己平日里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决定故技重施。

  “都是向宇宙学习。”

  “格局大了,看问题的角度,自然就不同了。”

  沙瑞金听到“宇宙”两个字,先是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了更加欣赏的神色。

  他没把这当成一句空话,反而从中品出了别样的味道。

  不骄不躁,不忘初心。

  明明做出了成绩,却不归功于自己,反而归于一种宏大的世界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好一个‘向宇宙学习’!”沙瑞金抚掌而笑,“说得好!”

  “我们有些干部,就是格局太小,总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所以才矛盾重重。”

  “连城同志,你这个思想觉悟,很高啊。”

  ……

  省委大院里的风,很快就吹到了汉东大学的家属院。

  高育良正在书房里练字。

  吴惠芬端着一杯茶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异样。

  “育良,你听说了吗?京州那个孙连城,今天被沙书记叫到办公室,谈了整整一个小时。”

  高育良的笔锋一顿,在宣纸上留下一个凝重的墨点。

  最近,他很烦。

  祁同伟那个“胜天半子”的梦,越来越像个笑话,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急功近利的浮躁。

  赵瑞龙那边又催得紧,山水集团的烂摊子,像个随时会引爆的炸药桶。

  在这个节骨眼上,孙连城这个名字,像一颗突兀的石子,投进了他本就混乱的心湖。

  他放下毛笔,陷入了沉思。

  吴惠芬了解自己的丈夫,知道他又在用那颗擅长“太极”的脑袋,推演汉东的棋局了。

  “一个边缘化的副市长,突然成了沙书记面前的红人。”

  吴惠芬轻声说,“这里面,怕是不简单。”

  “当然不简单。”高育良缓缓开口,眼神变得无比深邃。

  他开始了他的“深度脑补”。

  “李达康想整他,结果反被他将了一军,这说明,孙连城绝非池中之物。”

  “但他反击的方式,非常奇特。”

  高育良站起身,在书房里踱步,“他没有动用任何我们熟悉的官场资源,没有拉帮结派,没有告状。”

  “他用的是什么?”

  “是‘红色资源’。”

  “他用几个烈士的故事,就撬动了省财政厅这个最难啃的骨头。”

  他看向吴惠芬,一字一句地分析:

  “你看,他这是在干什么?他这是在用一张谁也无法反驳的牌,一张‘政治正确’的王牌,精准地向沙瑞金书记靠拢!”

  “沙书记是从中央空降的,最看重什么?就是红色传承,是党性原则!”

  “同时,他又用这种方式,不动声色地敲打了李达康的‘唯Gdp论’。”

  “你李达康只知道修路盖楼,我孙连城关心的是精神传承,是历史根基。高下立判!”

  吴惠芬听得有些心惊,她感觉丈夫的分析,让她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孙连城。

  高育良的思维还在发散,越想,眼神就越亮,也越凝重。

  “你再想想他之前在光明区信访办,是怎么化解大风厂工人的矛盾的?”

  “他跟工人讲宇宙,讲星辰,讲人的渺小。”

  高育良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骇然。

  “我明白了!”他对吴惠芬说。

  “你看,他先是用‘宇宙’的宏大叙事,化解基层的具体矛盾。

  现在,他又用‘历史’的红色叙事,打通上层的权力关节。”

  “一个对下,一个对上。”

  “一个用哲学,一个用政治。”

  “这个人,已经完全跳出了我们常规的官场斗争范畴。”

  “惠芬,他在更高的维度布局!”

  高育良越想越觉得心惊肉跳,一个可怕的结论在他脑海中成型。

  孙连城,根本不是什么孤臣。

  他就是沙瑞金藏在京州的一枚“奇兵”!是用来打破汉东现有政治平衡的,一把最锋利的刀!

  他立刻抓起桌上的红色电话,直接拨给祁同伟。

  电话接通,高育良的声音前所未有的严肃。

  “同伟,我警告你一件事。”

  “老师,您说。”祁同伟的声音透着恭敬。

  “京州的孙连城,你最近离他远一点。”高育良压低了声音,“这个人,我们看不透,也惹不起!”

  “惹不起?”祁同伟愣住了。在他看来,孙连城不过是个有点邪门的懒官。

  “对,惹不起!”高育良的语气斩钉截铁,“不要去拉拢他,更不要试图去对付他!把他当成空气,明白吗?”

  电话那头的祁同伟,后背瞬间渗出了一层冷汗。

  “我明白了,老师!”

  孙连城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仅仅因为去喝了一杯茶,就让一个省公安厅厅长,彻底打消了所有对他不利的念头。

  ……

  同一时间,港城,望北楼。

  赵瑞龙端着一杯红酒,听着高小琴的汇报。

  “……那个孙连城,只用了几个故事,就把王相涛那个老顽固给说哭了,还主动要给项目加钱。”

  高小琴的语气里,满是不可思议。

  赵瑞龙皱起了眉头。

  京州这盘棋,他自以为掌控得很好。

  李达康、高育良,都在他的棋盘上。

  可这个孙连城,像个不受控制的变量,屡次打乱他的节奏。

  “这个孙连城,邪门得很。”

  赵瑞龙晃了晃杯中的红酒,“看来,我们在京州的计划,得调整一下了。”

  就在孙连城的声名,以一种玄幻的方式响彻汉东官场时。

  省检察院的审讯室里,侯亮平的调查,再次撞上了南墙。

  刘新建像一块滚刀肉,油盐不进,反复强调自己是“功臣”,拒不交代与赵瑞龙的核心问题。

  侯亮平盯着面前的僵局,一种逼近极限的焦躁和绝望,几乎要从胸口溢出。

  他甚至开始怀疑,这条线是不是就要在这里断了。

  就在这时,审讯室的门被猛地推开!

  陆亦可的助手小林,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手里高高举着一份文件,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和狂喜。

  “侯局,找到了!”

  侯亮平和陆亦可同时回头。

  “在孙连城市长之前主导建立的‘光明区历史文件数字化档案库’里,我们找到了这个!”